中国正建设医用同位素药物研发平台

发布时间:2024-12-28 04:26:05 来源: sp20241228

   中新网 北京8月6日电 (记者 孙自法)医用同位素对癌症等重大疾病的诊断治疗,具有安全、精准、有效等不可替代的优势,以阿尔法(α)同位素锕225为例,目前全世界每年的产量仅够约1000名患者使用,全球亟需创新技术解决用于癌症治疗的阿尔法同位素规模化量产,满足临床治疗需求。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简称近代物理所)获悉,该所正在其兰州新区园区内建设医用同位素研发平台(IP-SAFE)项目,拟通过创新研发生产工艺,开展医用同位素特别是精准放疗用阿尔法同位素规模化生产,形成同位素靶向药物研发、核技术新产业的全链条创新示范产业链。建成后,它将成为世界首台高产额、高纯度治疗用阿尔法同位素生产平台。

  近代物理所介绍说,目前,受制于核心技术、装备及创新研发等因素,中国用于诊疗的医用核素90%依赖进口,而作为医用核素中最重要的一种,阿尔法同位素靶向药物更是全部依赖进口。阿尔法同位素靶向药物作为先进的癌症治疗手段,能对转移、扩散的微小散在肿瘤实现精准、有效、安全地治疗,可与粒子束外照射实体肿瘤形成完美的互补,是目前医用同位素发展的科技制高点,也是国际放射治疗的热点和新趋势。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重离子加速器成果转化科创企业——兰州科近泰基公司生产医用重离子加速器的厂房。 中新网 记者 孙自法 摄

  正在积极建设中的医用同位素研发平台占地面积147亩,总建筑面积2.82万平方米,目前已完成项目主体工程的建设和规划验收。其主要开展基于强流超导直线加速器的医用同位素量产关键核心技术研究,攻克规模化生产肿瘤治疗用阿尔法同位素及靶向放射性药物的关键技术及装置集成示范,以期实现医用同位素量产关键核心技术及装备自主可控,解决中国“医用同位素”原材料供给面临的“卡脖子”问题,助推精准放疗产业链高速发展。

  近代物理所党委书记、副所长胡正国指出,该平台项目正式投产后,尤其是医用同位素产能突破后,不仅能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装备研发及产业链供给自主可控,还有利于增加供给、降低同位素药物产品价格,让更多患者用得上、用得起。

  据了解,近代物理所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同位素研发工作,先后制备了钴57、镉109、铥167以及锗68等同位素。掌握并突破了连续波离子超导直线加速器关键技术,在国际上首次实现百千瓦百小时和10毫安的稳定运行,并将该技术首次用于医用同位素高产额产生研发,为实现阿尔法医用同位素的量产创造技术条件。同时,原创提出同位素高产额反应靶、高纯度化学分离新方法。实现了镭223、锕225、钼99、碘131、砹211等医用同位素小量实验室产生和符合医学纯度的高效化学分离,建立了分离阿尔法治疗核素的工艺流。

  同时,依托大科学装置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并在中国科学院战略性科技先导专项“未来先进核裂变能—ADS嬗变系统”支持下,近代物理所研究团队掌握并突破了基于强流超导加速器的自主研发阿尔法同位素量产技术。

  胡正国表示,从同位素到新药,这一过程需要多个行业、多个方向共同努力,近代物理所正与中国科学院内多家科研机构及多个医院合作,也希望有更多研究机构和企业加入进来,共同开展阿尔法同位素靶向药物的攻关。(完)

【编辑:曹子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