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4 06:36:07 来源: sp20241124
中新网 舟山11月7日电 (方堃)近日,浙江省委宣传部、浙江省委统战部、浙江省农业农村厅联合主办的2022年度“最美浙江人·最美乡贤”学习宣传活动公布名单,桂福坤名列其中。
舟山新乡贤桂福坤二十余年致力于海洋养殖工程装备技术研究,是中国首个网箱工程博士,被誉为东海“野化大黄鱼”先行者。他创立大黄鱼围栏野化养殖新模式,大黄鱼野化养殖科技成果在舟山桃花岛成功转化,年产值逾2000万元,大黄鱼远销北京、天津等地,为当地渔民提供了就业岗位、拓宽了致富之路。
图为浙江“最美乡贤”桂福坤。 受访者供图“来舟山既是缘分,也是热爱。”桂福坤告诉记者,读研究生时,因课题调研,他来到舟山,心生欢喜。2006年博士毕业后,他毅然选择“落地”舟山,在当时的浙江海洋学院任职。
浙江舟山拥有中国最大的渔场,自古以来渔业生产就是支柱产业,其中大黄鱼曾经是舟山最著名的经济鱼类,但由于过度捕捞和环境污染,到20世纪80年代,大黄鱼资源开始急剧减少,野生大黄鱼几近绝迹。
在野生大黄鱼资源难以有效恢复的情况下,人工养殖大黄鱼在舟山逐渐兴起。
“我在2010年的时候调研时发现,大黄鱼养殖产业面临着养殖环境恶化、病害频发、效益不高等痛点。”桂福坤介绍,当时近岸网箱养殖的大黄鱼品质与野生大黄鱼相去甚远,市场价每斤只有二三十元,带动当地居民增收有限。
这让桂福坤坚定了研究方向,那就是走高品质、高端化之路,通过塑造野生的生长环境,养殖野化大黄鱼,使其品质接近野生大黄鱼。
2012年,桂福坤带领他的技术团队围绕海洋围栏养殖工程开展研究,先后突破了围栏养殖工程“桩-基”系统荷载耦合计算方法、网衣系统荷载精准模拟计算方法,提出了围栏养殖工程设计新理论,解决了当前围栏养殖工程缺乏设计理论的瓶颈问题。
此外桂福坤还发明了“依形”贴地防逃技术、槽式网衣快速安装技术等关键技术,成功突破了大黄鱼分级保活起捕技术、原位越冬技术。
在舟山桃花岛南部的对峙村一处岛礁附近,一片被467米长的网衣圈围的海湾里养殖着数以万计的岱衢族大黄鱼,这个浅海生态围网养殖基地由桂福坤带领团队全力提供技术支持。
这片海域有着与深海相似的潮水走向和生态环境,圈围海域面积达150亩,拥有60多万立方米的养殖水体,年最大可放养高品质大黄鱼30万尾,由于其品质接近野生大黄鱼,在市场上的每斤售价可达到百元甚至数百元,该基地成为引领舟山市海洋鱼类高端野化养殖的样板示范。
回顾十年的技术攻坚和如今取得的成果,桂福坤深情地说:“大黄鱼是中国的国鱼,是舟山四大家鱼之首,野化大黄鱼产业发展不仅需要有超大型的养殖空间,更需要有与之匹配的野化养殖模式,需要从苗种种质纯化、饲料调控、放养密度调控、野化环境营造、跨年越冬养殖、分级分类起捕、保活暂养、品质保鲜、活体运输等全产业链各个环节进行持续创新。”
大黄鱼让桂福坤与海岛结缘,也让他深深地爱上了舟山这片蓝海。
身为民盟盟员,除了在本职工作上不断实现突破,桂福坤还通过民盟舟山市委会与桃花岛的“一岛一品”结对帮扶机制,依托“民盟同心·专家工作站”,带领浙海大总支的盟员们围绕“一条鱼”“一道茶”“一堂课”,全面深化科技扶贫和开展精准社会服务,助力海岛居民共同富裕。(完)
【编辑:唐炜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