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16 00:56:48 来源: sp20241216
政府工作报告将居民消费价格(CPI)涨幅预期目标定在3%左右,这一预期目标自2021年以来保持稳定,总的来看属于温和水平,不仅有利于引导市场预期,也为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和深化价格改革留出了一定余地。
过去几年,与欧美等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大收大放”相比,我国货币政策始终坚持以我为主、不搞大水漫灌,既有效应对了重大外部冲击、稳定经济运行,又避免了可能出现的“后遗症”。2023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0.2%,保持温和上涨态势,与主要发达经济体的高通胀形成鲜明对比。
从物价本身来看,2023年我国物价水平低位运行的主要原因在于,2022年一些非经济、非常规因素导致食品和能源价格大幅上涨,2023年转为下降,对整体CPI影响较大。扣除波动较大的食品和能源价格,更能体现基本物价水平的核心CPI保持了总体稳定,比上年上涨0.7%,其中服务价格上涨1.0%。这表明,2023年以来的价格下降并非普遍的、全面性的,而是结构性的、阶段性的。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政府工作报告对此作出部署。这表明,价格水平是货币政策的重要调控目标,有利于更好统筹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的目标要求,更好地引导和稳定预期。
价格水平关系百姓生活冷暖,也是宏观经济的“温度计”,太高或太低都不好。当前物价低位运行,折射出有效需求不足、社会预期偏弱等问题,需要加以解决。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从增加收入、优化供给、减少限制性措施等方面综合施策,激发消费潜能”“实施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促进政策”“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干货满满;放眼全国各地,促消费活动丰富多彩,重大项目建设有序推进,干劲十足。
2024年以来,文旅消费红红火火,拉开了全年消费向好的大幕。价格指标属于经济运行的滞后指标,随着需求稳步恢复,市场信心逐步增强,经济运行持续好转,以及基数效应逐步减弱,我国物价水平有望温和回升,逐步回归至常态水平。
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总供求基本平衡,货币条件合理适度,具有产业体系完备、市场空间大、政策工具箱丰富等优势,特别是粮食生产连续丰收,生猪产能合理充裕,工业品和服务业供给充足,基础能源保障有力,有条件有能力保持物价平稳运行。
(责编:方经纶、陈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