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科研成果“落地生金” 浙江推动科技与企业双向奔赴

发布时间:2024-11-01 09:06:43 来源: sp20241101

   中新网 杭州9月3日电(曹丹)“目前,我们已经完成儿童人工心脏产品的体外性能测试以及溶血性能测试,试验结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下一步即将进行动物试验。”浙江大学滨江研究院儿童健康创新研究中心工程师赵长龙介绍。

  近日,作者跟随浙江大学新质生产力媒体调研行走进浙江大学滨江研究院、智能创新药物研究院、高端装备研究院,触摸前沿技术创新脉搏,探寻由科技创新催生的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

  浙江大学滨江研究院围绕信息和生命健康领域,下设五大研究中心。其中,儿童健康创新研究中心由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党委书记舒强领衔,旨在打通儿童健康保障与重大疾病防控的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

  “中国每年约有4万例未成年患儿因心力衰竭住院,罹患晚期心衰的患儿5年内的死亡率高达80%。”赵长龙介绍,“我们针对临床上儿童终末期心力衰竭的医疗难题,融合多门学科,基于儿童心脏‘小与精’的特点,开发满足儿童心衰患者需求的人工心脏产品。”

  据介绍,该团队搭建了仿真计算平台、数控加工平台、体外测试平台,产品已实现核心零部件自主研发和自主加工生产。“希望尽快解决儿童心脏移植供体短缺问题,挽救更多患儿生命。”赵长龙说。

  近年来,浙江大学各个研究院打通了从科技创新、中试孵化再到产业应用的相关环节,以相对灵活的机制,让高校与企业面对面交流,不仅加快科研成果“落地生金”,也帮助有技术攻关需求的企业找到科研创新力量。

  “我们结合中国医药港企业需求,紧扣创新药物研发链和产业链,以人工智能技术与新药创制融合为特色,助力生物医药领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浙江大学智能创新药物研究院副院长曹戟介绍。

  曹戟举例说,研究院为企业定制化构建分子和细胞活性评价方法,帮助企业完成靶点有效性验证并实现候选分子的高通量筛选,目前已有多个候选新药品种顺利进入临床研究阶段。

  除了通过数字赋能,加速生物医药产业实现从“从0到1”的创新外,浙江大学也持续加码高端装备领域,助力企业实现“从1到无穷”突破。

  铁路、公路、地铁、海底隧道……随着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有序推进,大型盾构机得到了广泛应用。

大型盾构刀盘刀具检测蛇形检测机器人。浙江大学高端装备研究院供图

  “大型盾构机在掘进过程中面临高温、高压、高湿等极端运行环境,人工刀盘刀具检测作业存在安全风险。”在浙江大学高端装备研究院内,特种机器人部负责人王程一边介绍,一边调试着由团队自主研发的大型盾构刀盘刀具检测蛇形检测机器人。

  该机器人臂展2.4米,共有13个自由度,末端定位精度1毫米,配合线性滑台可以实现复杂空间内灵活避障与高精度作业。

  “我们参照蛇骨架结构与肌腱驱动原理,这款机器人不仅可以在高压、高温、高湿环境下入舱清洗刀具,提高盾构机运行效率,同时可以分析刀盘的磨损状态,预测刀具寿命,为换刀提供决策依据。”王程说。

  此外,为积极发挥科技孵化与加速器作用,浙江大学高端装备研究院已成功孵化2项校内团队项目,并建立3000万元成果转化基金孵化校内专家团队优质项目。截至目前,已立项4个项目。

  “研究院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启动资金,同时在办公空间、科研设备、政策指引、行政服务等方面给予支持。为科研人员潜心研究、企业安心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校内团队项目代表、杭州印生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完)

【编辑:王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