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阿勒泰》说了什么? “再颠簸的生活也要闪亮地过”

发布时间:2025-01-07 14:44:51 来源: sp20250107

  改编自新疆作家李娟同名散文集,由滕丛丛执导的电视剧版《我的阿勒泰》近日在央视播出,爱奇艺同步上线。该剧以生长在新疆阿勒泰地区的汉族少女李文秀(周依然 饰)和开小卖部的母亲张凤侠(马伊琍 饰)的生活轨迹为主线,讲述她们与当地牧民在美丽草原上结下深厚情谊的故事。剧中蒙古族奶奶布加森登(巴德玛 饰)对张凤侠母女说的一句“再颠簸的生活也要闪亮地过呀”击中不少人的心,温暖治愈的氛围和积极乐观的生活哲学,透过屏幕传递给了更多观众。

  《中国新闻》报记者采访长期从事民族文化工作的专家、作家,请他们分享观剧感受,并解析这部散文化的剧集是如何将“诗意”与“烟火气”灵巧融合,真实再现牧场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各族人民交往交融、守望相助。

剧版《我的阿勒泰》中的李文秀(周依然 饰)。 剧方供图

  希望古老的“黑走马”成为流行舞

  (艾克拜尔·米吉提,1954年生于新疆霍城,哈萨克族,著名作家、翻译家,中国作家协会影视文学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电影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作家》原主编)

  迷你剧《我的阿勒泰》播出后,反响很热烈,手机上也经常能刷到宣传片段和幕后花絮。剧中,不同民族的人们在同一片土地上交往、生活,美丽的风景和团结交融的生活场景,让很多观众萌生了去阿勒泰走一走看一看的念头。

  现在的阿勒泰正是回暖的时候,高山牧场开始融雪,花草复苏。游客们冬季去滑雪,夏天可以去享受高山草甸、森林河流的美好。相信这部剧的热播,将会在带动新疆旅游经济方面发挥独特的作用。

  这部剧集改编自新疆作家李娟的散文作品。李娟是以第二视角描写阿勒泰牧民的生活,她从个人视角切入当地牧民的生活,自然有一些局限。但文学作品不是包罗万象的,每个作家都有各自的局限,我们要允许作家有局限。而且,哈萨克族的读者,比如我,即使看出了这些局限,也不会很在乎。因为李娟的文字和感情是真切的,她把自己一开始的好奇、试探、隔膜,以及想要融入的心情,都真诚地写了出来。

  文学是艺术之母。有了好的文学,才会有好的剧本;有了好的剧本,才能拍出好的影视作品。李娟淳朴本真的文字,来自于她对生活的真切感受。这些文字被改编成影视作品后,传播力进一步增强了。通过镜头语言,更多人感受到阿勒泰的美好,并被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深深打动。

  一部文艺作品,如果不能打动人心,就容易看过即忘。《我的阿勒泰》这部剧不仅风景动人,角色也动人。剧中人物来自不同民族,每个角色都有着不同的内心世界,这些“不同”都在镜头前得到了充分的展示,仅这一点就能够感动很多观众。

  另外,剧中不仅主要演员演得好,配角和群众演员也表现得很好,表演都很自然。剧中人物不时蹦出几句“疆普”和哈萨克语,这一点也很新鲜。我看到花絮里一些演员讲述幕后故事,比如学习哈萨克语、学习牧马技巧等等,这些都是各民族相互尊重、相互借鉴、相互融入的体现。

  剧中有一幕是女主角李文秀和好友托肯(阿丽玛 饰)在乡村舞会上跳舞,她们跳的是哈萨克族传统舞蹈“黑走马”——哈萨克语是“卡拉角勒哈”,“黑走马”这个译名还是我当年翻译的。

  “黑走马”可以是独舞、双人舞、集体舞,可以是健身操、广场舞……随着剧集热播,这个古老的舞蹈也许会成为流行舞。

  一部好的影视作品,一定会留下一个独特的文化符号。比如1960年代上映的电影《冰山上的来客》,其插曲《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现在仍常唱常新。电影《闪闪的红星》主题曲亦是如此。我希望《我的阿勒泰》能与“黑走马”这个独特的文化符号相伴而行。

  现在剧集已经收官,从观众反应来看,很多人通过这部剧对新疆、对阿勒泰、对哈萨克族有了一个新的认知。这种认知很重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正是需要文艺工作者们通过文学、电影、电视等多种艺术形式,不断把人与人的心拉近。

剧版《我的阿勒泰》中的张凤侠(马伊琍 饰)。 剧方供图

  我记忆中的牧场,也有“张凤侠”

  (阿依努尔·吐马尔别克,1992年生于新疆精河,哈萨克族,图书出版行业从业者。现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与鲁迅文学院联办研究生班。代表作有非虚构作品《单身母亲日记》系列等。)

  我上大学的时候读到李娟的书,非常喜欢,到处跟人说“你一定要读读李娟”。其实那时她已经有很多读者了,但我依然希望能够让更多人知道这位作家。我很喜欢她的阿勒泰系列散文,非常有灵气,也有深度。但最喜欢的还是她的随笔集《记一忘三二》,有一种特别的幽默和豁达,其中有一篇她写自己去滑雪,只滑了一圈就把两条腿摔断了,她很懊恼,说要是能滑个十圈二十圈,玩过瘾了再摔断腿就好了。我看得哈哈大笑起来。

  李娟长期生活在新疆,但骨子里还有四川人那种自在不言的幽默感。我有一次看到她的个人公众号里有“粉丝”留言说想跟她结婚,她反问人家:“怎么了,想少奋斗20年吗?”

  我开始走上文学写作之路包括去北京师范大学与鲁迅文学院联办研究生班后,曾经特意重新阅读她的阿勒泰系列散文。她的文字看起来简单,但经得住专业读者的眼睛。很多作家都曾经深入到异地生活并观察、书写,在这类作品中,李娟的文字很有辨识度。而且很可贵的是,李娟有一种平视的目光。我曾经跟朋友说过,即使换一个题材,李娟也能写好。文学创作的本质依然在于“真正的人”和情感,李娟的阿勒泰系列写出了真正的人和情感。

  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李娟写下的是20年前的牧场生活,这些年牧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今年我申报了新的创作计划,如果顺利,今年夏天我将重回牧场深入体验生活,书写当下的牧场生活。

  这次《我的阿勒泰》被拍成剧集,能看出主创团队做了很多功课。他们还原了20年前真实的牧场生活场景。

  让我感到惊喜的是马伊琍的表演。她是一个专业演员,她演的张凤侠很像我小时候在牧场上看到的开小卖部的汉族女性。张凤侠那种“见缝插针”式的生存之道、对待人生和生活困境的豁达,都让我深受感动,也觉得很贴合李娟笔下的母亲形象。

剧版《我的阿勒泰》中,巴太的父亲苏力坦(阿里木江 饰)。剧方供图

  剧里有好几位在我们新疆很有名气的演员,比如饰演巴太父亲苏力坦的演员阿力木江·吐尔斯拜克。我认识他很多年了,小时候很喜欢看他和汤唯主演的电视剧《情牵那拉提》,还有《美丽家园》等电影作品。我记得他拍过一个番茄酱广告,当年在新疆电视台热播:在草原上的毡房前,他拿出一罐番茄酱对奶奶说:“奶奶,我给你带了XX牌番茄酱。”当时觉得非常有趣,也有点喜感——因为牧场上好像不怎么用罐装番茄酱。去年11月,我在新疆参加中国作协举办的多民族作家培训班,见到了阿力木江。他谈吐、气质俱佳,已经成长为了有思想的专业演员。还有其他几位演员,比如村主任的扮演者海拉提·哈木,村主任妻子的扮演者马尔江·巴依吐肯,都是我非常熟悉的荧幕人物。这次他们凭借演技“出圈”,得到更多观众的喜爱,我特别为他们开心。

  剧里有一个很受欢迎的角色,是巴太的嫂子托肯。我一开始觉得这个角色有些夸张,缺少一点真实性,但这个角色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她想要却一直未能得到的搓衣板,还有辛苦操持家务的劳累,都引发了广泛的讨论。我关注到出演托肯的女演员阿丽玛,她非常美丽,此前剧组前往法国戛纳电视剧节,她很有时尚表现力,和剧中的托肯反差很大。我非常喜欢这个演员,她代表了新一代哈萨克族演员形象。

  坦率地讲,我对剧版《我的阿勒泰》有一点遗憾的地方:李娟笔下的阿勒泰是一个广阔的世界,李娟本人以及她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应该是这个剧的核心,但因为巴太这个新角色和感情戏的加入,主题发生了一些偏移。如果聚焦这一主题,这部剧其实可以拍成一个中国女性作家在广阔天地中和“真正的人”一起生活的传记片。当然,我非常喜欢于适的表演,也很理解剧本创作的不易。(完)(《中国新闻》报记者 程小路 报道)

【编辑:曹子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