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为何要饮菊花酒?

发布时间:2024-12-31 04:31:05 来源: sp20241231

   中新网 北京10月11日电(记者 上官云)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这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节日,又称“重九节”“菊花节”等等。

  在漫长的时光中,围绕着重阳节,形成了登高、放纸鸢、晒秋、吃重阳糕等诸多习俗,人们也会佩戴茱萸。

  重阳节来临之际,与亲友登高远眺,领略秋天动人的美景,美好的时光在此时定格。

  重阳节,登高远眺

  于古籍中,人们可寻得重阳节习俗的蛛丝马迹。《西京杂记》提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

  资料图:图为菊花酒。 中新网 记者 李南轩 摄

  每逢佳节倍思亲,对远在异乡的游子来说,重阳节总能引起强烈的思乡怀亲之情。

  自少年时起,唐代著名诗人王维便离开家乡,踏上追求功名的旅途。或许是有感于怀,他曾写下了千古名篇《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登高”,是重阳节的重要习俗,具有丰富的自然与人文哲理。重阳节后秋寒将至,北方秋收往往也基本完成,人们即将进入室内过冬,登高也有与大自然告别的“辞秋”之意。挑一个好天气,人们登高远眺,目光所及,将秋天的美景尽收眼底。

  不仅如此,还有一种说法称,登“高”的“高”,即寓意人年龄上的“高寿”,“九”与“久”谐音,都含有祈寿的意蕴。

  为何要饮菊花酒?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登高之外,重阳节的习俗亦有赏菊、饮菊花酒,包含着人们尊重生命、祈福美好的诉求。

  资料图:中国农历九月初九,重阳佳节。民众来到位于江西南昌的滕王阁旅游区,登高祈福。 中新社 记者 姜涛 摄

  农历九月为晚秋,百草由青转黄,菊花恰在此时盛放。大诗人陶渊明非常喜爱菊花,留下了“秋菊有佳色”等千古名句,到了宋代,重阳赏菊也很流行。

  菊花亦素有“延寿客”之称,古人认为,重阳饮菊花酒延年益寿,《西京杂记》中便有相关记载。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程鹏说,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饮后可使人明目醒脑,而且具有祛灾祈福的吉祥寓意。

  唐诗宋词中还有不少写佩茱萸的句子,如《九日得新字》中写道“茱萸正可佩”,重阳节除了佩茱萸,还有赏茱萸、饮茱萸酒等习俗,“闲听竹枝曲,浅酌茱萸杯。”别有一番意趣。

  一个富有人情味的节日

  时序流转,岁月更迭。在历史发展中,重阳节的内涵不断丰富。

  资料图:图为老人和小学生一起制作重阳节香囊。马铭言 摄

  一块可口的重阳糕,藏着美好的寓意。宋代,重阳糕很讲究材料配置、造型工艺和色彩搭配。“上插剪彩小旗,掺饤果实,如石榴子、栗子黄、银杏、松子肉之类。”如此种种,使重阳糕增添了许多喜庆色彩。

  《易经》中将“九”定为阳数,九月初九,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曰“重阳”,“九九”还与“久久”同音,有长久长寿之意,重阳节也因为这些美好的寓意而备受喜爱。

  如今,重阳节亦是老年节,它也是一个极富人情味的节日,正所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尊老、敬老、爱老、助老是这一天的主题。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这一天,时空阻隔不了思念,无论多忙,别忘了向亲人道一声问候,祝老人健康长寿,愿亲友幸福平安。(完)

【编辑:刘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