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动漫“秀”出新意与活力

发布时间:2025-01-11 00:50:00 来源: sp20250111

  动画电影《大鱼海棠》剧照。   网络图片

  部分良渚“搜神记”潮玩公仔。   受访者供图

  近年来,一批国产动画电影亮相大荧屏,《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哪吒之魔童降世》《长安三万里》等作品,以好故事、好制作收获了不俗的观众口碑和票房表现。与此同时,中国动漫产业快速发展,动漫IP开发持续升温,正成为激活传统文化、塑造城市形象、打造文旅品牌的新动能。

  日前,由中国电影评论学会等指导,浙江大学文学院、浙江大学影视与动漫游戏研究中心、浙江大学经济与文化研究中心、中共杭州市余杭区委宣传部(区文创发展中心)等联合主办的2023FADC中国动画艺术与动漫产业高质量创新发展(余杭)论坛在浙江杭州余杭区中泰跳头文艺集镇举办。论坛聚焦动画艺术创作、产业发展等领域,关注艺术与技术、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等前沿话题,旨在推动中国动画艺术和动漫产业高质量发展。

  

  题材风格寻突破

  中国动画发展已有百年。上个世纪《大闹天宫》《哪吒闹海》《小蝌蚪找妈妈》等一批经典作品,以水墨动画、剪纸动画等形式,融入京剧、皮影戏效果,在国际上形成了独树一帜的“中国学派”。

  “尽管如此,我认为中国动画的全面发展是在最近20年。这里的‘全面发展’是指艺术创作、产业经营、文化传播三方面共同发力、相互推动、齐头并进。”浙江大学影视与动漫游戏研究中心主任盘剑说。

  他认为,在艺术创作方面,以2015年《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为标志,中国动画开始全面重建“中国学派”,陆续推出了一批广受欢迎的作品,如《大鱼海棠》《白蛇:缘起》《雾山五行》《中国奇谭》等。盘剑说:“这些作品的题材内容虽然也注重神话传说,但运用了‘改写’的创作模式,强调对原著的‘新创’,而不是忠实于原著的‘改编’。”

  论坛现场,《岁时令》《嫦娥》《芯际奇缘》《白素贞》《读行侠》等多个动漫项目及多部动画新作进行了发布。从中可以看出,传统文化、神话传说依然是当下中国动漫创作的主流。比如《岁时令》将每个传统节日拟人化,创作形成漫画、小说、插画等形式,以此讲述传统节日在过去、现在和未来可能发生的故事。

  北京电影学院中国动画研究院副院长曹小卉,也是中国电影金鸡奖美术片奖评委。他从近几届金鸡奖美术片奖提名、获奖作品分析,认为中国动画创新与发展的表现之一,是以新观念、新形式、新方法、新技术来表现传统题材、传统文化。“我们也在题材上寻求突破,比如《长安三万里》是历史题材,重视角色的内心表现和形象塑造;还有作品关注现实生活,比如讲述中学生成长故事的《茶啊二中》。”曹小卉认为,中国动画可以向中国故事片“取经”,学习中国电影创作中的新思路、新模式、新变化,用动画更好地表现现实生活。

  技术革新促发展

  “现在,全球动画发展又到了一个关键的节点。动画从一开始的手绘,到数字技术、3D制作,再到现在可以完全用人工智能(AI)生成,其发展就是一个技术不断革新的过程。”国际动画协会(ASIFA)副主席李中秋说。该协会1960年成立于法国,目前在全球有5000多个会员,包括50多个成员国。

  本次论坛中,很多与会人士都谈到技术,特别是AI技术对动画创作的影响。杭州玄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秦时明月》《斗罗大陆》《武庚纪》等动画片总编剧、总导演沈乐平分享了生产动画的过程。他介绍,公司有五大虚拟平台,包括虚拟片场、虚拟演员、虚拟影棚、虚拟拍摄、虚拟表演,依靠这些平台实现剧本的可视化。“就表演来说,真人表演是不可复制的,但每一次虚拟表演都是一个数据,可以被记录下来,也可以复制。”沈乐平说,他们已经积累了上百万条表演数据,并进行数字归档,随着虚拟表演数据的积累,其使用将更加高效,人物表演也将更加灵动。

  “AI虽然已经变得非常强大,但它目前并不能代替艺术家的创意和思考,它依然是一个工具,但不是一个普通工具,而是一个超级自动化的工具。”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院长王雷认为,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是动画技术发展过程中一个新的里程碑,带来的结果将是人类和算力共同创作。他认为,在技术快速更迭的今天,AI对内容传媒行业的改变才刚刚开始。

  韩国清州大学教授、导演鱼一善展示了AI在电影拍摄中的运用。“AI可以算出观众的喜好,也可以在影棚里参与创作,但我认为要想生产出能够打动人的艺术作品,最需要的还是灵感和情感。”

  跨界融合打造IP

  论坛现场设置了动漫展区,其中展示的文创产品,如帆布包、纸扇、青瓷工艺品等,吸引了不少观众购买。

  在内容创作精品化的同时,中国动漫衍生产业开发越发受到重视,动漫IP打造呈现出跨界融合的特点和趋势。比如动漫与文博、非遗、旅游等行业的融合,为传统行业打开新的发展空间。

  杭州动漫游戏学院一直在做“动漫+良渚文化”方面的创新。“我们围绕良渚文物的纹样、良渚的故事、良渚的元素,从不同层面进行创作,不仅有手提袋、T恤、丝巾这些日用品,也有良渚‘搜神记’潮玩公仔系列,形成了动漫良渚元宇宙,还开发了良渚文化游戏,借助数字娱乐手段推广良渚文化。”杭州动漫游戏学院教师苏焕说。在他看来,“动漫+”模式就是充分运用动漫自身的特点和优势,通过与不同产业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创新,提升相关产业的表现力、叙事力、感染力和传播力。

  近年来,不少城市和景区都有了自己的吉祥物。打造动漫IP,不仅有利于塑造地方品牌形象,还能引流动漫粉丝,产生新消费。

  云宝就是浙江省嘉善县大云镇的吉祥物IP,由当地云澜湾温泉的一股暖气变化而成,其主要特点是“暖”和“萌”。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副教授王艳分享了云宝的诞生过程。“当地打造‘中国甜蜜度假目的地’,并主打亲子游,因此要有一个甜蜜、暖萌的氛围。”她说,云宝自2017年亮相后,衍生出亲子绘本、亲子音乐剧、主题动画片,增强了受众黏性。“云宝IP的开发还在继续,希望能够打造成一个关于中国故事的超级IP。”在王艳看来,超级IP应该具有超广延伸性、超强识别性,并且能够引起大众的共鸣和认同。

(责编:袁勃、赵欣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