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者被喊“退票”,未必是件坏事

发布时间:2024-12-27 09:29:23 来源: sp20241227

  【艺评】创作者被喊“退票”,未必是件坏事

  或许谁也不会想到,在刚刚结束的第七届平遥国际电影展上,最“出圈”的新闻是一起观众大喊“退票”事件。

  10月14日,影展“藏龙”单元入围影片《浪漫的断章》正片播放完毕开始出现字幕时,黑暗中突然有现场观众大喊数声“退票”。

  随后,主创团队上台参加映后交流环节。其间,有好几位发言观众非常直接地表达了对电影的不满,主创团队也不示弱地逐个进行了回应。由于现场争论非常激烈,有资深的电影节展映策展人甚至感叹,“这辈子从未见过这样的映后场景”。

  “一个年轻作家和前女友及她的未婚夫进行的最后一次旅行,他试图在跋山涉水中挽回这段感情。”关于剧情,《浪漫的断章》只有这样一句话的简介。从事后相关报道和网络评价来看,观众之间对于影片的评价也有分歧,有人觉得“看得挺欢乐”,有人认为影片本就是以“反大众审美”为基调拍摄的。

  电影以及更大范围的文艺作品,从来就没有一种如尺子般精准、客观的生产机制。对创作者而言,这给予了其极大限度的自由,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审美去创新和表达——诸多后来被公认为经典或可称为传世的作品,多是在突破、反常规的前提下创作而成的。

  不过,有利必有弊。高度的主观性同样意味着受众可以对作品自由地进行评价,而且只要自圆其说,这种评价还很难被证明是“不对的”。因此,创作者就要具备接纳、承受不同看法乃至恶评的心理素质。展映风波之后,有关主创主创在接受采访时就表示,面对舆论是自己工作的一部分,电影有争议总好过没声音。

  其实,即使是在商业和艺术上都取得成功的文艺作品,也无法讨得所有人的欢心。近年来,关于电影、戏剧等的舆论争议并不鲜见。早在2019年,由某先锋导演重塑的戏剧《茶馆》就曾出现演出时部分观众提前退场并要求退票的情况。一来是因为随着互联网发展,过去只能被动接受的观众有了更多主动表达意见的渠道,二来也是观众审美意识日趋独立和多元的表现。有人开玩笑说,“艺术家可以先锋,观众为什么不能先锋?”

  相比于如今大多数院线片首映时台上台下的一片称赞声,《浪漫的断章》的面世显得有些尴尬。但这未必是一件坏事。一部电影从创意产生到拍摄完成要经历复杂的流程,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和不可控性。考虑到该片大部分主创成员都较为年轻,影片有瑕疵、有问题、有部分观众无法接受的设定也就很正常了。比这些更为重要的是,风波之后,创作者该怎么做。

  2017年,《大闹天竺》上映,口碑大面积失守,其导演也因此被评为当年金扫帚奖“最令人失望导演”。让人没想到的是,该导演竟然亲自去领取了“金扫帚”,并表示“它可以鞭策我进步”。6年后,《八角笼中》票房口碑双丰收,印证了这位导演的表态,曾为他颁发“金扫帚奖”的电影人也对影片做出了高度评价。

  犯错不可怕,被质疑也不是末日。无论是艺术片还是商业片,能否在尊重文艺作品、尊重观众的基础上不断自我精进,从不同意见中找到前进的方向,才是批评最好的效果。

  如果每个被喊着“退票”的创作者都能以此为目标,或许几年后他们的新作品再面世时,会有观众觉得,这一回,连带上次“试错”花的钱都值了。(工人日报) 【编辑:李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