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29 20:20:35 来源: sp20241229
中新社 上海1月25日电 题:上海创设“基础研究先行区”助力国际科创中心建设
中新社 记者 许婧
2024年是上海国际科创中心建设十周年。上海两会期间,如何精准发力、下好科技创新“先手棋”、打造城市发展新引擎成为关注焦点。代表委员们指出,国际科创中心建设应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今年的上海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上海将进一步加快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深化基础研究先行区建设,聚焦前沿交叉领域开展高风险高价值研究;聚焦国家重大需求和城市重要使命,加快集聚战略科技人才、海外高层次人才和顶尖人才团队。
上海近年来持续加强对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在全国首设“基础研究特区”。今年初,上海数学与交叉学科研究院揭牌,拟通过10余年的努力,在基础数学理论和应用研究方面取得重大原创成果;去年底,上海交通大学思源研究院成立,宣布建立10年长周期稳定投入支持机制,实施宽松评价,建立符合基础研究发展规律和有利于青年人才成长的研究环境,鼓励科研人才勇闯创新“无人区”。
谈及“基础研究先行区”,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市科委基础研究处处长宋扬解释称,先行区的本质,是把原来对于基础研究项目的评审、挑选中过于细化的要求进行升级,更加注重选人而不是选项目。“基础研究的关键还是在于人,希望通过先行区能选到一批有潜力、有能力、有基础、有情怀、有追求的优秀科学家,给予他们充分的信任和长周期的保障。”
支持基础研究科研人员“十年磨一剑”,要有各方支持和保障。
上海市政协委员、华东理工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安琦说,高风险的科研项目一旦成功往往就可以产生颠覆性的成果。对一些通过专家研讨认为确实属于带有一定风险的探索方向,可以实行更加灵活的考核模式,比如延长考核周期,甚至取消考核,让高校里的科研人员没有后顾之忧,更加敢于承担高风险的科研项目。
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海事大学副校长严伟呼吁,让基础研究人员坐住坐稳“冷板凳”,要构建符合基础研究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薪酬和评价体系。建议出台支持年薪制的相关政策制度,建立兼顾市场性和竞争性的薪酬模式;同时有序提高基础研究人员的保障性工资占比,真正实现薪酬的保障与激励功能的有机结合。
在上海市政协委员、同济大学教授任捷看来,项目和经费是获得原创成果的保障,但不可将项目经费作为“目的”;不应以“项目数、经费数”作为职称待遇评定的硬指标,而应客观依据其成果成效,避免科研人员舍本逐末“跑”项目“跑”经费,从而让其真正潜心到科研问题里去。
上海市政协委员周立旻注意到一个现象:政策的更新往往跟不上科技发展的步伐,导致新兴领域和模式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政策支持。
周立旻表示,政府要加强与企业和科研机构的沟通,根据科技发展和市场变化及时调整政策,确保政策始终与科技创新的最前沿保持同步。同时,针对前沿性的创新技术,在保障环境安全等前提下,以最大灵活性,简化相应审批流程,加速创新技术的产业化落地速度,激发市场主体的创新活力。
建设国际科创中心关键在人才。代表委员们指出,“高精尖”人才规模不足、能级不够已成为上海提升科创中心能级的制约因素之一。
上海市政协委员葛群建议,要用好在沪外企丰富的人力资源,可以把在沪外企看成吸引国际人才来沪来华发展的第一站,以人才带动投资,以投资吸引人才,形成技术和资本的良性互动。(完) 【编辑:黄钰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