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2 11:36:17 来源: sp20241122
本报北京11月13日电(记者王金虎)“2019年至2023年9月,全国检察机关共办理无障碍环境建设领域公益诉讼案件7526件,其中行政公益诉讼案件7497件。”11月13日,在最高人民检察院、住房城乡建设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联合举行的“让爱无‘碍’共享美好生活”新闻发布会上,最高人民检察院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检察机关通过公益诉讼保障残疾人、老年人等特定群体权益,积极有序探索开展专项监督,助推无障碍环境建设问题得到综合治理。
记者了解到,2019年以来,最高检将无障碍环境建设作为拓展公益诉讼案件范围改革举措的民生项目、民心工程之一,协同住建部、中国残联等部门,促成无障碍设施建设检察公益诉讼在全国全面推开,并向信息无障碍、服务无障碍等领域不断深化拓展,整体推进无障碍设施、信息、服务环境建设。
依托检察一体化办案机制,近年来最高检指导各地积极稳妥开展无障碍环境建设检察公益诉讼,从个案探索、类案监督到专项行动,办理了一系列有影响、效果好的案件。比如,针对非处方药品说明书“字小如蚁”影响用药安全问题,最高检先后指导江苏、上海、广东、浙江、湖南等地探索开展公益诉讼监督,成功推动一些大型药企率先开展药品说明书“无障碍”改造,增设电子二维码、语音提示等。
据介绍,在助推无障碍环境建设过程中,打破信息壁垒,助力弥合“数字鸿沟”成为检察机关积极履职的重要内容。比如浙江省宁波市检察院、湖北省红安县检察院分别针对“119”消防报警、“120”急救呼叫系统缺乏文字报警功能,导致听力、言语障碍人士自主呼救权益难以保障问题,以公益诉讼助推相关职能部门完善相应系统的急救无障碍功能,保障听力、言语障碍人士的生命财产安全。
此外,为推动无障碍社会服务改造,检察机关通过公益诉讼监督手段,督促行政机关对与社会密切相关的公共服务等进行无障碍服务改造。
(责编:梁秋坪、马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