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篇“尺素金声”,解读中国经济,回击“唱衰”论调

发布时间:2024-11-24 12:13:47 来源: sp20241124

近期,“尺素金声”连发四文,深入浅出解读中国经济,有理有据驳斥“唱衰”论调。以下为原文↓↓↓

1、全球增长最大引擎让“唱衰中国经济”不攻自破

前不久,2023年中国经济年报出炉: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超12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5.2%,高于全球3%左右的预计增速。

增速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增量也不容小觑。按可比价计算,2023年中国经济增量超过6万亿元,能顶一个中等国家一年的经济总量。

不少国际经济组织和媒体纷纷点赞。西班牙《经济学家报》网站说,“这个‘亚洲巨人’仍以每年5%左右的速度增长”“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是欧元区的5倍”。有国际观察人士表示,“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有望超过30%,中国仍是世界经济增长的最大引擎。”

点赞声中,混杂着一些别有用心的唱衰怪论,说“中国经济增速不及预期”“中国发展动能不强”。事实上,这么多年来美西方总有一些人戴着“有色眼镜”,对中国经济说三道四,看似言之凿凿,实则站不住脚。

中国经济动能强不强?

从经济规律看,经济总量增加和人均收入提高后,经济增速会逐步回落,这是不少发达经济体都经历过的共同现象。现在的中国经济增速,始终保持在合理区间运行。

2020年至2022年,中国经济顶住疫情冲击,年均GDP增速达4.5%左右,高于全球2.0%的平均水平,展现出强大韧性。2023年,中国在全球经济的比重保持在18%左右,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持续稳固。

如今,穿越疫情阴霾的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长期向好的势头更趋明显——

看消费。

新春灯会、舞龙表演、庙会市集人头攒动,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新疆等地冰雪旅游火爆异常……这个龙年春节假期,国内旅游出游4.74亿人次,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累计22.93亿人次。

这样一个“流动的中国”,消费复苏、活力充沛。

看产业。

1月1日,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从上海吴淞口出发,开启商业首航;1月5日,江淮汽车旗下品牌交付全球首款钠电池量产车型;2月7日,我国第五座南极考察站——秦岭站正式开站……

今天的中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未来产业蓄势待发,新质生产力加快成长。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报告显示,去年中国在全球创新指数中的排名升至第12位。这样一个“创新的中国”,大众、空客、奔驰等欧洲企业纷纷加码在华投资,有力佐证了“中国经济创新场”的巨大“磁力”。

看走势。

新时代10年,中国经济一路向前。2014年、2016年、2017年、2018年、2020年、2021年、2022年,GDP相继跨越60万亿元、70万亿元、80万亿元、90万亿元、100万亿元、110万亿元、120万亿元大关,接连迈上新台阶。

中国经济态势稳不稳?

先说物价。

2023年,在全球一些发达经济体面临1982年以来最高水平通货膨胀率难题的同时,中国经济不仅巩固了增量,也稳住了态势,物价总体温和上涨,老百姓的生活质量稳中有升。世界经济论坛执行董事萨迪娅 扎希迪观察到:“中国是世界上极少数没有受到高通胀困扰的大型经济体之一,且利率水平目前维持低位”。

再看安全。

去年,在不少国家陷入粮食危机、能源危机的情况下,中国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能源供应保障总体平稳。特别是可再生能源发电的装机容量历史性超过火电,既体现了双碳转型的新进步,也带来了能源自给能力的新提升。

还有重点领域风险处置。

一国经济运行,总会遇到“前进中的问题、发展中的烦恼”。近几年,为统筹化解房地产、地方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风险,中国政府已经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目前中国政府债务水平在国际上处于中游偏下水平,保交楼进展明显,350万套保交楼专项借款项目已交付超过300万套,稳定了市场预期。

动力足、活力强、底盘稳,“个头”越来越大、“筋骨”越来越强的中国经济,怎会态势不稳?!

事实充分表明并将继续表明:一切杂音改变不了中国经济的回升向好态势,改变不了国际社会有识之士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信心。

中国德国商会最新调查结果显示:91%的德国企业计划继续在中国开展业务,54%的受访者计划在未来两年增加在华投资。

麦肯锡中国区主席倪以理表示:中国经济和企业在过去两年中提高了韧性,制定了应变计划,2024年中国经济“可能会出现一些惊喜”。

日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2024年至2025年,中国经济增速将持续高于全球增速,显著高于发达经济体增速,在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中持续位居前列。

理胜则事明。尽管中国经济增长当前存在一些周期性和结构性挑战,但只要尊重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方位、内在逻辑和客观规律,就会不言自明:中国经济始终充满活力和韧性,仍将持续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强有力引擎。

2、超大规模市场的活力与潜力只会让“看空”者落空

事实胜于雄辩。相较一些西方媒体对中国经济“复苏乏力”“危机重重”的调门,中国春节市场的表现注定让“看空”者失望了。

甲辰龙年春节,中国市场活力满满、热气腾腾。

景区开启“人从众”模式,春节假期国内旅游出游4.74亿人次,同比增长34.3%;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6326.87亿元,同比增长47.3%。春节档票房再创历史新高,假期全国电影票房80.16亿元,观影人次为1.63亿,同比分别增长18.47%和26.36%,均创造了同档期新的纪录。

网络支付交易实现高速增长,除夕至正月初五,全行业网络支付共计处理交易153.8亿笔,金额7.74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8%和10.1%。

把时间线拉长,“看空”中国经济的怪论,每隔一段时间都会被拿来炒作一番。然而,中国超大规模市场的活力与潜力,让屡屡“唱空”者次次落空。

有效需求是全球最稀缺的资源。中国拥有14亿多人口、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1.2万美元、中等收入群体规模超4亿人,具有较强的快速恢复能力、创新引领能力和抗击风险能力,是世界上最有潜力的超大规模市场。

来看中国消费2023年度成绩单: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47万亿元,比上年增长7.2%,规模再创历史新高;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82.5%,比上年提高43.1个百分点。

不仅是消费,中国在贸易、投资等领域也取得不俗的成绩。尽管全球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总体呈下降趋势,但去年中国货物进出口实现正增长,以电动载人汽车、太阳能电池、锂电池为代表的“新三样”出口,在2023年首次突破万亿元人民币大关;服务贸易持续增长,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表现亮眼,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4年居世界第一。

得益于内需的有力支撑,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不确定性增强、增长动能不足、主要经济体复苏乏力等大背景下,仍实现了5%以上的预期增速,展现出独有的发展韧性、活力和潜力。

中国正在全面贯彻践行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在一系列扩大内需、提振信心政策举措作用下,中国国内需求继续扩大,积极因素累积增多,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依然明显。

从传统消费到新型消费,促消费政策接连落地,带动消费潜力加速释放。

新供给彰显活力。商场里的虚拟试衣间,让购物增添了不少乐趣;“半小时送达”的即时零售,方便消费者的同时为线下商家带来更多订单;自动识别商品、快捷刷脸支付的智慧超市,成为实体零售升级的一种新尝试;马路上驰骋的新能源汽车,折射消费升级新风尚。

促消费举措精准推出。春节期间,各地消费满减、票价优惠等措施,助力文旅等消费持续升温。某出游平台的数据显示,跟团游产品在2023年12月中旬就已基本售罄。除夕至正月初八的酒店民宿、景点门票、交通等旅游消费的提前预订量同比增长约7倍。

稳投资政策在发力。安徽出台支持民间投资发展“29条”;山东支持民营企业参与铁路等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项目,支持民营企业承担重大科技战略任务和科技示范工程;江苏明确建立省级年度民间投资重大项目清单……一系列举措通过营造更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激发投资新动力。

从中长期看,支撑中国经济持续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支撑消费持续回升的有利条件比较多。

“中国正从投资驱动型增长模式转向内需拉动的高质量增长模式,中期经济平均增长率将超过4%,绿色经济、消费和高科技将成为新的增长驱动力。”瑞士银行如此判断。

“中国经济增长中长期向好的动能依然强劲。中国经济发展将进入更稳定阶段。”联合国贸发会议全球化与发展战略司经济学家这样评价。

着力稳定和扩大传统消费、培育壮大新型消费、持续优化消费环境,加之城乡融合发展、城镇化进程推进、消费结构持续升级,这些都为市场增长提供了广阔空间。

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亮点将持续涌现。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文娱消费等快速发展,智能家居、文娱旅游、体育赛事、国货潮品等消费热点不断升温,将推动超大规模市场释放更大潜力和活力,为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提供有力支撑,为世界经济贡献更多正能量和确定性。

3、中国经济的高成长性向“见顶论”说不

龙年春节后首个工作日,“新质生产力”成为不少地方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新亮点。

安徽合肥,人形机器人产业园正式开工,项目达产后年产值将超10亿元;江苏苏州,计划一季度开工147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湖南长沙,“低空高飞”开启万亿产业新赛道……各地点燃创新“强引擎”,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

然而,美西方一些人士戴着“有色眼镜”,声称“中国经济增长乏力、动能不足”“中国繁荣接近尾声”。

这样的“见顶”论调纯属无稽之谈。

它忽略了一个基本事实——新时代中国经济已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发展方式正由要素投入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各地加快发展的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

它忽略了中国宏观政策的定力。新时代中国经济不单单追求增速,而是更看重“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这些年没有搞“大水漫灌”,无论是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都有较大空间,政策工具箱丰富,完全有能力应对各种内外部不确定性,支撑经济保持合理增速。看几组数据,就能感受中国经济澎湃的新动能。

一分钟,中国新生产10辆新能源汽车;“复兴号”动车组列车可以行驶5833米;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被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用户访问超过7000万次……今日的中国经济,产业创新活力涌动。

以秒计,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三号”求解特定数学问题,只需要百万分之一秒;5G手机用户文件平均下载速率超139兆位/秒;观看视频的平均首次播放时延仅为0.56秒……今日的中国经济,科技含量不断提升。

再看几个场景。

宁波舟山港区,上万辆新能源汽车集结上船,通过海运漂洋出海;霍尔果斯口岸,火车拉着汽车跑,中欧班列排成长龙。2023年,太阳能电池、新能源汽车、发电机组(发电设备)产品产量分别增长54.0%、30.3%、28.5%。两位数增长背后,是中国强大的市场与生产供给能力的完美结合,孕育着无限潜能。

人形机器人既能搬运物品,也能实现拧瓶盖、拿水杯等灵巧作业;工业机器人,焊接、抓取、组装、搬运样样精通。2023年,中国服务机器人、3D打印设备等智能化产品产量分别增长23.3%、36.2%。国际机器人联合会报告显示,中国的机器人安装量占全球安装量的52%,运行存量突破150万台。

国产大型民用直升机AC313A完成首次高寒试飞,中国最大深远海多功能救助船投入使用。2023年,中国装备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8%,对全部规上工业增长贡献率接近五成。

三个行业发展折射出中国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的方向。转型加速,带动新兴产业蓬勃发展,经济新动能持续成长壮大。

不同维度的数据指向同一个事实与走向:中国经济增长新动能正持续壮大。

用电量是行业发展的“温度计”。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数据显示,2023年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76.8%,新能源车整车制造用电量同比增长38.8%,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1.3%。用电形势变化,印证了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趋势。

企业数量是行业发展的“风向标”。经过十余年快速发展,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规模不断壮大。截至2023年9月,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总数已突破200万家。经营主体规模越大,行业活力越强,创新动能越足。

正如中国社科院副院长王昌林所评价,走过2023年,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已从单点突破变为群体跃升,成为支撑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贯通当下和未来,新质生产力正在加速形成,更多新兴动能正在积蓄。

2023年,中国高技术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10.3%,增速比全部固定资产投资高7.3个百分点。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比上年增长9.9%,高技术服务业投资比上年增长11.4%。

今天的有效益投资,就是明天的高质量供给。专家预测,2035年生成式人工智能有望为全球贡献近90万亿元的经济价值,其中中国将突破30万亿元,占比超过四成。

中国培育新兴动能的经验,已成为不少国家借鉴的对象。巴西瓦加斯基金会经济学家夏华声指出,高科技、数字经济和新能源领域快速增长,在中国经济中权重不断增加,“中国正在正确道路上不断前进”。

回首来路,一些西方媒体“唱衰”中国经济的论调从来就没有间断过。可以说,中国经济就是在这种论调声音中崛起的。

展望前路,我们依旧信心十足,以创新为特点,以质量为关键,以先进生产力为本质,“高成长性”的中国经济足以对“见顶”论调说不。

4、“风险论”阻挡不了外商投资中国的步伐

近一段时间,外资加码中国制造业的消息频频传出——

德国慕贝尔集团在江苏太仓签约投资1亿美元,建设绿色新能源汽车港项目;

康宁公司在重庆本土化生产的大猩猩玻璃今年年初量产;

ABB电气将在福建厦门增资1亿美元,用于低碳技术研发、智能制造升级和产业链低碳赋能……

与之形成鲜明反差的是,美西方媒体上泛起一些唱衰中国的杂音,声称“产业转移”,鼓吹“脱钩断链”,渲染在华投资“风险”,试图“吓退”外资企业。

事实证明,任何抹黑误导都阻挡不了外商来华投资步伐,中国制造展现出的强大韧性、活力和潜力,不会因花样翻新的“唱衰”论调而改变。2023年,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1339.1亿元人民币,仍处历史高位;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53766家,同比增长39.7%。中国一直都是外商投资兴业的沃土。

当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确在深刻调整。在这一进程中,中国以自身独特的优势把握住产业链布局的主动权。

从工业基础看,中国是全要素全门类全产业链集成的经济体。中国制造业总体规模已连续14年保持全球第一。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5G网络、世界数量最多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算力总规模全球第二,工业机器人应用覆盖国民经济71个行业大类,工业互联网平台连接设备超过9500万台套。产业“头脑”更智慧,配套能力更“硬核”,发展根基更壮实。

从生产角度看,中国超大规模市场意味着市场分工可以更加深化,有利于全产业链各环节之间形成相互嵌套、相互共生的产业链集群。众多“小而美”产业已跻身世界第一,“高精尖”产品的集成优势不断壮大。在珠三角,一部智能手机可在1小时内配齐95%的零部件;在长三角,建成新能源汽车“四小时产业圈”;在湖南,一杯咖啡的时间能集齐电力机车上万个零部件。

从需求角度看,超大规模市场意味着巨大的本国消费市场和进口贸易量。在世界经济整体下行环境下,去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41.76万亿元,同比增长0.2%。以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锂电池为代表的“新三样”,出口首次突破万亿元人民币大关,成为外贸增长的新引擎。

一件件事实、一项项数据折射出的中国产业链的强大韧性,更加凸显出“中国经济风险论”的荒谬。

事实上,我国正处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的重要关口期。亮眼的成绩,不时引来一些“唱衰”的声音,对此,我们已经见怪不怪了。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有人预言“多数中国企业会倒闭破产”;2010年,美国次贷危机蔓延,“唱空中国经济”议论再起;直到2015年,中国经济“熬不过这个冬天”的断言犹存……然而,在中国制造和中国经济稳步崛起的事实面前,一个一个论调不攻自破。

与“中国经济风险论”相反,“中国经济机遇论”越来越成为国际共识——

“我们离不开中国的合作伙伴。”这是2023年9月时任空中客车公司首席运营官阿尔韦托·古铁雷斯讲的一句“大实话”。飞机制造是典型的全球化、高技术产品,而中国已扎根关键环节。目前有约200家中国供应商向空客提供产品,所有空客民用机型上都有中国公司生产的零部件。

在塞尔维亚,中国投资的汽车零部件厂、轮胎厂显著提升了当地产业振兴程度;在德国,老牌车企购买中国新能源汽车技术,共同研发新产品……

“中国正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同时积极推动国际合作。”这是埃及埃中商会秘书长迪亚·赫尔米的真情流露。

“中国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也为世界提供机遇。”这是西班牙经济学家胡里奥·塞瓦略斯的深切感言。

“中国方案着眼于全球,尤其惠及广大发展中国家。”这是英国知名学者马丁·雅克的观察。

从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出台外商投资法实施条例、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到进一步扩大制造业、信息通信业等产业高水平开放,中国在坚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的基础上,在以更大的决心推进改革开放,并始终以开放胸襟与世界开拓互利共赢之路。

2023年,我国发布稳外资24条政策措施,率先在5个自贸试验区和海南自由贸易港试点对接相关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宣布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八项行动,自贸试验区升级扩容至22个……一系列扎实举措为扩大开放不断开辟新空间。中国已经宣布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已扩大到11个,先后推出7轮15份试点方案、1300多项试点任务,服务业开放跑出加速度。

“下一个‘中国’,还是中国。”事实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中国带给世界的不是挑战,而是机遇。跳出你争我斗、你输我赢的“修昔底德陷阱”,共行包容普惠、互利共赢的人间正道,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高质量发展的中国必将创造更大机遇,推动世界走向和平、安全、繁荣、进步的光明前景。

来源:“人民日报经济社会”微信公众号

(责编:卫嘉、胡永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