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人才缺口达百万,无人机“飞手”之渴如何解?

发布时间:2024-12-22 20:24:36 来源: sp20241222

  相关人士建议,通过产教融合、完善培训和考核机制等培养更多综合性技能人才

  本报记者 李国

  阅读提示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拓展,无人机行业正进入快速发展的黄金期,“无人机操控员”新职业的出现,也为劳动者提供了更多就业选择。与此同时,由于培训周期长、投入成本大等因素,“飞手”岗位“喊渴”,而“好手”更是稀缺。

  邮政快递、电力巡检、工程测绘、森林防火……无人机在各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也催生了新的就业岗位——“飞手”(无人机操控员)。但由于无人机“飞手”要求具备较高水准的综合素养,加上培训周期长、投入大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专业“飞手”稀缺。

  中国民航局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国实名登记的无人机达188万架,新注册无人机超过61万架,较去年增长了近50%,而仅有23万人拥有无人机操控员执照。有关部门测算,行业就业人才缺口高达100万人。

  无人机“飞手”之渴何解?记者近日进行了采访调查。

  天空变得更加繁忙

  10月30日上午,在位于两江协同创新区的重庆飞快通航停机坪,来自巫山县的重庆小伙彭兵将客户所需的药品小心翼翼放进无人机,再通过电话确认无误后,按下操作按钮,仅10分钟就将药品送到客户手里。

  进城务工10余年来,从走路、骑摩托到现在的无人机送货,彭兵见证了重庆快递行业的嬗变,也赶上了无人机的红利期。仅有初中学历的他,通过不断自学培训,取得“飞手”证书,并在去年底正式成为飞快通航无人机快递员,通过低空快递物流航路,让市民可享“跨城急送”服务。

  10月29日上午,国网重庆永川供电公司许溪变电站的无人机机巢中,一架配备红外摄像头的无人机悄然腾空,开始执行例行电网巡检任务。远在数十公里开外的无人机“飞手”李劲松,正端坐在电脑屏幕前,全神贯注地监控着无人机的每一个细微动作及传回的高清影像。

  国网永川供电公司输变电运检中心智能巡检班无人机首席工程师何涛介绍:“与传统的人工巡检和清障相比,无人机作业的效率提高了5倍至8倍,同时安全性和精细化程度也显著提升,电网上方的天空也更加繁忙。”

  此外,无人机在工程建设等领域也得到广泛应用。记者在中铁建工重庆东站2标项目施工现场看到,“飞手”通过操纵无人机能以独特的视角“审视”每一个施工细节,以保障工程的安全与质量。

  人才培训周期长、成本高

  “天空变得愈发繁忙的背后隐藏着不容忽视的问题——‘飞手’岗位‘喊渴’以及‘好手’稀缺。”重庆智慧农服垫江公司总经理陈明川表示,这是因为无人机“飞手”要求具备较高水准的综合素养,而且培训周期长、成本高、产出不成正比等。

  陈明川告诉记者,让一名“飞手”从入门到精通至少需要半年时间,在培训过程中每人要投入近35000元的成本。执照取得后,企业还要提供场地、设备、物资以及教员等资源,对“飞手”进行二次培训,无疑增加了企业的用工成本。

  “在电网巡检领域,从‘飞手’成长为‘好手’,往往需要2年到3年的经验积累。”何涛说,在电网巡检、异物清理等复杂环境中,“飞手”需要准确识别问题并高效完成作业,这就要求其不仅要深入了解无人机的飞行性能,还要对电网结构等有充分的认识,仅掌握无人机基本操作技能的“飞手”将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就目前企业的业务量,起码需要上百名专业‘飞手’,仅靠人才市场招聘远远无法满足需求,目前我们正与民航部门协作,加快专业技能人才培育。”重庆艺臻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林海表示,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的无人机巡检管理系统,可广泛适用于能源、水利、油气等众多行业,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未来无人机考证过程可能会融入更多智能化元素。

  多举措培养综合技能人才

  记者注意到,为缓解无人机“飞手”人才短缺问题,一些地方正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等方式,培养具备实战能力的无人机“飞手”。

  “产教融合被认为是解决当前无人机领域人才供需矛盾的有效途径。”何涛告诉记者,当前,重庆已有多所职业院校开设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并通过搭建校企合作教育链、产业链、人才链和创新链等方式,培养综合素质高、具备一定实战经验的“飞手”。

  2021年,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与国网永川供电公司签订协议,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体系开发、教学资源建设、实习实训项目开发、教材编写、技能竞赛辅导等方面开展对接。如今,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方式,何涛帮助多名青年职工成长为无人机方面的技术骨干,指导50余人取得无人机“飞手”执照。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重庆在低空经济人才培养方面已有良好开局。自2018年开始,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先后开设无人机应用技术、飞行器维修技术等专业。截至目前,已培养飞行器维修、无人机应用等新兴产业技能人才300余名。

  “学校通过实际操作课程和企业实习的方式,为学生提供更为全面的技能培训。”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相关负责人表示,学校与无人机生产企业、服务企业等多方建立合作,确保课程内容的前沿性与实用性。培训内容也紧密围绕行业对无人机操作、编程、数据分析等技能的需求,使“飞手”们能更精准地对接市场需求。

  不仅如此,相关部门的支持也不可或缺。今年10月11日,重庆首届农用无人机驾驶员技能竞赛在垫江县举行,为“飞手”搭建交流平台。该县还出台免费培训“飞手”和推荐就业等支持政策。此外,重庆多个区县也通过出台政策、举办竞赛活动等方式,支持和鼓励培养“飞手”,带动当地无人机培训系统、认证标准、考试系统等相关体制机制的建立完善。

  “为了满足企业对无人机操控员的特定需求,还可以开展定向培训、企业定制考证等服务。”陈林海说。 【编辑:付子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