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3 14:56:25 来源: sp20241123
《岳麓书院藏秦简(柒)》由上海辞书出版社于2022年1月出版,刊布了前六卷整理报告之外剩余的所有岳麓秦简材料。至此,在陈松长教授的主持下,岳麓书院所藏秦简的入藏、整理和出版工作,经过长达15年的时光,得以圆满完成。其整理成果为简牍学、秦汉史、古代法律史、书法史等众多学科的研究,提供了大量全新的资料,这是嘉惠学林的学术工程。
一、前六卷的整理成果为学术界极大地拓展了秦史研究的空间
如果要统计十多年来各界学者运用“岳麓书院藏秦简”的资料,推出了多少部(篇)研究成果,一定是很可观的数据。仅以我手头可以翻检的《简帛研究》(二〇二二·春夏卷)所载文章而言,其中与岳麓书院藏秦简直接相关的就有:陈松长、唐强《岳麓书院藏秦简(柒)》,李章星《〈岳麓秦简(陆)〉令名读札三则》,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法律史料研读班《岳麓书院藏秦律令简集注(三)》等三篇;另外,孙玉荣《秦简所见“叚父”“叚子”身份考辨》,董家宁《礼、俗、法之间——出土文献所见秦对楚地的治理》两篇文章,也大量引用岳麓书院藏秦简的新出资料构建论文的主体部分。同刊(二〇二二·秋冬卷)又刊载了三篇专题研究文章:扶奎《岳麓秦简“均输”释义》,陈松长、李蓉《岳麓秦简“受财枉事令”对读拾遗》,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法律史料研读班《岳麓书院藏秦律令简集注(四)》。管中窥豹,可见学术界对岳麓书院藏秦简的珍视和倚重程度。
以“总结、回顾、展望岳麓秦简研究”为主题的“《岳麓书院藏秦简》国际学术研讨会”将于2023年11月9日—12日在长沙举行。岳麓书院精心选编了《岳麓秦简研究论文集》,从国内外已经发表的400多篇研究论文中精选出60篇,总字数超过50万字,真是蔚为大观。这从一个侧面证明:岳麓秦简已经成为秦史研究的增长点和学术重镇。
二、新见秦朝律令的集中刊布
《岳麓书院藏秦简》前几卷刊发的秦朝律令,早就得到了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前引几篇文章,可以折射国内学术界关注之一斑。
《岳麓书院藏秦简(柒)》的整理者,将形制基本相同、内容基本可读而相对成组的简归为第一、二组。第一组共有编号156个,拼合后有竹简145枚,内容均为秦令。第二组共有编号133个,拼合后有竹简120枚,内容均为秦令。其数量之大,堪称罕见。毫无疑问,《岳麓书院藏秦简(柒)》的重要学术价值之一,是刊布了一批秦代的律令简文。而且,其中的大部分内容,是学术界前所未知的。这批新出律令材料,与此前公布的《岳麓书院藏秦简》(肆)(伍)(陆)所收录的有关秦律、秦令的简牍材料通读,有助于研究者全面了解岳麓秦简中有关秦律、令的全貌,有助于提升对秦朝律令体系的研究,同时也对整个秦汉史研究具有填补空白的史料价值。
令作为中国古代法律重要的法源形式之一,在中国法制史研究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独特的价值。《岳麓书院藏秦简(柒)》集中刊发数量很大的秦令文本,再次给研究者打开了新的空间。
三、与传世文献的“互证”作用值得重视
在第二组简中有一条关于运送丽邑材竹的令文(十九0870),限于文章体例,原文从略。其内容是对经由水路运送丽邑材的具体规定,沿途各地乡官将所“拯”之材运至丽邑;令文还开列了与之相关的奖惩法规。这条令文是新出材料,它可以与《史记》的相关记载互相印证。对读之后,令人有相得益彰之感。令文中的“丽邑”,传世文献写作“骊邑”或“郦邑”。其地位于今陕西西安临潼区的骊山之北。《史记·秦始皇本纪》出现了两段与“丽邑”相关的文字。秦始皇即位之初便开始经营其陵墓,历时数十年,役民数十万,投入人力物力之大,令常人不敢想象。骊山陵耗材数量之巨,足以令人瞠目结舌。著名考古学家袁仲一先生曾对秦始皇陵一、二、三号兵马坑的地下建筑所用砖、木、席的数量作过统计,推测3个兵马坑所用的木料达数万立方米(参见袁仲一《从秦始皇陵的考古资料看秦王朝的徭役》)。由此推论,营建整座骊山陵所需的木材必定超出这个数额不知道多少倍!为此,秦王朝必定需要从各地征集和运送大量的物资,《史记》有“写蜀、荆地材皆至”笼统之语,却不见具体的物资调运的具体规定。细读这条令文,可以据此作出推测,这些被运送的材竹,极有可能就是用于修建秦始皇陵。这条令文的独特价值由此得到显现。
《岳麓书院藏秦简(柒)》的出版,对学林同道是值得庆贺的好事。它为秦史研究的资料宝库增添了弥足珍贵的新材料。它对秦史研究的推进之功,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得到更加鲜明的彰显。
(作者:孙家洲,系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责编:王连香、李楠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