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1 23:17:29 来源: sp20241121
核心阅读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根据老年人实际需求,培育养老新业态,催生多种新职业;建立技能认定制度,组织职业技能培训,加快建设专业人才队伍;完善制度,规范行业发展。越来越多人投身于养老相关产业,行业服务能力也得到不断提升。
4月的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天气和暖,杏花绽放,山岭之间,绿意萌发。最近几天,今年25岁的“康养导游”刘玥有些忙:“今年旅行社面向老年旅客开发了从华东地区到阿尔山市的康养路线,我们要针对他们的需求设计线路。”旅行社负责人说:“针对老年旅客的需求,我们组建了一支具备护理知识的导游队伍,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近年来,随着银发经济蓬勃发展,养老领域的新业态不断涌现。随之而来的全新职业需求,让越来越多人投身于康养导游、老年心理咨询、助老配餐等行业。这些新职业在满足全社会日益增加的养老需求的同时,也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就业增长点。
“截至2023年底,兴安盟老年人口达30.74万,占全盟总人口的22%,养老需求与养老服务供给能力矛盾长期存在。”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民政局党组成员、三级调研员刘君说,近年来,养老职业需求增加、高素质养老人才缺乏等问题逐渐凸显。“我们通过加强职业技术培训、提高养老职业待遇、引进专业养老机构等方式,吸引更多人进入相关产业就业,努力满足老年群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升优质养老服务供给能力。”刘君说。
全新业态催生职业需求
来到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巴仁哲里木镇,群山环绕之中,一座康养小镇里游人来往,热闹非凡。来自吉林省松原市的老人余庆生告诉记者,他和老伴每年都要来到这里,每次都要住上一个月左右,“这里山好水好,特别适合老年人。”
巴仁哲里木镇党委书记吴银锁告诉记者:“旺季时,每天有上千人到这里康养,带动了餐饮、住宿、交通等产业发展,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据介绍,科尔沁右翼中旗依托特色医疗资源与自然环境优势,打造旅居康养小镇,同时积极引进养老专业人才,为各地的老年旅客提供优质服务。
除科尔沁右翼中旗外,兴安盟还规划建设了葛根庙、阿尔山、义勒力特等多个康养基地。刘君说:“我们积极融入‘冬南夏北’旅居式养老格局,依托各地的文旅、自然、气候、交通、人文等方面的优势,推动各具特色的康养基地发展,让旅居式养老成为文旅产业发展的新动力。”
随着旅居式养老等新型养老模式的发展,当地养老产业人才需求已经向文旅、医疗、交通、餐饮等各领域延伸。
“兴安盟高度重视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扎实开展养老服务人员技能培训,有效吸引专业人才加入。”兴安盟委委员、组织部部长陈景华介绍,兴安盟持续深入推进政校交流合作,开展系列培训活动、心理健康疏导、健康服务指导、康复治疗指导和智能终端培训等10个方面的合作,在岗轮训和转岗实训,强化从业人员操作技能训练和综合能力素质培养。
加强培训建设专业队伍
“这几名老人尿酸值有些高,食谱里的海鲜和动物内脏要减少一些。”在兴安盟社会养护院餐饮部,去年刚刚毕业于兴安职业技术学院医学健康系的00后护理员郭静正和同事们忙着制订下一周的营养菜谱。
“近年来,随着服务不断精细化,餐食除了营养均衡、清淡爽口外,还出现了低盐、低糖、低嘌呤以及食补食疗等个性化需求,对于配餐人员专业素养的要求也提高了。”兴安盟社会养护院院长陈彪说,目前,全院床位数201张,随着新院区的建设,到2024年下半年,床位数将达到500个,急需专业养护人员。
“为此,我们积极改善护理人员待遇,加强与职业院校合作,引入护理专业毕业生,加强养老队伍建设。”陈彪说。
来到养护院四楼,同样是2023年毕业的护理员窦佳琪正帮行动不便的郭殿青老人送饭。“来到养护院一年,我就获评了一级护理员,每个月多了900元的补贴。”窦佳琪说,再过不久,她的月收入有望达到5000元。
近年来,兴安盟建立“乡村工匠”认定制度,每年面向包括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在内的农村牧区专业群体开展技能等级评定,并一次性给予最高3000元的奖励资金。陈景华说:“我们积极组织脱贫家庭子女、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等就业困难人群参加政府部门组织的免费职业技能培训,每年惠及人数超3000人,其中有1/3的人投身于养老行业。”
来到兴安盟乌兰浩特市和平街道,几名老人正在社区的“幸福食堂”用餐。餐厅工作人员帮老人打饭,还将餐盘送到座位上。这些服务人员都来自街道的一家民营企业。
“我们通过党建引领,坚持系统化推进、市场化运营、社会化参与、规范化建设、信息化支撑,加强养老服务共同体建设,构建起养老服务新模式。”和平街道党工委书记张权说。和平街道以1个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6个养老服务站、10个适老化党群服务站为载体,一方面对接辖区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另一方面对接辖区内企业参与养老公益服务的诉求,实现养老服务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
完善制度规范行业发展
在兴安盟乌兰浩特市义勒力特镇幸福嘎查,今年66岁的张凤君老人一键拨通了“义家人”志愿服务队队长裴天成的电话。
“小裴,前几天刮大风,院里的棚子给吹倒了,你们能不能找人来帮我修一下?”不到10分钟,裴天成带着志愿服务队里的瓦工和木匠来了,和他们一起的还有一家专业养老机构的工作人员。他们帮着张阿姨修好了棚子,还把院子打扫干净。
嘎查党支部书记曲丰永说:“我们发动嘎查两委成员主动上门进行助老需求调查摸底宣传活动,分析老年人实际需求,建立老年人关爱服务台账并实施动态管理,制订养老服务清单,实现靶向化服务。”在明确需求的基础上,针对基层专业养老服务人员不足的情况,当地以政府购买服务形式,引入专业养老机构,让老人享受免费的护理、家政、理发、助浴、体检等服务。
负责幸福嘎查养老服务的护理工作人员说:“在成为护工之前,我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如今每个月有3000多元的收入,每周还可以参加免费的养老职业技能培训。现在我觉得自己的生活充实又有意义。”目前在乌兰浩特市,通过这种形式提供服务的养老从业者超200人。
“乡村养老服务需求缺口较城镇更加明显。为此,我们通过基层党组织引领搭建服务平台,让基层党员志愿者发挥农村养老‘主力军’作用,同时让社会力量更规范更顺畅地投入乡村养老事业中。”陈景华说。眼下,在兴安盟的广大乡村地区,以基层党员为核心,以村民志愿者为骨干,以社会养老机构为补充的多元化养老职业队伍正逐渐形成。
一家养老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借助合作平台,对接各界养老服务资源,对服务人员进行标准化培训、实训与考核。此外,平台根据服务人员的技能特长,自动匹配相应的老人服务需求,对服务全过程全周期进行数据采集和监控。同时智慧医养服务平台将医养服务的流程、业务数字化,进行大数据分析,为政府出台政策、精准服务体系建设、市场化运营及服务监管监控提供依据。
(兴荣参与采写)
《 人民日报 》( 2024年04月25日 13 版)
(责编:牛镛、岳弘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