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探索专创融合育人新路径

发布时间:2024-12-05 21:42:02 来源: sp20241205

原标题:天津探索专创融合育人新路径

图为参加“天开杯”创聚津门全国大学生智能科技创新创业挑战赛的天津工业大学学生在调试参赛产品。

图为参加“天开杯”创聚津门全国大学生智能科技创新创业挑战赛的天津工业大学学生在调试参赛产品。新华社记者 赵子硕摄

“项目的主要应用场景是什么?”“团队构成是什么样的?”……在日前举行的“天开杯”创聚津门全国大学生智能科技创新创业挑战赛成果展暨第七届天津市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与成果展洽交流会(以下简称“天开杯”挑战赛)上,企业家以及多家创业园区负责人对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和项目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这项大赛是天津推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以下简称专创融合)的一个缩影。目前,全国多地都在探索专创融合实施路径,推动教育质量和学生能力双提升。

新时代,高等教育的使命不仅是传授专业知识,更在于培养能够适应并引领未来发展的创新人才。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推动专创融合育人改革,已成为高校面向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的重要方式。

推动专创融合多元实践

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临近结束,天津商业大学管理学院教授蒋国平却更加忙碌。课程之外,她还要带领学生去天津市宝坻区王卜庄镇付家庄村收大蒜,然后通过“大山里的食材”电商平台,将特色食材从田间地头直接“搬”上市民餐桌。

这是天津商业大学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以下简称大创计划)项目之一。项目运营8年来,许多学生都得到历练。

“项目培养了一批创新创业人才。参与项目的学生有不少已成为独当一面的企业家。”蒋国平说。像这种源自大创计划的精品项目在天津不胜枚举。2012年至今,天津大创计划项目立项46256项,其中国家级项目9005项,参与学生近19万人次,累计投入经费超过2.89亿元。

天津市鼓励学生参与创新创业项目,让学生利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实践中学习团队协作、项目管理、市场分析等多方面的技能。

此外,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将书本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创新创业项目相结合,全国高校纷纷开设专创融合特色课程,将创业项目融入日常专业课程中。

为强化实践教学,部分高校还聘请社会知名专家、创业成功人士、企业家、风险投资人等担任学校兼职创新创业教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2023年,天津九安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毅被聘任为天津大学宣怀学院院长,成为我国首个担任高校创业学院院长的民营企业家。“我们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或服务,让学生在创业实践过程中,不断深化对行业的理解,提升创业实战能力,成为懂技术、懂创业的未来科技创业家。”刘毅说。

围绕产业深化课程改革

“专创融合特色课程在高等教育改革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课程设置上的创新,更是教育理念、教学模式以及人才培养模式深刻变革的体现。”天津市教委高等教育处处长徐震说。

徐震认为,在课程的选择上,高校需要进行深入的产业调研与需求分析,通过建立校企合作机制,与当地企业、行业协会进行常态化的沟通,定期开展行业调研,准确把握产业发展趋势,了解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同时,根据调研结果,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

在构建专创融合课程体系时,一方面,可以采用课程模块化设计,在专业课程基础中增加创新创业模块,比如创新思维训练、创业管理、市场分析、知识产权等,形成“专业+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另一方面,专创融合课程需打破传统学科壁垒,设计跨学科课程,如工科与管理学、艺术与科技结合的课程,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跨界能力。

同时,通过挖掘专业教育中的双创元素,促进知识与实践的深度融合,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徐震介绍,专创融合课程可以引入行业案例,特别是成功创业案例,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锻炼创新思维学习创业方法;可以将企业实际项目引入教学,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提升创新实践能力;利用模拟公司、创业沙盘等教学工具,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体验创业过程,学习风险控制、财务管理等创业技能。

以天津大学宣怀学院为例,学生每年需参加不低于200小时的创业公司实习实训,完成“行业分析—技术研发—工艺生产—商业应用验证”全流程科创项目实战,训练创业思维。

徐震认为,除了构建新的专创融合课程外,还可以通过挖掘专业教育中的双创元素对原有课程进行改造。学校需要定期对专业课程内容进行评估,及时融入新技术、新理论,保持课程内容的前沿性。在教学上,学校应采用项目制学习、翻转课堂、在线协作等现代教学方法,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加强合作,提升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赛促评提升育人质量

在专创融合育人体系的构建过程中,“赛课一体”是关键的一环。徐震介绍,通识课程是面向全体学生开展的广谱式教育,而“赛课一体”课程则是面向有创业潜能的学生开展的卓越教育。

学科竞赛作为专创融合的重要抓手,不仅检验了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也是评价专创融合效果的直观指标。通过竞赛,学生能够参与从创意萌芽到产品成型的全过程,这种实战经验是传统课堂难以比拟的。

在此次“天开杯”挑战赛上,天津大学环境学院的“超级微藻肥料引领者——突破‘质、产不同增’瓶颈”项目获得创新挑战赛道三等奖。该项目通过材料学科与农业学科交叉融合,研发出一种新型微藻肥,实现了土壤修复和粮食增产。

“团队通过大赛,掌握了新的知识和技能,达到了‘以赛促学’‘以赛促练’效果,让团队科研向更高水平迈进。”项目负责人王强说。

除此之外,建立科学的专创融合评价体系对提升育人质量至关重要。目前,天津、河南等地的部分高校已开始尝试构建多维度评价体系,包括学生自我评价、同伴互评、教师评价和企业反馈等,以期形成可持续改进的闭环。

徐震认为,建立科学的专创融合育人评价方式,需兼顾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过程评价侧重于学生在项目准备、实施过程中的创新思维、团队协作、问题解决能力等;结果评价则关注项目的创新性、实用价值及市场潜力。此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应引入企业导师、行业专家,增加第三方评价比重,确保评价的全面性和客观性。

相关专家介绍,专创融合不仅是教育理念的革新,更是高等教育适应社会需求、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必由之路。通过不断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深化校企合作,以及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高校正逐步构建专创融合生态。未来,随着更多创新实践经验的积累与总结,我国高校的专创融合教育将迈向更高水平,为社会输送既具备深厚专业知识,又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记者 陈 曦)

(责编:郝孟佳、李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