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30 16:28:03 来源: sp20241230
原价10余万的收藏品,现价只需要几百几千块钱就能买到,未来升值空间巨大,卖方后期还会专门上门,将升值后的收藏品以更高价格回收?
如此诱人的噱头,引得众多老年人纷纷“投资”,没想到这只是一个精心设置的骗局。近日,陕西咸阳警方成功打掉了这个通过诱骗老年人购买收藏品,虚构价值,骗取老年人钱财的诈骗团伙。
冒充购物频道人员
靠电话推销“收藏品”
今年71岁的王先生,家住西安,他曾多次在当地一电视购频道购物,经常通过那里购买一些生活用品和收藏品。2021年9月,一个自称小赵的女子电话联系到了王先生,表示购物频道原来的收藏品推销人员离职了,而她将接替之前的工作人员继续为王先生服务,并借机向王先生推销一些能够高价回购的收藏品。
因为小赵能准确说出王先生之前购买过的产品和金额,王先生便没有怀疑,还从小赵手中多次高价购买收藏品,累计购买金额达到八万元左右。再加上两三次的各种回购手续费,王先生总共花费了大约十万元。
家住咸阳,今年75岁的杨女士也是被害者之一。因为有过在同一电视购物频道购买收藏品的经历,从2017年起,她通过电话认识了一个名叫小王的人,并从他那里陆续购买了70余件“收藏品”,对方当时承诺会全部回购,但历时三年时间,对方承诺的“回购”手续一直未能办妥,其间,却还不断地要求杨女士缴纳各种费用,总计达数十万元。
直到2023年11月,就在杨女士与小王的一次通话中,杨女士的儿子对此产生了怀疑。
警方在了解了王先生和杨女士的遭遇后,通过侦查梳理发现,这些所谓的收藏品种类繁多,有钱币、玉玺、字画等共四十多种,这些东西都是从国内一个邮币市场批发而来,其中带有的所谓鉴定证书,也是由购买者要求制作而成。
咸阳市公安局秦都分局扫黑除恶专业大队民警 沈若钒:这些所谓的收藏品其成本价其实八十几块钱到几百块钱,一二百块钱不等,根本就没有所谓的三四千块、几千块钱或者几万块钱那么高的价值。
连环下套
对老人反复诈骗
通过警方调查,确定这就是一起专门针对老年人实施诈骗的案件,而并非普通的商业欺诈。犯罪团伙利用老年人对收藏品专业知识缺乏了解,虚构其出售的收藏品具有巨大升值空间和收藏价值,并以购买后将以“高价回收”为由,收取鉴定费、专家费、保管费等相关费用,一再骗取老年人钱款。而被害者也远不止杨女士,王先生两人。
持续数年,150多名被害人,涉案金额达400多万元。明明诈骗手段算不上高明,但是对警惕性低的老年人来说却极为有效。在杨女士报案前,也并没有其他群众向警方反映此事。老年人又是如何一步步掉进诈骗团伙所设计的陷阱?
据被害人杨女士介绍,嫌疑人长期以来都是通过电话与她沟通联系,而购买“收藏品”的钱款与后期收取的多项费用,也都是通过物流公司代收货款服务完成,她从未直接与嫌疑人进行交易。
同杨女士一样,王先生也是通过物流公司进行交易。除了不与被害人碰面,这个诈骗团伙还以设计好的营销话术,抓住老年人的心理特点,让被害人以为自己受到了格外的关照。
咸阳市公安局秦都分局扫黑除恶专业大队民警 白杉:这帮犯罪嫌疑人比较洞悉人性。然后当然就是每个人可能处于一种理财的心理,或者是想希望财富增值的心理,很多老年人就选择去相信他们,相信他们以后,然后老年人就主动要求他们回购。
团伙成员伪装不同角色
骗取老人信任
在这个诈骗团伙中,几名业务员使用多个微信账号,将自己分别伪装成电视台购物频道工作人员、陕藏会回购部和打款部等几个部门工作人员,在老年人客户中扮演不同角色,骗取信任。
这些被骗的老人最初都是接到了推销电话,这才开始一步步购买所谓的收藏品,他们并没有和嫌疑人见过面,全部沟通联系就是靠打一通电话。按道理,警方顺着这些电话号码很容易就能查到嫌疑人的真实身份,可一查却发现,号码机主全都另有其人。那么嫌疑人和机主之间又存在着什么关系呢?
办案民警在电信公司对涉案的手机号码进行查询发现,这些号码机主并不在陕西,这与被害人描述的嫌疑人操着陕西口音并不相符。民警由此确定手机号码为地下渠道购买的“黑卡”。从中并不能查到嫌疑人的身份,于是,民警决定从快递单对嫌疑人进行反查。
在确定了这个诈骗团伙的人员构成后,2024年1月上旬,警方决定兵分三路在这个团伙的公司、仓库、嫌疑人住所,展开同步抓捕,最终将冒充“小王”“小刘”“小赵”等诱骗被害人的四名销售人员抓获,并搜查到了他们的内部账单。
今年2月6日,诈骗团伙主要犯罪嫌疑人卢某向公安机关投案自首。目前, 5名犯罪嫌疑人已被公安机关执行逮捕,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当中。
(总台记者 张李彬 温超 何洁 刘海涛) 【编辑:刘阳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