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降成本 发展增效益(产经观察)

发布时间:2024-11-25 10:27:07 来源: sp20241125

  今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时强调,“物流是实体经济的‘筋络’,联接生产和消费、内贸和外贸,必须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提高经济运行效率。”

  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对于构建高效顺畅的流通体系、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更好支撑现代化产业体系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国物流降本增效取得哪些进展,下一步如何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记者进行了采访。

  运输“一箱制”、服务“一单制”,多式联运助力降本增效

  “呜——”4月16日,伴随着一阵悠扬的汽笛声,一列满载太阳能光伏组件产品的国际海铁联运列车从安徽合肥派河港铁路物流基地启程,驶向浙江宁波舟山港北仑港区。待集港后,这批产品将搭乘集装箱船出口欧洲。

  “相较传统运输方式,海铁联运可使货运总成本降低30%。”宁波舟山港股份有限公司业务部海铁联运负责人朱恩军说,物流降本增效的背后,是多式联运“一箱制”“一单制”的创新探索。

  运输“一箱制”。“过去,货物主要通过公路从工厂运到港口,靠泊后再经公路短驳入港,装卸环节多、运输效率低。”朱恩军介绍,如今,起讫两端铁路专线入港,车船直取,集装箱全程不落地,减少了繁琐的对接环节,运输时效大幅提升。

  服务“一单制”。“以前,货主需要对接公路、铁路和海运三方,手续繁复、耗时较长。”朱恩军说,“一单制”模式下,货主只要对接铁路一方,就能完成全程运输,实现“一次托运、一次计费、一份单证、一次结费”。截至目前,派河站海铁联运班列已通过“一箱制”“一单制”运输模式为合肥及周边企业节省成本超150万元。

  近年来,宁波舟山港海铁联运步伐不断加快:线路累计超100条,辐射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过去14年业务量年均增长63.5%,去年累计箱量突破165万标箱,刷新历史纪录。

  作为提升运输服务质量和效率的重要突破口,发展多式联运与降低物流成本紧密相关。据测算,我国多式联运占全社会货运量的比重每提高1个百分点,可降低物流总费用约0.9个百分点,节约的社会物流成本可达千亿元。自2016年至今,我国铁水联运量从274万标箱增加到1170万标箱,全国港口主要港区铁路进港数量占比从40%提升到82%。去年,我国集装箱铁水联运同比超过15%,多式联运占比稳步提升,货物运输平均运距、运输费用均有小幅回落。

  网络更完善、结构更优化,物流成本水平稳步下降

  近年来,随着物流降本增效工作有序推进,社会物流成本水平稳步下降。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有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了总体情况——        

  网络更完善。目前,全国综合交通网络总里程超过600万公里,新改建农村公路里程超过16万公里,已形成125个国家物流枢纽、66个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和25个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城市,“通道+枢纽+网络”的物流运行体系初具规模,“大动脉”“微循环”更加畅通。

  结构更优化。通过持续推进大宗货物和中长途运输“公转铁”“公转水”,铁路和水运在全社会货运周转量中的比重逐步提升。“我国公路运输成本为0.2到0.4元/吨公里,铁路运输成本约为0.15元/吨公里。每提高铁路货运量1个百分点,可带动物流成本降低0.2到0.5个百分点。”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现代物流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彦林告诉记者,我国铁路货运量由2015年的33.6亿吨增长到2023年的50.1亿吨,“加快推进‘公转铁’‘公转水’,充分发挥多种运输方式的组合优势,将持续为物流降本增效提供空间。”

  服务质效不断提升。近年来,交通运输部会同多部门开展综合运输服务“一票制、一单制、一箱制”交通强国专项试点,目前已累计创建116个多式联运示范工程项目。

  相关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率为14.4%,较上年下降了0.3个百分点。“单位GDP物流费用的下降,反映出我国经济运行效率的不断提升。”李彦林表示,然而,与一些发达国家的水平相比,这一比率仍然有下降空间。

  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单一环节成本低、全链条运行成本高是当前物流运行中最突出的矛盾,物流资源配置效率低、流通循环效率低是影响物流成本下降的关键因素。

  “降低物流成本,不仅要聚焦物流行业本身的运输、仓储、管理等环节,还要在产品结构、产业组织、要素配置等方面发力。通过优化运输结构,深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改革,加快形成统一高效、竞争有序的物流市场。”李彦林说。

  打通堵点、创新模式、优化环境,持续挖潜物流降本空间

  物流一头连着生产,一头连着消费,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降低物流成本,可以直接减少企业总成本,帮助企业提升利润空间和产品竞争力。物流效率的提升,还能缩短产品从生产端到消费端的时间,提高供应链效率。”国家发展改革委综合运输研究所副研究员贺兴东认为,随着电子商务、跨境贸易等快速发展,我国货运需求将不断增加,“必须加快打造现代化物流体系,不断推进物流降本增效。”

  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有关负责人表示,从短期来看,制造业物流需求仍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物流降成本工作还面临着劳动力、土地等要素成本上升,部分领域成本下降空间相对有限等诸多挑战;从长期看,随着物流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新技术新模式加快应用,我国物流成本有望逐步降低至更合理水平。

  如何持续挖潜物流降本空间,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打通堵点,强化各环节高效衔接。“从统计数据看,加快推进运输结构调整对物流效率提升具有一定作用,尤其在中长距离运输中,铁路和水运能够大幅降低运输成本。”中国物流信息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要加快发展多式联运“一单制”“一箱制”,着力提升铁路、水运的综合服务能力,推进系统性物流降本增效。

  创新模式,释放物流降本新潜能。“近年来,物流领域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尤其体现在智能制造、无人技术、企业数字化转型和智慧供应链等方面,助力服务模式优化、物流效率提升。”李彦林认为,应大力鼓励发展与平台经济、无人驾驶等技术结合的物流新模式,加快出台和完善有关政策举措,引导相关产业规范发展。

  优化环境,有效降低制度性成本。“目前来看,我国物流发展仍存在物流与产业链供应链融合不够、仓储和管理运行成本较高,物流大市场规则不统一、制度性交易成本较高等问题。”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取消、调整不合理罚款规定,定向降低沿海港口引航费,阶段性降低货物港务费和货车通行费,全方位、全链条推进物流降本提质增效。

  《 人民日报 》( 2024年04月24日 18 版)

(责编:岳弘彬、牛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