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城市之根 传承文明之光(探访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发布时间:2024-12-27 10:19:07 来源: sp20241227

商代铜觚。

商代有领玉璧。

商代绿松石镶金饰件。

盘龙城遗址博物院社教活动制作的徽章。

商代铜雕花钺形刀。 本文图片均由盘龙城遗址博物院提供

20年前,人们说起湖北武汉的建城史,一般会上溯到三国时期的夏口城,这是有文献记载的武汉最早的城址。然而现在,考古发现让大家认识到,位于武汉市黄陂区的盘龙城才是武汉“城市之根”。

盘龙城遗址是夏商时期一处重要的遗址,是中原二里头文化、二里岗文化向南扩张过程中在江汉地区形成的规模最大的中心聚落。它的发现将武汉的建城史推到3500年前,实证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入选“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2024年是甲辰龙年,络绎不绝的游客走进盘龙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在文物中穿行,找寻龙的印记;在遗址上漫步,倾听历史的回音;在泥土中挖掘,体验考古的不易;在画纸上挥毫,描绘自己心中华夏文明最美的样子。

是古城遗迹,也是美丽公园

阳春时节,盘龙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里,芳草如茵,花红柳绿,一到周末和节假日,就聚满了踏青的游人。

顺着小路前行,走到盘龙城城垣遗址,此处视野十分开阔,可以看见前方有一圈高于地面3米多的土台,土台边环绕着一条鹅卵石带,这便是古代的“城池”。考古研究证实,鹅卵石所在地曾是护城河,后来干涸了,3米多高的土台则是盘龙城的夯土城墙。1954年,武汉遭遇特大洪水,群众在此取土筑堤抗洪时,无意间发现土下埋藏着大量古代陶器碎片。洪水过后,考古专家到此勘探、发掘,逐渐揭开了盘龙城的神秘面纱。为防止水土流失和人为踩踏造成破坏,工作人员清理表层浮土和树根后,选取与原土性质相似的土壤夯实边坡,经过覆草绿化,城垣及城门的轮廓清晰可见。

方形的城垣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商代宫殿遗址。在盘龙城东北角地势高平的夯土台基上,共发现3座宫殿基址。其中一号宫殿为四开间建筑,二号宫殿为不分间的厅式建筑,两座宫殿呈“中轴对称”“前朝后寝”的布局,是中国传统宫廷建筑布局的最早实证之一。为避免日光、雨水等对遗址的侵蚀,考古发掘之后,宫殿遗址以土回填。在回填后如何向游客展现宫殿的面貌呢?最初,盘龙城遗址博物院采用夯土筑墙的方式,但土墙很快被雨水侵蚀破坏。专家反复研究,终于研发出一种适于砌墙的GRC材料,结合3D打印技术,请非遗传承人“泥人胡”利用泥塑工艺筑墙,以断壁残垣的形式展示一号宫殿木骨泥墙、夯土筑造等建筑工艺细节。新材料铸造的“泥墙”“木柱”,看似破旧,充满沧桑感,实则坚固持久。每个柱洞的位置、墙体的厚度、建筑的材质,都严格按照考古资料复原展示,让人们能够直观地了解商代宫殿的形制、结构和建筑工艺。

宽阔疏朗的遗址公园内,盘龙城遗址博物院是唯一的大型地面建筑。建筑呈土黄色,最高处仅11.9米,与周边环境几乎融为一体。建筑设计将城、台与自然坡地巧妙结合,建筑底部的仿土墙围合公共仪式厅、基本陈列厅与庭院,体现古代筑城方正、围合的特点,顶部打造成一个观景平台。不少游客来到博物院,先与建筑来个亲密合影,再登上屋顶的观景台,将盘龙城遗址尽收眼底。博物院开放4年多来,已累计接待海内外游客300余万人次,成为武汉新晋的网红打卡点。

“要让遗址公园‘美’起来,让文化之美与自然之美、建筑之美融合,吸引人们走近遗址,慢慢爱上遗址、爱上传统文化。”盘龙城遗址博物院院长万琳说。

有厚重历史,也有轻松体验

走进盘龙城遗址博物院,透过两排方形探坑造型的巨大天窗,明媚的阳光洒满大厅。博物院基本陈列为“江汉泱泱 商邑煌煌——盘龙城遗址陈列”,包括“浪淘千古”“故邑风物”“角立南土”三部分。第一部分“浪淘千古”梳理了盘龙城遗址60余载考古历程,阐明盘龙城为何被认定为武汉“城市之根”。第二部分“故邑风物”展示了考古学视角下盘龙城遗址的兴衰、变迁与文化面貌,从多个角度还原盘龙城的生产生活图景。第三部分“角立南土”讲述在夏商时期大的文化背景下,盘龙城的地位和作用、它与中原和周边地区的关系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约公元前17世纪的夏代晚期,第一批先民来到盘龙城定居。他们在这里开荒拓土、繁衍生息,聚落范围不断扩大。公元前16世纪,商王成汤南征江汉,盘龙城纳入商王朝势力范围。考古工作者发现了商代早期的夯土城墙、大型宫殿建筑、贵族墓葬和铸铜遗迹,出土了青铜器、玉器、陶器、石器等文物3000余件,证明盘龙城在商代是南方的政治、军事中心城邑。

商代龙形绿松石镶金饰件是“镇馆之宝”之一。“它发现于2014年元旦当天,大家开玩笑说这是一份新年礼物。”盘龙城遗址博物院考古研究部主任王颖说。泥土中,绿松石碎片排列成奇特的图案,中间两只纯金的“眼睛”历经数千年仍熠熠生辉。经过考古复原,这些绿松石与黄金片组合成一首双身的龙形,十分精致美丽。在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发现过嵌绿松石铜牌饰,但其中未见黄金。盘龙城发现的商代早期绿松石镶金饰件十分罕见,吸引了许多人来此“寻龙”打卡。

另一件重器是商代铜雕花钺形刀。刀身宽大,中间镂空装饰着似龙又似凤的灵动图案,刀刃不锋利,美观性大于实用性。刀背处有3个细长的小孔,专家推测它原来可能绑缚在一件器物上,是用于象征身份的礼器。

直径22厘米的有领玉璧是目前所见商代长江中游地区体量最大的有领玉璧,是商王朝的代表性玉器。长5.5厘米、宽5厘米的商代玉戚通体圆润光滑,制作精巧。戚本是兵器,而玉戚具有祭祀神明、象征权力的功能。

造型各异的古代器具究竟是做什么用的?博物院不仅给“鼎鬲簋觚爵甗觯斝”等生僻字配上注音和注释,还创设了不少小玩具、小游戏,让孩子们在游乐中学习文物知识。

魔方的左边画着电饭煲、蒸锅、汤锅等现代厨具,右边画着鬲、斝、甗等古代厨具,转动魔方,让二者中间的米饭、鸡腿等图案拼合起来,便配对成功。“原来鬲就是蒸锅啊!”孩子们在笑声中一下子记住了文物的名称和功能。

“我们的策展布展团队很年轻,大多是90后、00后,力图用轻松的方式呈现厚重的历史,让观众对历史文化产生亲近感、亲切感。”王颖说。正是由于这份匠心,盘龙城遗址博物院获得了“全国最具创新力博物院”等荣誉称号。

是知识殿堂,也是创意园地

“近年来,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热情越来越高涨。以前我们办讲座,听众一般不多。现在大不一样了,开讲座的消息一发布,几个小时内听课名额就预约满了,很多时候还要现场加座。”万琳高兴地说。

盘龙城遗址博物院自2021年开始举办“盘龙城论坛”系列讲座,先后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历史学部主任王巍,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王仁湘、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方勤、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张昌平等专家,围绕青铜文明、荆楚考古、探源工程等主题,推出精彩学术报告,几乎每场讲座都座无虚席。今年以来,博物院举行讲座的频次从一个月一次提高到一周一次,更好地满足公众的深度学习需求。

“小小考古人,守护盘龙城”系列活动人气火爆。博物院在遗址公园内规划了互动体验区,按照考古标准设计了5米乘5米的探方,复刻了考古现场的地层线。课程研发团队围绕考古、制陶、商文明三大主题开发了相关课程,授课内容经过考古专家把关,教师由考古学硕士担任,严格保证课程质量。课程深受孩子和家长的欢迎,报名信息一公布,名额就被“秒光”。

“我心映我城”活动已连续举办3届,吸引了来自五湖四海、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人参与,通过诗歌、摄影、绘画、设计、手工等丰富的方式,表现自己心中的盘龙城。

(责编:王连香、李楠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