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16 06:59:31 来源: sp20241216
中新网 四川阆中6月30日电 (冯玲玲)能源领域的新质生产力“新”在何处、它带来了哪些变化?近日, 中新网 等媒体采访团随同中国石化走访川渝多地,实地了解能源一线在科技创新、绿色低碳等方面取得的成果。
“能源饭碗”与“绿水青山”和谐统一
四川盆地页岩气是中国天然气产量增长的重要阵地。位于重庆市涪陵区焦石镇境内的涪陵页岩气田焦页1HF井,是中国石化部署在涪陵焦石坝区块的第一口探井,也是中国第一口实现商业开发的页岩气井。该井于2012年11月28日放喷测试获得20.3万立方米的高产工业气流,次年投入试采。截至目前,焦页1HF井已生产近11年,累产超过1.6亿立方米。
据中国石化涪陵页岩气田焦页1HF井平台负责人介绍,焦页1HF井的成功开发,是中国页岩气勘探开发、装备技术在引进消化吸收基础上再创新、实现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突破,也标志着中国页岩气勘探的重大突破,因此被重庆市政府命名为“页岩气开发功勋井”。
图为页岩气开发功勋井——涪陵页岩气田焦页1HF井。冯玲玲 摄焦页1HF井所在的涪陵页岩气田,自2013年12月投入试采开发以来已累计建成产能超百亿方。自开发建设以来,涪陵页岩气田不断促进页岩气开发关键装备和配套工具国产化,走出了一条技术自主、装备国产、环境友好的涪陵特色页岩气开发之路。
涪陵页岩气从地下采出的过程中会产出大量井底积液。在重庆涪陵区白涛镇有一座产出水处理站,该站采用“预处理+双膜减量化+蒸发结晶”工艺流程,将井底积液中的一部分进行分离过滤,处理成合格的产出水流入乌江;一部分加工成工业盐,作为副产品外售。既高效利用资源,又避免环境污染,“能源饭碗”和“绿水青山”在气田得到了有机统一。
图为经过处理的产出水。冯玲玲 摄力克难题,变害为宝
截至2024年5月底,气田累产井口气突破1200亿立方米,2023年净化气产量占全国近3%;洁净能源开发助力能源消费结构调整,累计减排二氧化碳当量1.6亿吨;涉硫高端装备国产化率达到100%……这是位于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的普光气田交出的一份稳产保供的能源答卷。
普光气田主力层系“四高一深”,长期稳产属世界级难题。为攻克这一难题,普光气田开发团队构建智能气田,通过智能巡检系统、5G消防侦检灭火机器人等数字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提高了气田的安全性和生产效率。
作为中国已发现的最大规模海相整装高含硫气田,普光气田海相地层中的天然气高含剧毒气体硫化氢。对此,普光气田通过创新研发“热氮吹硫”技术,以及液硫池废气治理改造等工艺技术,将天然气中的硫化氢变害为利产出硫黄。
据中国石化中原油田普光分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该气田年产硫黄峰值能力达到210万吨,是中国最大的硫黄生产基地,产量占全国三分之一,为磷肥产业及农业发展提供了重要原料支撑。
数据显示,中国天然气消费由2010年的1076亿立方米增至2023年的3945亿立方米,整体保持快速增长态势。作为国家“川气东送”工程的主气源,普光气田运行十余年来,惠及四川省和长江沿线80个城市、数千家企业、近2亿人口,对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高质高效推进稳产高产
位于四川省广元、南充、巴中境内的元坝气田,是全球首个埋深超7000米的高含硫生物礁大气田,由中国石化西南石油局负责开发运营。该气田现有生产井35口,截至今年6月20日,已持续保持高产稳产9年,超过方案设计,累计生产天然气超337亿立方米,为长江经济带六省两市(四川、湖北、安徽、江西、浙江、江苏、重庆、上海)天然气能源供应提供了坚实保障。
据了解,元坝气田开发建设难度较高。对此,西南石油局积极开展稳产关键技术攻关,创新形成复杂生物礁群底水气藏控水稳气、气藏剩余气高效动用、保压稳产、复杂生物礁群气田高效布井、超深水平井轨迹控制与优快钻井、高含硫气田水处理循环利用等技术,确保了气田长期稳产高产和绿色生产。
中国石化西南石油局元坝气田相关负责人对 中新网 表示,元坝气田持续保持在日产1130万立方米高位运行,相当于每天可满足2200万户家庭的日常用气需求。为进一步加大油气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力度,今年以来,西南石油局加快新区新井投产,目前累计产气已达到50亿立方米。
为保障气田绿色低碳长效发展,西南石油局建设了元坝净化厂。作为中国石化首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含硫化氢净化厂,该厂实现了高含硫天然气净化成套技术国产化,年产净化气能力34亿立方米。(完)
【编辑:刘阳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