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民营企业追“新”逐“绿”竞未来 激活发展新动能

发布时间:2024-11-24 19:18:53 来源: sp20241124

   中新网 济南4月19日电(孙婷婷)“我们从秸秆中提炼生物质树脂炭,炭颗粒度均一、堆积密度大、灰分低,低位发热量每克可达5000大卡以上,可替代煤质燃料,用来燃烧发电。”19日,济南圣泉集团副总裁江成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经过多年研发积累和创新实践,公司研发出“圣泉法”生物质精炼一体化新技术,在生物质综合利用研发及产业化方面走在世界前列。

2023年6月,济南圣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秸秆综合利用项目。该项目从秸秆中提炼出生物质树脂炭、硬碳负极材料、生物甲醇、纤维素乙醇等系列新能源和新材料产品。(资料图)圣泉集团供图

  全球首个百万吨级“‘圣泉法’生物质精炼一体化项目”(一期)已于2023年5月在黑龙江省大庆市投产,每年消化各类秸秆50万吨,可精炼出生物质树脂炭、硬碳负极材料、生物甲醇、纤维素乙醇等系列新能源和新材料产品,实现资源高效、高质、循环利用。

  江成真介绍说,以生物质树脂炭为原料生产的生物甲醇、绿氨等,是目前最具优势的可实现“碳中和”的常温常压液体燃料。尤其在船运领域,生物甲醇作为船舶清洁替代能源,具有生产方式清洁、可规模产业化、能量密度大、储运便利等诸多优势,可有效助力陆运、航海、航空等交通物流业减排降碳。

  在钠电池用硬碳负极材料方面,圣泉集团重点围绕动力电池、储能电池、3C消费类电池的不同应用场景,开发适配性高且性能优异的硬碳材料,助力钠电产业发展。目前,圣泉已建成万吨硬碳材料生产线,并已陆续调试成功投入使用。

  此外,江成真表示,凭借多年来在树脂和生物质产业优势,圣泉成功开发出硅碳用多孔碳材料,其球形多孔碳技术全球领先。“无论是作为硅碳负极还是固态电池负极材料,应用前景广泛,将有效助力国内高端锂电产业发展。”

  “未来,企业将积极考虑生物质项目的全国布局。”江成真表示,全国每年产生各类生物质秸秆总量约10亿吨,秸秆就是生长在地表的石油和煤炭。集团将致力于转化和利用这笔宝贵资源,努力实现生物质化工与石油化工、煤化工的并驾齐驱。

  新能源新材料是传统产业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基石,是山东“十强”产业之一。当前,在“双碳”目标驱动下,掌握核心技术的创新型企业发展优势显现,迎来做大做强的新机遇。众多企业瞄准关键节点抢抓机遇、超前布局,进行有针对性的科技创新。

  位于青岛市崂山区的青岛特锐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过去专注以箱式电力设备为主的系列预装式变电站的研发和推广。2014年,基于对电网运行体系的理解和预判,特锐德抢抓机遇开启二次创业,选择了电动汽车充电产业,创立特来电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2020年7月31日,特来电充电网实时监控调度中心。(资料图) 特来电供图

  “特来电是以充电网为基础的新场景,可将‘光伏—充电—放电’融合成微电网,通过充电网让电动汽车电池的移动储能,加上退役电池梯次储能,低谷充电、高峰放电,形成储能网,构建以‘充电网—微电网—储能网’为载体的虚拟电厂。”特来电副总裁王昆鹏介绍。

  王昆鹏表示,一方面,他们通过充电网的“智能群充系统”,将单独的充电桩聚合成“一群桩、一张网”,按照经济功能规划和电力运营的特点,实现智能调度、有序充电;另一方面,充电网利用本身规模化、集成化、数据化、互联网化的优势,在满足基本充电需求的同时,衍生出数据增值、充电安全、能源交易、电商服务等多种商业模式,有更大的价值潜力。

  依据不同城市的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和产业布局的差异,特来电提出了城市“五张网”布局,围绕公交、公共、物流、园区、小区等不同充电场景分别搭建充电网,以多种类型的充电产品,满足多样化的充电需求。据悉,特来电在公共充电网运营终端数量超55万个,累计充电量突破290亿千瓦时,充电网的数量和电量占比均为国内领先。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是山东未来发展的重心之一。在近期国新办举行的“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山东省发改委主任孙爱军曾表示,山东利用资源禀赋和区位条件优势,规划建设了海上风电、海上光伏、胶东半岛核电等五大清洁能源基地,再加上陆上风电和整县制分布式光伏,总装机将达到2.4亿千瓦,项目总投资超过2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可拉动产业投资8600多亿元。(完)

【编辑:张子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