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4 14:18:15 来源: sp20241124
人民网北京3月12日电 (黄盛)不断提升老年人、外籍来华人员等群体使用银行卡的便利性,督促经营主体依法依规保障现金支付,优化外籍来华人员境内手机号码办理流程,提升老年人、外籍来华人员等群体的银行账户服务体验,更好保障消费者支付选择权……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升支付服务水平、打通支付堵点,推动支付为民,实现国内国际支付无缝对接,进一步提升支付服务水平进行了工作安排。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表示,人民银行将落实好《意见》,会同相关政府部门、商业银行、支付机构、银行卡组织等共同努力,改善银行卡受理环境,优化现金支付服务,通过扩大“外卡内绑、外包内用”等方式提升移动支付便利性,聚焦重点地区、场所和商户,推动在较短时间内取得明显成效。
践行“支付为民”理念
满足多元化支付服务需求
《意见》明确,要聚焦老年人、外籍来华人员等群体支付不便问题,多措并举打通服务堵点。
对此,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表示,人民银行将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针对不同群体的支付习惯,持续深化支付服务场景建设,推动移动支付、银行卡、现金等多种支付方式并行发展、相互补充,提升支付服务的包容性,为老年人、外籍来华人员等群体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支付服务,更好服务社会民生和高水平对外开放。
据介绍,为提升支付服务稳定性和普惠性,中国人民银行持续丰富和优化各类支付服务供给,不断完善现代化支付清算网络,持续保障支付清算基础设施稳健高效运行,为经营主体发展、产品服务创新提供安全可靠的基础支撑。
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人民银行支付清算系统处理业务219.81亿笔、金额8986.39万亿元,推动移动支付快速发展普及,我国移动支付普及率达到86%,居于世界领先地位。推进支付互联互通,“云闪付”等电子钱包接入主要线上移动支付场景,各类条码互认互扫取得积极进展;开展支付服务降费让利工作,推动支付行业向实体经济让利超300亿元。
完善支付监管顶层设计
推进行业治理体系建设
推动出台《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更好保护用户合法权益;发布《中央银行存款账户管理办法》,提升中央银行存款账户管理和服务能力;向全国推广本外币合一银行结算账户体系试点;建立常态化支付清算服务满意度调查机制,推动清算机构以用户为中心改进服务……
中国人民银行坚持发展与规范并重,加快完善支付领域法规制度,为支付产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表示,《条例》是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之后出台的首部金融领域行政法规,标志着支付行业监管进入崭新阶段,对于推动支付行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同时,《条例》引导支付机构以服务实体经济为本,进一步发挥其繁荣市场经济和便利人民生活等积极作用。本外币合一银行结算账户体系旨在鼓励银行为企业提供更加优质、安全、高效的多币种账户服务,助力优化营商环境。
加强开放与合作
扩大支付领域高水平对外开放
“中国移动支付的快速发展和普及,毫无疑问在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提高金融的普惠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也成为我国金融发展的亮点。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部分老年人、来华外籍人员支付方面存在不方便、不适应。”潘功胜在3月6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举行的经济主题记者会上表示,人民银行会同其他金融管理部门正在优化金融数据跨境流动制度安排。
据介绍,去年,国家有关部门制定了《促进和规范数据跨境流动规定》,并已经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中国人民银行正在会同其他金融管理部门优化金融数据跨境流动管理,编制金融领域重要数据目录,统一监管合规口径,给予金融机构清晰的规则指引,未来金融数据的跨境流动会更加规范和便利。
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表示,人民银行坚持统筹开放与安全,围绕推动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目标任务,持续推进跨境支付体系建设,加快构建以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为主渠道,银联等其他清算机构、商业银行多渠道发展的支付体系。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CIPS已接入1484家参与者,其中直接参与者139家,业务范围覆盖全球182个国家和地区。2023年中秋国庆假期期间,CIPS首次实现长假期间“不打烊”,持续为境内外客户提供跨境人民币支付清算服务。
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表示,将坚守“支付为民”初心,着力构建健康有序的支付生态,持续推进支付行业高质量发展,更好服务金融强国建设,助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
(责编:孙红丽、高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