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30 20:13:46 来源: sp20241130
新华社南京电(记者刘兆权 杨绍功 刘宇轩)长三角东部,汇聚全国六成咖啡生豆的江苏昆山,烘焙工厂里每十分钟就有新品出炉,等待销往全国各地和周边国家——以咖啡等产业链为媒介,国内国际双循环在长三角汇流。
在苏州,记者发现长三角的一件新鲜事——在高铁列车上也可以喝着咖啡“谈生意”。
1月30日下午,车到苏州,昆山的创业者和当地干部走进列车,手中咖啡的香气迅速充满了狭小的餐车。
作为舶来品,咖啡原来只出现在长三角对外开放程度较高的城市里。常乘高铁奔波于昆山和上海之间的宁波人唐旭凯说,现在坐在长三角的高铁上也可以喝到咖啡,外带、现磨、速溶,选择多且方便。
几年间,唐旭凯的转型似乎猝不及防:他放弃金融业进入食品业,与之前开奶茶店的合伙人一起做起了咖啡生意。他的理解是,在长三角这样一个开放度高、与国际接轨度高的区域,咖啡的需求前景可能更大。然而,创业初期,他按照星巴克旗舰店标准装修的上海、南京门店却很快草草关门。
“竞争太激烈,对行业太乐观,高昂投资回不了本。”唐旭凯说,被一线城市浇了一盆冷水后,他把门店都开在了二三线城市。这两年,他的诺丁顿咖啡已在昆山开了十几家店,全国门店有近200家。
创业者浮沉之间,昆山已逐渐崛起一条千亿级的咖啡产业链,支撑着唐旭凯“三线包围一线”的经营模式快速复制。
昆山综合保税区管理局局长吴韬拿出一本宣传册,照片里的亚太咖啡生豆分拨中心是全国首个专业化、标准化的生豆分拨中心,吸引了法国路易达孚、日本三井物产、瑞士苏可菲纳等多家知名从事咖啡生豆贸易的企业。2023年,昆山综保区全年进口咖啡生豆6.69万吨,货值21.25亿元。
吴韬说,当年,昆山人拆开一台笔记本电脑,对着零件逐个去把制造企业招引过来,最终形成了一条完整的笔记本产业链。现在,昆山人以同样的精神和毅力打造一条咖啡产业链。
星巴克中国咖啡创新产业园2023年在昆山投入使用。目前,星巴克在中国已经实现了“从生豆到咖啡”的垂直产业链规模化整合,意味着其在中国基本可以实现从种植到销售的全产业链覆盖。
“这得益于长三角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和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构建。”吴韬说,云南是全国最大的咖啡生豆供应场,上海是全国最大的咖啡消费场,而昆山已经集聚了全国六成的进口咖啡生豆、六成的生豆烘焙。吴韬信心满满:“外资企业的整合度都这么高,我们国内的整合度应该提升得更快。”
昆山熠果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的咖啡生豆中心储存着来自全球15个国家的1.5万吨咖啡生豆。公司负责人黄正浩一手拿着一袋咖啡豆,介绍起来:这一款是商用拼配豆,口味比较稳定;这一款是单品豆,带着特定的原产地风味。单品豆价格和品质都更高,也为企业带来更好的利润回报。
“立足昆山,我们不仅把全球的咖啡豆引进国内,还将把国内的咖啡豆分拨到国外。”黄正浩谈到的未来前景引发了餐车里的头脑风暴:
“都说甘蔗没有两头甜,但是咖啡可以内外香。”
“东南亚、中亚、日韩等周边国家,都有很大市场。”
……
一颗咖啡豆映照着长三角一体化。长三角已经成为国内国外双循环的枢纽,我国的国内大市场、国内企业架起的外销新供应链正吸引着国外的资源和企业涌入这个枢纽中来。
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石颖说,咖啡只是昆山高端食品产业的一个代表、一种打开方式。当前,昆山开发区高端食品产业除日益壮大的咖啡产业链外,高端休闲食品、有机健康食品、食品设备等多个类目多点发力,已汇集统一、星巴克、太古可口可乐、瑞幸、丹尼斯克、利乐等知名品牌及供应链核心企业。
“欢迎去参观我们的智能化生产,现在咖啡烘焙几乎无人化了。”下高铁时,石颖向餐车里的人们发出了邀请。他自豪地说,智能化生产正逐渐成为昆山食品制造的典型场景。长三角正崛起世界级产业集群,而大型集约化、智能化的食品产业是其中不可或缺的支撑。
(责编:王震、李楠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