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21 15:07:01 来源: sp20241221
00后女孩陈方偏爱囤机票。在刚结束的2023年年底大促中,她花198元买了一个“机票盲盒”,开出了春节前去首尔的单程机票,这让她备感惊喜。除此之外,她还囤了两张710元可飞新加坡、曼谷等地的全球单人往返机票次卡,3540元往返阿姆斯特丹的套餐。
囤国内知名景点的酒店套餐,是90后职员刘楠在近几年大促中雷打不动的消费习惯。去年“双11”,他在某网购平台囤了总价值接近5万元的酒店套餐,这些酒店分散于全国各地,有本市的单日温泉酒店套餐,有海岛四天三晚酒店套餐,还有提供一站式全套服务的“住宿+餐饮+滑雪”套餐。
先将机酒、目的地门票等旅游产品像日常消费品那样“囤起来”,再择机出游。近年来,这一“囤旅游”模式在年轻人间火了起来。飞猪平台发布《2023年度“囤旅游”报告》显示,2023年“囤旅游”的消费者规模比2022年同期增长超过100%。2023年“双11”,囤度假旅游商品的95后和00后消费者人数比2022年同期增长超3.3倍。
为什么这届年轻人偏爱“囤旅游”?“囤旅游”火热的背后有哪些值得我们关注?
与大数据杀熟和信息差缠斗中,收获满满成就感
对于上海的吴艳琼而言,每年带娃进行“亲子游”是刚需。2020年和2021年的“双11”,酒店促销力度很大,许多高档酒店价格几乎腰斩,“你会看到有很多原本昂贵的酒店被‘打下神坛’,现在要想用当时那个价格住一晚,几乎是不可能的”。吴艳琼说,“这类酒店较少有售后问题,出现不开心的情况也比较好处理。”
除了酒店,吴艳琼还囤了许多机票产品,比如几家航空公司推出的“随心飞”。“当时它的限制使用条件较少,时间比较长,航线也比较多。加上这种形式大家也是第一次碰到,半年内可以随便飞,价格在3000元左右。”吴艳琼掐指一算,基本上飞两三次就能回本。
“旅行省钱也是一种生活态度,一次省钱又好玩的出游体验,能让人很开心。”吴艳琼说,“我喜欢自己掌握旅行的节奏,研究优惠产品和做攻略,能在与大数据杀熟和信息差缠斗的过程中,收获满满的成就感。”
作为一个经验丰富的旅行者,刘楠也比较熟悉当前平台囤酒店的基本玩法和现状。他还长期混迹于一些旅行爱好者社群里,同样热衷囤酒店的群友们时不时分享“高能玩家攻略”。例如,教大家如何领取较难直接发现的优惠券、平台红包,以更低的价格拿下套餐。
刘楠一般用某消费信贷产品的信用额度支付订单,“先占了坑”,回头若不想入住了,这些酒店套餐随时可退,他并没有产生实际的消费支出——事实上,每年刘楠都会退掉大部分套餐。
促使刘楠“囤旅游”的原因,一方面,是不限日期的酒店套餐会比“日历房”便宜许多;另一方面,则是“种下旅行盼头”,他在“广撒网”过程中,促使自己早早思考和规划美好的旅行。
“每次大促都会囤很多旅游产品,虽然实际并不一定去,但把它们当个念想,生活也会更有动力。”陈方觉得,研究各种优惠、比价、规划的过程,虽然会花费时间精力,也未必能成行,却是很美好的过程。
“囤旅游”可能遇到的“坑”
不过,“囤旅游”并非十全十美的选择。在吴艳琼的体验中,核销过程总体是顺利的,“这么便宜的价格住到这么好的酒店很开心”,但也存在两个常常遇到的“坑”——酒店的加价政策,以及常常约不到合适的时间。
“比如机票,有些地方、有些时候是不能去的,酒店套餐在假日不能用,或者周末要加价。”这也成为吴艳琼选择是否囤货的重要原因,“如果产品加价政策非常苛刻、使用期限非常严格,我就会觉得这个酒店的促销诚意不太大,没有囤的必要。”
“雷声大雨点小,宣传得非常好,但实际可兑换的房间数量非常少。”95后男生吴淼说,自己曾计划去一古都出游,提前囤了优惠折扣套餐,但只有4家酒店参与活动,每家酒店只有1间房参与活动,“这样下来,你很可能抢不到理想的时间和房间”。购买时,吴淼没有注意到199元的价格只能在工作日入住时享受,到实际核销时才发现。如果周末入住则每晚需要再加200元,节假日入住,需要加500元。
在实践过程中,刘楠也小小“翻车”过,遇到“货不对板”的情况。他曾购买了一家网红酒店的套餐,并快速预定好入住日期。刘楠本以为讨了大便宜,结果等到前台办理入住才发现,这个套餐对应的是该酒店条件较差的副楼小房间,光线昏暗,设施简陋。
刘楠说,这一次失误的原因是该酒店某种程度“掩盖信息”“混淆概念”,通过花里胡哨的房型名称造成一种“信息差”,让顾客误以为自己购买的套餐房型是主楼高档房型。
除了酒店,折扣旅行产品也存在“翻车”可能。作为“囤旅游”的老用户,杨凡2022年便开始接触感兴趣的折扣旅行产品。那时她通过某短视频平台直播间购买了折扣雪票,因为当时疫情封控,雪场人很少,杨凡体验了一把“薅羊毛”的快乐。今年,她也早早关注直播间上新的折扣雪票。
“原价280的滑雪票,直播间只卖98元”,杨凡“激情下单”囤了30张北京某雪场的滑雪票。
2023年11月,在雪场开板日,杨凡和朋友3人带着提前购买的578元含餐滑雪票,一大早便赶来雪场,希望能滑个痛快,可这次她却并没有想象中玩得尽兴。
开板日雪场异常拥挤,换票、取雪具、上魔毯、滑下坡、上厕所……都要排长队。除此之外,雪质非常差,由于人太多,滑雪时一直要留神避免发生碰撞。没滑两圈,杨凡和朋友担心吃饭的地方人太多,便早早地去餐厅排队,“来雪场最重要的是滑雪,滑雪体验感不行,其他都没用”。回家之后,杨凡果断退掉了余下的29张滑雪票。
消费者要看清合同和条款,平台要注重维护游客权益
“‘囤旅游’是一种新颖的说法。”北京体育大学体育休闲与旅游学院副院长蒋依依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它最早是由航空公司推出的“任意飞”演变而来,延伸到旅游行业,就出现了“囤旅游”。
这类产品的出现契合了时间比较自由、对价格又比较敏感的消费群体,更多是年轻人。“就像以前的人出门旅游会做攻略,现在大家出发前会先看看有没有折扣力度比较大的门票、机票、酒店,将它囤起来。”蒋依依表示,大家的旅游习惯并没有发生改变,依旧追求性价比。
在蒋依依看来,“囤旅游”实际上是商家针对特定的消费群体打造的一种更加灵活的旅游产品,让游客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去进行相应的调整。对于商家来说,在淡季将产品卖出去,有效拉平淡旺季差异,平衡盈亏。
当然,预付类旅游产品存在使用规则和价格方面的隐患。2023年年底,宁夏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曾接到不少涉及“囤旅游”的投诉,内容涉及实际商品及服务与宣传不符、各种标识和提示在购买时不醒目不规范等,并针对节假日“囤旅游”消费发出提示,提醒消费者在“囤旅游”时谨慎对待,防止产生消费纠纷。
如何在“囤旅游”中保障消费者权益?“现在许多景点、机票等通过平台售卖,受平台约束,中介平台其实发挥着非常重要的进行用。”蒋依依提到,提前预订、随时可退等特点给了消费者抢先购买、事后反悔的机会,“这对于游客权益的保护而言非常好”。
蒋依依提醒,在选择此类产品时,消费者不能光关注便宜的价格,一定要看清楚相应的合同和条款,避免后续维权出现各种问题,在发生消费纠纷后可及时通过消费者协会等渠道维权。对于平台来说,要发挥其对产品审核、监管的作用,“比如价格虚高或者货不对板情况下,可以不受条件限制给游客退款,为游客提供保障”。蒋依依说。
(应受访者要求,刘楠、杨凡为化名)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余冰玥 谭思静 记者 沈杰群
(责编:杨虞波罗、李楠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