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博士生培养质量,难点如何突破

发布时间:2025-01-05 05:34:34 来源: sp20250105

原标题:提升博士生培养质量,难点如何突破

研究生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是衡量一个国家教育竞争力的关键标志,也是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的主渠道。近期,围绕研究生教育,不少高校开启了一系列改革,无论是学制的变化、导学关系的改革还是硕博点申报程序的优化等,核心目的只有一个——促进研究生教育更高质量发展。本版将围绕研究生教育改革陆续推出相关报道。首期,让我们聚焦博士生延期毕业现象的深层根源与解决之道。

“不出所料,我延毕(延期毕业)了。”面对现实,北京某高校教育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吴娜竟然没有想象中那么惊慌。其实,一年前毕业论文开题时,她对自己顺利毕业还是很乐观的。然而,困境渐渐显现——“我的选题理论性较强,前期知识储备不够,导致在文献查找和论文撰写上遇到了很大困难。”越来越力不从心的她,于今年3月决定延毕。

出乎吴娜预料的是,同班延毕的,远不止她一人。“我们班一共16个人,今年只有10人顺利毕业,6人选择延毕,延毕率接近40%。”

近年来,我国博士生延期毕业现象较为普遍,且有逐渐增多之势。随着博士生逐年扩招,从2011年全国招收6.56万人到2022年突破13万人,在校博士生人数不断创新高,但博士“合格出厂”愈发困难。北京大学中国博士教育研究中心开展的“全国博士毕业生调查”结果显示,2017年我国博士毕业生中的延期毕业者比例为39.7%,2021年达到49.4%。

博士生为何越来越难毕业?提升博士生培养质量,难点如何突破?

严把博士生教育“出口”关

“博士生教育是学历教育的最高层次,代表的是一所大学的人才培养水平和高度,严把博士生教育‘出口’关,是育人单位应尽的责任。”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讲师公钦正如是说。

这段时间,多所高校陆续清退一批研究生。武汉大学发布公告,由于超过最长学习年限,且长期无法联系到学生本人,拟对3名研究生作出退学处理;南京工业大学研究生院对在最长学习年限内未完成学业的35名研究生作出退学处理;宁波大学发布《关于对超最长学习年限研究生作退学处理的通知》,54名研究生被按照退学处理……

博士生延毕现象,其成因何在?

在苏州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余庆看来,并非所有的延毕现象都是因为培养质量不高。“一方面,我国原有的博士学制时间较短,欧美发达国家博士学制普遍在4年以上。以2021年为例,我国学术学位博士平均攻读时间为4.7年,专业学位博士平均攻读时间为4.4年。而2022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调查数据显示,博士学位获得者从开始读博到获得学位的时间中位数为5.7年。”

“我国博士生总体培养质量在持续提高,培养类型日趋多样化,逐步与国际标准接轨。随之而来的,是博士毕业要求不断提升。”华东师范大学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副研究员卢威认为,“博士生教育是面向未知领域的教育阶段,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博士学习阶段遇到阻力的可能性显然比其他教育阶段更大”。

卢威提醒,博士生延毕率长期居高不下,也说明了一些问题,比如博士生修业年限规定与培养实践的兼容性不足,当下博士生培养质量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培养考核制度有待健全

“博士生扩招,是近年来的国际趋势。”卢威介绍,《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03年我国在学博士生13.67万人,2022年这一数字升至55.61万人。当博士生教育的“入口”逐渐放宽而“出口”基本不变时,延毕问题就会日益凸显。博士生大面积延毕,折射出不断扩大的博士生教育规模与传统的高度精英化培养模式之间的矛盾。

他进一步分析,从“入口”看,博士生教育规模扩大带来了博士生群体的多样化,“不同动机、不同潜质、不同基础的学生纷纷选择攻读博士学位。客观上的生源质量下降与高度精英化的博士生培养制度设计,不可避免产生矛盾。”

“当前,博士生培养过程中设计了中期考核、论文预答辩等分流机制,初衷在于分流一批不宜继续培养的博士生,有助于提高培养质量、形成多样化成才格局。但这种分流机制在实践中究竟发挥了多大作用,还需进一步观察。”公钦正坦陈。

余庆说:“博士学位论文质量直接影响高校博士招生指标。因此,高校普遍制定了严格的学位论文审核制度,对外审、盲审或抽检等级进行严格限定。博士生甚至导师担心论文质量不过关,宁愿选择延长学位论文的写作周期。”

学术论文的硬性要求,也是导致博士生延期毕业的重要原因。卢威提到,以人文社科领域为例,博士生数量日益增加、发表需求越来越大,但CSSCI来源期刊载文量逐年下降、博士生发表论文机会较少、期刊审稿周期普遍较长,博士生达到毕业要求的发文标准难度持续上升。

关注导学关系 提升学术热情

余庆介绍,我国博士生在职攻读学位的比例较高,尤其是专业博士学位。“他们忙于工作,无力抽身专注学业,导致难以按期毕业。”公钦正表示,“有些博士生入学时就已过而立之年,生活和工作上难免面临各种压力,都可能导致科研进展缓慢甚至延毕。”

全日制博士生同样值得关注。“一部分博士生在入学之初,并没想清未来3至4年的研究方向,缺少持久的科研规划和学术热情。”公钦正说。

回想自己的延毕经历,北京某高校文科博士寇阳体悟良多。“我本科读的是工科,硕博阶段才转到了文科,导致我缺乏基本的专业认知与学术训练。而这一问题,也影响了我的选题设计与论文写作进度。”

他还特别提及导学关系对博士生培养的重要影响——“在博士学位论文写作过程中,我与导师发生了激烈的学术碰撞,特别是在研究落脚点、范式方法上,没有达成共识。而这种分歧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的研究进度。”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指出了另一种现实存在的问题:“参与科研项目是手段、提高研究能力是目的,但在实践中,手段与目的常被倒置,‘做项目’‘干活’本身成了目的,博士生成为‘廉价劳动力’,导师指派的一些任务与博士生个人专业或研究方向无关,甚至还有的导师扣着学生拖延其毕业,这就使得博士生个人学术志趣与导师安排的科研任务之间产生了紧张关系,影响了博士论文的研究与写作进度。”

明确分流机制 适度调整考核要求

“解决博士生延毕率居高不下的问题,简单讲有两种思路。一种是调整修业年限,这种做法可操作性强,但非治本之策。”在卢威看来,所谓延毕只是表象,博士生教育质量不高才是根本。

提升博士生培养质量,该从哪些环节入手?

“首先要把好‘入口’关,通过改革博士生选拔机制,将真正适合读博的学生录取进来。”卢威表示,从过程看,需强化导师指导责任和培养单位责任,将培养质量与对导师、培养单位的考核评价紧密挂钩。特别是要厘清参与科研项目与人才培养之间的关系,走出以安排博士生“做项目”“干活”代替对其进行科研指导的误区。

对博士生毕业的考核要求也应适度调整。公钦正指出,高校应进一步破除“五唯”评价导向,更加重视对博士毕业论文的质量考核。“可考虑降低论文发表硬性要求,或将论文发表作为博士生综合评价体系的一个方面,而非唯一标准。”他说:“应将学位论文质量作为衡量博士生独立研究能力与取得创新性成果的关键因素,凸显学位论文创新水平在博士教育阶段的决定性意义。质量过硬的论文,不管是否已经发表,都应该给予认定,作为毕业的重要条件。”

“当然,也要尊重现实,允许一部分人放弃博士学位或转读硕士学位。”余庆展开说:“应完善博士培养过程化考核,建立明确的分流机制。强化课程、实践、合作研究等学术训练,只有通过博士候选人考核才能进入学位论文研究阶段,未能通过考核的应延期考核或进行分流,避免因能力不足或其他原因导致延期毕业。”

“不能简单以延毕与否判断人才培养质量。”余庆表示,当前,多数高校博士质量管理以学位论文外审结果为依据,“这么做确有合理性,但也会导致学生为顺利毕业选择‘平庸却保险’的选题,从而错失有重大研究意义却需要艰辛付出的研究方向。对此,高校应树立以培优为导向的质量观,对具有重大研究意义的博士学位论文选题,高校应予以足够的宽容和支持,鼓励其延长研究周期,促进高质量科研成果产出。”

“博士生和导师之间要建立和谐高效、以信任为基础的导学关系。”公钦正建议,在博士生入学之初,导学双方应共同制定研究计划和成长目标;培养过程中建立定期沟通制度,形成包容开放的沟通氛围。导师要鼓励博士生在“做中学”,通过科研实践将学科优势转化为育人优势。

(记者 晋浩天 通讯员 高禄欣)

(责编:李昉、郝孟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