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6 07:30:51 来源: sp20241126
生物育种技术是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稳定供给的有力支撑。近年来,我国农业生物育种发展成效显著,农作物良种覆盖率在96%以上,自主选育品种推广面积占比超过95%,良种对作物增产贡献率达45%以上。生物育种技术发展有何趋势,如何提升我国种业创新水平?近日在北京召开的2024年长城工程科技会议生物育种主题大会上,多位院士专家展开研讨。
“随着前沿育种技术与大数据、人工智能深度融合,生物育种正由经验育种、常规育种向智能育种方向发展。”中国科学院院士、崖州湾国家实验室主任李家洋表示,当前全球种业已进入密集创新和产业变革时代,智能设计育种成为未来竞争制高点。
中国工程院院士万建民介绍,近年来,我国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体系日趋完善,基础研究与前沿技术创新取得积极进展。比如,主导完成了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等主要农作物基因组的测序或重测序。在育种技术方面,水稻等杂种优势利用技术国际领跑,攻克小麦染色体工程技术难题,分子标记技术已经在主要农作物广泛应用。
基础研究是驱动生物育种发展的创新源泉。与种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种业基础研究与关键核心技术仍存在一些不足。比如,主要农作物重要性状形成的遗传基础与调控网络研究不系统,高产优质、抗病虫、耐旱、养分高效等重大基因挖掘不够,等等。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吴孔明表示,要夯实种质资源育种的战略性基础,加大生物育种关键技术攻关。进一步加大种质资源搜集、保护、鉴定和育种材料创制力度,阐析优异种质资源形成与演化规律。同时,深化育种理论方法研究,持续推动生物育种关键技术创新,使育种技术向智能化、精准化发展,培育新一代重大新品种。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总体上看,我国农作物种业企业整体仍呈现数量多、规模小、竞争力不强的特点,工程化育种技术体系尚未建立。种业企业创新能力短板如何补?万建民建议,支持种业龙头企业整合育种材料、技术、人才等要素资源,扩大商业化育种规模,提升种子企业创新能力。此外,还可以通过引导科研单位建立技术转移中心,加速公共财政支持形成的新品种新技术向企业转移。
“种业创新离不开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支撑。”万建民表示,要以新基因、新技术、新品种知识产权保护为抓手,持续深化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系统设计与整体布局知识产权保护全球化战略,不断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加快构建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相互支撑、相互协同的知识产权保护联盟,确保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
《 人民日报 》( 2024年10月21日 19 版)
(责编:杨光宇、胡永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