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5 04:30:18 来源: sp20241125
中新网 北京12月28日电 题: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银行业机构显身手
中新财经记者 王恩博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国家金融监管总局28日举行的发布会上,多家银行业金融机构有关负责人表示,行业已行动起来,在上述多个领域大显身手。
12月28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举行“做好五篇大文章,高质量服务实体经济”新闻发布会。记者 王恩博 摄招商银行在科技金融领域已深耕十多年。招商银行公司金融总部总裁侯伟荣介绍,目前,该行服务的科技企业客户超13万户、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服务覆盖率达60%、近三年IPO科技企业的服务覆盖率达88.4%、科创板和北交所上市企业服务覆盖率分别为93.6%和78.1%,科技企业一般性贷款余额突破4200亿元。
发展科技金融、数字金融,招行从体制着手,搭建了科技金融组织架构,在总行层面成立科技金融领导小组,首批确定了6家重点分行开展科技金融试点,并先后设立15家科技支行。侯伟荣透露,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结束后,招行又迅速将重点分行范围扩大至11家,2024年还将进一步扩大至20家。
作为政策性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在科技金融领域则着力推动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助力推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布局建设,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新质生产力发展。
一批成果已经显现。国家开发银行首席业务官、业务发展部总经理刘培勇举例说,在网络基础设施方面,该行支持5G网络和固定宽带网络建设,助力工业互联网建设。在算力基础设施方面,支持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节点等“东数西算”工程项目和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建设。
刘培勇表示,下一步,国家开发银行将继续服务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支持一批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
绿色金融亦是当下各大金融机构关注焦点。其发展过程中,银行保险机构能否有效识别、监测、防控业务活动中的环境、社会和治理(ESG)风险至关重要。
中国工商银行信贷与投资管理部主要负责人李夺直言,银行以往对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市场风险以及国别风险等传统风险较为熟悉,但随着整个社会治理深入,新型风险不断出现,风险识别难度加大。如近年来极端天气频发,气候风险就令他感受深刻。
李夺认为,ESG风险管理对银行的社会属性、社会责任提出了更高要求。工行积极落实《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指引》有关要求,构建了较为完善的ESG风险管理体系,多项工作举措为国内甚至国际首创。例如,该行已在中国银行业率先建立ESG风险智能化管控机制,同时加大了对气候风险、生物多样性风险等新型环境风险的研究探索。
服务实体经济,金融的普惠属性不能少。作为江苏省最大法人银行,目前江苏银行小微企业贷款超6200亿元,列城商行首位;普惠小微贷款近1700亿元,居城商行前列。
江苏银行副行长罗锋介绍,该行还全面落实国家和地方各项政策要求,为企业减负增效。今年以来投放纾困专项贷款44.3亿元,为企业节约成本4400万元;新发放普惠小微贷款利率在近几年持续下降基础上,又下降了31个基点。此外,主动承担小微企业抵押物评估费、财产保险费等费用,今年为超10万家企业减免支付手续费1500万元。
不同于先富起来的长三角地区,青海省地广人稀、多民族聚居,面临生态建设任务艰巨、基础金融服务薄弱的挑战。作为“因农而生”的地方中小法人银行,青海省农信联社将普惠金融的重点之一放在如何提升农牧民的金融可获得性。
青海省农信联社副主任桑任庚介绍,其充分利用农牧区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开展“整村授信”工作,通过无抵押无担保的信用贷款投放,有效解决农牧民贷款难、贷款贵和贷款慢的问题。目前,青海省农信联社为全省70%农牧户实现了信用授信,单户信用贷款额度从最初的几百元、几千元提升至50万元。
此外,青海省农信联社还针对农牧民特殊信贷需求,提供“三牲活畜抵押贷”“拉面贷”“牦牛贷”等,实现乡村产业信贷高质量精准投放,推动实现农村金融资源“点对点”直达和农业经营主体“面对面”对接,增强产业联农带农的带动效应,促进农牧民增收致富。(完)
【编辑:曹子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