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23 04:14:43 来源: sp20241223
【序】
【解说词】
这是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科技创新空前活跃,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数字化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我们的世界;
这又是一个充满挑战的时代,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荒漠化加剧、极端气候事件频发,为人类拉响了警钟。
身处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代,如何携手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人们,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共享发展成果?
【同期】习近平
把绿色作为底色,推动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绿色投资、绿色金融,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共同家园。共同探索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寻求新的增长动能和发展路径。
【解说词】
新的挑战、新的机遇,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携手并进,以变革创新的步伐,向新而行。
【推出片名:第五集 向新而行】
【解说词】
五月,加纳迎来舒适的雨季。
特马港的扩建工程正在紧张推进,这里将是加纳西北最大的货运集散地。
但是,特马港所在的这片海滩也是几内亚湾最大的海龟产卵地。这个从2016年开始的工程,在规划之初,就有人在担心港口的建设会让海龟失去家园。
不仅仅是在加纳。随着“一带一路”建设全面推进,如何保护生态环境,中国将会以怎样的发展理念推进“一带一路”的建设,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之一。
【字幕】2016年6月22日 乌兹别克斯坦最高会议立法院
【解说词】
2016年6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了一次重要的演讲,并向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发出了共同合作、走向绿色发展之路的倡议。
【同期】习近平
我们要着力深化环保合作,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携手打造绿色丝绸之路。
【解说词】
绿色丝绸之路,也在向世界传递这样一个信息:中国在共建“一带一路”过程中,始终把生态环境保护置于重要位置。
在中国发布的推动共建“一带一路”的愿景与行动中,加强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合作,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三个重点。
随后,中国先后发布了《“一带一路”生态环境保护合作规划》和《关于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的指导意见》,推动落实共建“一带一路”的绿色责任和绿色标准,并提出要全面推进“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的绿色化进程。中国与共建国家一道,推进绿色基建、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绿色金融等领域务实合作,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与共建国家合作的全过程。
完善政策体系为绿色丝绸之路建设规划了路径,提供了决策支撑。也让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中国企业,更好地将绿色理念融入到一个个项目当中。
2016年7月,中国港湾的工程队来到加纳,扩建特马港。在建设全过程,中国工程队有效实施了海洋生物保护措施。
【现场】
严发:搭把手。
【解说词】
严发的主要工作就是沿着施工区域的海岸线来回巡查,只要发现海龟蛋,就在原地设置一个醒目的围栏。
【现场】
严发:靠边点,小心!
【解说词】
严发的职务是加纳项目环境保护与社会责任部的部长。
【现场】
严发:我看到了,可以了。
【解说词】
加纳特马港的扩建工程开始后,当地著名的海龟专家马内萨,成为中国工程队的“特殊职员”。这份“特殊”也让绿色环保理念在当地人眼中变得具体。
为了让散落四处的海龟蛋得到集中保护,按照马内萨的指导,建设团队在海滩上辟出了一块专门的区域,打造一个海龟孕育中心。
【现场】
周盖:这一片都已经在施工区域范围外了。
严发:我看这一块的话比较合适。
【解说词】
海龟的孕育过程对环境很敏感,选址要相对安静,并且没有夜间照明,地基要有干燥的细沙,还要比周边的地势稍高一些。在选择搭设材料时,项目部还特意避免使用金属物件。
【现场】
严发:44厘米,45厘米,大概在这个高度,好的,这样就可以了,我们把细沙覆盖上去吧。把海龟蛋拿过来。4个。
【解说词】
港口内,四个15万吨级集装箱码头泊位正在热火朝天地施工。而在海龟孕育中心里,一颗颗海龟蛋正在等待孵化。
45到60天之后,第一批小海龟破壳而出。
中国工程队建设期间,这里共孵化了超过一万七千只小海龟。
【现场】
严发:让它们回到大海里。
马内萨:它们不会遇到麻烦的。
严发:是的,肯定不会的。
【解说词】
这是小家伙们第一次触碰海水的温度。数十年后它们会重新回到这里,交配产卵,生生不息。
这些微小的美好,只是绿色丝绸之路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一个缩影。
直到今天,特马港的海龟保护行动还在接续。
在肯尼亚,中国企业承建的蒙内铁路沿线,长颈鹿可以毫无顾忌地穿过一个个净高超过6.5米的桥洞;在巴基斯坦卡洛特水电站,中国建设团队特意为鱼类预留出了洄游通道;在中国公司运营的阿根廷风电场,经过生态修复,巨型的风车成了一道新的风景。
十年间,中国与31个共建国家发起“一带一路”绿色发展伙伴关系倡议,超过40个国家的150多个合作伙伴建立“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并提出了2030年共建“一带一路”绿色发展格局基本形成的宏伟目标。
绿色丝绸之路正在被打造成政策对话、环境信息共享、绿色资金融通、绿色技术交流的国际平台。
【同期】世界自然基金会特使 “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联合主席 马可·兰博蒂尼
作为中国生态文明理念的一部分,“一带一路”承诺,要尽可能让沿线变绿。现在这个承诺进一步加强,不仅要让“一带一路”变绿,而且要为全球绿色议程作出贡献,包括气候和自然环境。
【解说词】
然而,长期以来人类社会发展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也让全球气候问题更加凸显。肆虐于多地的洪水、席卷北半球致命的热浪、干旱的大地、飓风和寒潮……一系列极端天气提醒人们需要改变自身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而这其中,减少化石能源使用的影响最为直接。现实的危机让人们开始寻求绿色低碳的转型之路。
【同期】沙特气候事务特使 阿德尔·本·艾哈迈德·朱拜尔
气候变化是真实存在的,如果我们想要提高生活质量,如果我们想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我们需要做点什么,必须从现在开始。
【解说词】
在沙特,“绿色中东”计划正在推进。
在埃及,他们计划在2035年之前,将清洁能源发电量占比提高至40%。
在阿曼,一系列的清洁和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投资计划已经启动。
世界石油最为富集的中东,正在成为清洁能源的投资密集区。
【同期】国家能源局国际合作司司长 魏晓威
对于阿拉伯国家来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他们也意识到,全球绿色低碳转型的这个大势是不可逆转的,他们也要寻求一个新的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方式。
【解说词】
2014年6月,时任科威特首相贾比尔、20位阿拉伯国家外长或部长,从阿拉伯半岛各国启程,北京成为他们此行的终点,也是彼此合作的新起点。
【字幕】2014年6月5日 中阿合作论坛第六届部长级会议
【解说词】
在中阿合作论坛第六届部长级会议的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提出了打造中阿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中阿共建“一带一路”的伟大构想。
【同期】习近平
未来十年,对中阿双方都是发展的关键时期。实现民族振兴的共同使命和挑战,需要我们弘扬丝绸之路的精神,为发展增动力,为合作添活力。
【解说词】
以实现共同发展和繁荣为目标,习近平主席提出了以能源合作为主轴的全方位合作格局。
【同期】国家能源局国际合作司司长 魏晓威
总书记当时非常高瞻远瞩地提出了中阿可以把新能源的合作作为一个重要的抓手,寻求一个新的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方式,那么这个时候中国和阿拉伯国家就在发展路径上找到了一个契合点。
【解说词】
绿色能源合作的“驼铃声”在古老的丝绸之路再次响起,“一带一路”上合作共赢的理念跨越千年之缘在当下和鸣。
作为阿盟成员国之一的摩洛哥,在这次大会后迅速完成了与中国的新能源合作对接。
按照摩洛哥政府的设想,到2025年摩洛哥新能源项目占比将达到50%。而达成这一目标的关键就是与中国合作。
仅用两年的时间,“一带一路”上的首朵光热电站“太阳花”,在撒哈拉沙漠深处盛开。
7400面定日镜随日升日落而转动,248米的吸热塔聚集着耀眼的光芒,占地1400公顷的能源项目,拥有多项世界之最。
建设中,中国拿出最好的新能源技术与摩洛哥共享。山东的升压站设备、湖南的主变压器、江苏的各类电缆、重庆的成套仪表等相关厂家,跨越万里之遥与摩洛哥互动。
来自山东电建的张乐,用七年的时间,亲历了这个项目从无到有的全过程。
【同期】摩洛哥努奥二、三期光热电站热工工程师 张乐
当我看到整个项目由刚开始的荒芜到慢慢建成之后,我就感觉到自己的存在是有价值的。
【解说词】
努奥二、三期光热电站于2018年建设完毕。因为运行环境恶劣,交付以后,中国团队留下了运维人员,张乐就是其中之一。
【现场】
张乐:出什么事儿了?
李晓峰:温度很高,空调不工作了,不知道咋回事!
张乐:我找一个人跟我上去,看一下。
【现场】
张乐:你能跟我去一趟屋顶吗,帮我检查一下机器的状况?
外国工友:好的,好的。
【同期】摩洛哥努奥二、三期光热电站热工工程师 张乐
项目是非常需要光和热的,但是对电力设备来说,光和热是一个很致命的存在,这些区域我们必须去保持它的一个温度和湿度,在一个正常的合理的范围内。
【解说词】
这里全年平均日照3000小时,地表温度最高时接近75度。极端且恶劣的高温环境会导致设备损坏,处理这些故障是张乐的主要工作。
【现场】
张乐:我们一起努力让它转动,可以吗?
工友:好。
【解说词】
交付后仍协助运营五年之久,这在国际合作项目中也不多见。
【现场】
张乐:现在我已经把直通水的旁通阀打开了,降到合理的时候你告诉我一下。
工友:行,现在已经开始降了。
【同期】摩洛哥努奥二、三期光热电站热工工程师 张乐
再好的设计,它也会出现与现场不相符的情况,尤其是咱们这种很极端的天气状况下,在现有的设备的基础上,我们用一个更好的方法,而达到我们想要的效果。
【解说词】
努奥光热电站建设的两年期间,为当地提供了6000多个就业岗位。五年的运行维护,中国团队也为当地培养了一支成熟的运维队伍。
这个能够满足超100万户家庭用电的庞大项目,让整个摩洛哥真切感知了新技术造就的成果,也让他们的清洁能源发展之路走得更加坚定。
在遥远的摩洛哥,踏实工作了七年之久的张乐,也在撒哈拉沙漠中收获了一份爱情。
【同期】张乐妻子 卡利玛
我很确定,他是我的完美的另一半!他是我的超级英雄!
【解说词】
今年年底,中国团队即将离开摩洛哥,在他们回国的航线上将经过新疆的哈密,在那里,一个更大的光热项目正在建设,它的设计者正好是参与摩洛哥努奥项目的技术人员,对于他们来说,这是又一个技术检验场,所积累的经验终将反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后续工程。
十年间,中国与32个国家建立“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关系。在太阳能发电、风电、水电、热能等领域,与全球超过100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合作。
十年间,3549件“绿色专利”被中国带到了28个共建国家,为共建国家能源产业绿色转型发展、助力落实碳中和目标,提供了强大动力。
如今,“一带一路”上,以“绿色”为底色的合作实践仍在继续。
【同期】联合国环境计划署前执行主任“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研究院院长 埃里克·索尔海姆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看到了中国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轨迹,不是伴随着污染的增长,而是绿色和高质量增长。我相信绿色“一带一路”可能是未来全世界最重要的发展道路之一,甚至没有之一。
【片花】
【解说词】
这是我们生活的地理世界,高山峡谷,巨大的起伏得益于大自然的神工鬼斧。而当我们换一个视角再看这个世界,发现数字经济的发展深刻重塑了人类社会的面貌。
国际电信联盟的数据库,勾勒出了数字时代新的“千沟万壑”。世界仍有一半以上的人口,到2017年的时候,还没有接入互联网。
处于世界平均值以下的地区,大部分都是发展中国家。
【同期】联合国大会第七十五届会议主席 沃尔坎·博兹克尔
对于数十亿人来说,可持续发展的速度和规模取决于数字连接,“数字鸿沟”有可能成为不平等的新形式。
【解说词】
关于弥合“数字鸿沟”的呼吁,不止一次地登上联合国及世界各国的会议,为破解这个难题,十年间,中国在数字经济领域不断地探索和实践,如今,已经建成了全球最大规模的光纤和移动宽带网络。
如何将中国的数字技术和成功经验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分享,习近平主席指明了方向。
【字幕】2017年5月14日 北京 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同期】习近平
我们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强在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纳米技术、量子计算机等前沿领域的合作,推动大数据、云计算、智慧城市建设,连接成21世纪的数字丝绸之路。
【解说词】
数字丝绸之路,这是数字经济发展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结合,更是数字技术对这一倡议的有力支撑。它为人们描绘出一幅跨越数字鸿沟的“一带一路”新蓝图。
在浙江乌镇召开的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中国与泰国、埃及、沙特、阿联酋等国共同发起了《“一带一路”数字经济国际合作倡议》,促进电子商务、国际标准和数字经济政策等方面的合作,携手迈向数字时代的高质量发展。
喜马拉雅山南麓,每天清晨,群山就在这样的读书声中醒来。
几年前,斯利卡里戴维学校升级改造,专门配备了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但因为网络很慢,新设备的利用率并不高。
通过网络了解更绚烂的世界是孩子们心中的期盼。这样的期盼,因为一份跨越喜马拉雅的友谊而得以实现。
【字幕】2019年10月12日 尼泊尔 加德满都
【解说词】
2019年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尼泊尔进行国事访问。出发前,他在尼泊尔《廓尔喀日报》等三家主流报纸上发表题为《将跨越喜马拉雅的友谊推向新高度》的署名文章,提出了构建跨喜马拉雅立体互联互通网络,进一步加强中尼间通信合作的计划。
与此同时,一条穿越了喜马拉雅山的中尼光缆正在从中国的吉隆口岸接入。
【同期】尼泊尔电信前经理 迪利·拉姆·阿迪卡里
中国的网络进入尼泊尔时,过境延迟非常低,所以网络质量好。
【解说词】
在距离斯利卡里戴维学校不远的山头,一座新的基站高高耸立。它是中国和尼泊尔电信合作建设的4186个基站的其中之一,也是覆盖尼泊尔全境高质量4G网络中的一环。
【同期】尼泊尔中国通服公司总经理 朱庆军
目前99%的基站,我们是已经正式商用了,覆盖了尼泊尔总共所有的77个区县。
【解说词】
因为有中国网络的接入,高速的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节奏,让尼泊尔跟上了世界的节拍。
【同期】尼泊尔电信前经理 迪利·拉姆·阿迪卡里
我相信网络的高速连接,将使尼泊尔各方面得到充分发展,包括双边关系、经济关系和文化关系。
【解说词】
数字丝绸之路不仅跨越了喜马拉雅山脉,更是让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实现了高效连接。
当我们再次回望“数字鸿沟”的地形图时,发现曾经巨大的鸿沟随着时间进展,被慢慢填平,包括尼泊尔在内的45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互联网普及率提高了20%,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融入了网络世界。
一条在更加深入、更加广泛合作基础上的数字丝绸之路,逐渐铺展开来。
尼日利亚拉各斯市。
安德鲁是一家中国快递企业的快递骑手,在他看来,这是一份不错的职业,收入要比自己朋友多很多。
【同期】尼日利亚拉各斯阿加杜快递网点骑手 乔恩·安德鲁
自从我签约成为独立骑手以后,我就把这份工作看作自己的生意,一切都改变了。
【解说词】
每天,数百辆摩托车穿梭在拉各斯的大街小巷,两英尺长的快递箱运送的货物,也逐渐从服装、杂货变成手机、游戏机等高价值的电子产品,小小的包裹见证着数字技术给尼日利亚带来的改变。
宁亚磊是这家中国快递企业尼日利亚公司的总经理。他2020年来到尼日利亚,看到了一个与想象中完全不一样的非洲,这里的互联网用户在快速增长,与中国的贸易交往也非常火热,但当地物流的发展并没有跟上跨境电商的发展速度。
【同期】中国快递公司尼日利亚公司总经理 宁亚磊
中间是有巨大的市场,所以我们进来之后就会发现需求量特别大,这个时候就需要有企业进来,进入到这个市场。
【解说词】
最初,这家中国快递企业的初创团队不足十人,但几乎每人都有在国内快递公司工作多年的经验,他们计划将中国物流成熟的发展模式复制到当地。
【同期】中国快递公司尼日利亚公司总经理 宁亚磊
在我们来之前本地怎么发快递的,他们是拿大头笔在箱子上写个名字,张三、李四、电话号码,通过大巴车发走,大家去大巴车上去取,或者去物流公司去取,我们来了之后我们复制了中国比较先进的一些模式,就是贴快递面单。
【解说词】
一张小小的快递面单背后,实际是一个数字化智能物流体系的重新构建,也是一张中国快递企业本土化的清单。
【同期】中国快递公司尼日利亚海外仓负责人 高成翔
它的模式海外仓加上本土的最后一公里派送,这是最吸引我的。
【解说词】
高成翔现在是这家中国快递企业海外仓的负责人,经过三年的发展,尽管海外仓已历经三次增容,还是容纳不下客户日益增长的仓储需求。
【同期】中国快递公司尼日利亚海外仓负责人 高成翔
目前,我们海外仓从2022年的年中的时候,我们就一直处于爆仓状态,好多的客户的货物进不来。
【解说词】
尼日利亚人约翰,在中国留学并生活了13年,在此期间,他与高成翔成为挚友。
两年前,回到尼日利亚的约翰受到高成翔的邀请成为这家中国快递企业海外仓的主管。
【同期】中国快递公司尼日利亚海外仓主管 卡吉勃·约翰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开始更加了解这份工作,知道如何让公司更好地运转。越了解这份工作就越感到满意。
【解说词】
如今,三年过去,这家公司的海外仓和快递运营团队规模已超千人,依托当地网点、自提点及快递柜组成了自己的末端派送网络。
【同期】尼日利亚拉各斯阿加杜快递网点骑手 乔恩·安德鲁
我会继续在(快递公司)干下去,把这份工作当成我的事业,并从中获益。
【解说词】
来自中国的数字化经验,让尼日利亚有了第一台物流传送带、第一台扫描机,上线了第一个话务系统……人们可以通过手机查询自己的快递在哪,什么时候可以收到。网购的时间也从之前的6个月,缩短到了现在的6天。
因为有中国经验的加入,在尼日利亚城市群的快递业态越来越成熟。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偏远农村,也开始迎接互联网技术带来的喜悦。
菲利克斯,中国一家电信企业的工程师。这次,他要去200多公里外的村庄,将一项新的网络技术带回他的家乡。
【同期】中国某电信企业通信工程师 奥鲁吉尔·菲利克斯
他们的生活很难,喝的水、生活环境、吃的食物、路况,都糟糕透顶,没有电,他们需要去很远的地方,才能联系到客户,把货卖出去,也要走很远的路,才能找到信号好的地方打个电话,因为通信设施实在太落后了,我想帮助家乡做出改变。
【解说词】
中国企业在尼日利亚的农村地区开展了一个名为“乡村之星”的计划,它是将小型的太阳能移动基站带入偏远地区,提供超过2公里范围的网络接入,让更多没有网络的乡村与数字世界同步。
【同期】中国某电信企业通信工程师 奥鲁吉尔·菲利克斯
当我告诉他们,我们是在帮助他们,改善通信质量的时候,所有人都很高兴。
【解说词】
因为有了这个工程,尼日利亚偏远地区700多万人逐步告别“失联”状态,从2018年以来,尼日利亚已经有600多个这样的农网站点在偏远地区投入使用。
【同期】中国某电信企业通信工程师 奥鲁吉尔·菲利克斯
基站建成以后,人们打电话方便多了,上网也不再是问题,我坚信,越来越多的人会来村里做生意,还可以像发达地区的人一样,开网店,网上购物,将来也会有POS机、呼叫中心、网吧,以及各种新鲜事物。
【解说词】
如今,“乡村之星”还在尼日利亚偏远的乡村继续,也许不用太久,这里的人们也能收到快递,也能与远在他乡的亲人视频通话,数字技术正让一切可能变成现实。
数字丝绸之路在填平沟壑,也提升着制造业和服务业的水平。
远在匈牙利的布达佩斯,中国企业用一座覆盖了5G物联网技术的现代化工厂激活了当地的产业链,平均15秒就有一台电脑工作站下线。
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类似的基地生产线已超过45条,为近万人提供了工作机会。
在南非,来自中国的科技解决方案为南非企业提供了技术支持,让这个南非版的“移动钱包”应用已成为人们转账、支付、收款时不可或缺的工具,培养起了南非数百家互联网企业。
在欧洲的瑞士、非洲的布隆迪,积极搭建的本土化跨境电商平台,助推着当地企业的数字化转型。
截至2022年底,中国已与17个国家签署“数字丝绸之路”合作谅解备忘录,与30个国家签署电子商务合作谅解备忘录,一系列数字领域合作的倡议和扎实的举措,构筑了一个牢固的数字命运共同体。
【片花】
【解说词】
今天的世界,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和经济结构。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和人民生活福祉。发展的挑战让“一带一路”上的科技合作需求也更为迫切。
2017年,在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表示中国愿同各国加强创新合作,并提出了具体举措。
【同期】习近平
启动“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开展科技人文交流、共建联合实验室、科技园区合作、技术转移四项行动。
【解说词】
秉持全球视野,深化国际创新交流合作,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更加注重发挥各国比较优势和资源禀赋,让科技进步惠及更多国家和人民。
2018年8月,遥远的太空中,一颗中国的气象卫星经历了一次历时十天的“漂移”。气象卫星风云二号H星由最初的东经86.5度西移至东经79度。
【同期】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风云二号H星总指挥 李海生
我们是体现大国风范,真正做到为“一带一路”服务,这点风险也是必须要冒的。
【解说词】
调整后,风云系列卫星将从重点服务亚太地区,延伸到共建“一带一路”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弥补了全球气象卫星对印度洋及中亚、西亚和非洲等“一带一路”地区观测的不足。
2019年3、4月,肆虐非洲大陆最强烈的热带气旋袭击了莫桑比克等国,引发严重洪涝灾害,上百万人受到威胁。危急时刻,中国气象局利用调整定位后的风云卫星,对强热带气旋的路径和强度进行监测,并在最强风暴来袭之前,帮助莫桑比克做好预警。
【同期】中国气象局数据中心风云二号、四号地面总指挥 魏彩英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科技成果应该造福全人类。风云卫星是我国自主创新的科技成果,从开始的设计到实施,我们始终坚持着把风云卫星的数据和产品向全世界进行共享、服务。
【解说词】
这一年的4月,莫桑比克总统纽西来中国出席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与习近平主席的会谈中,纽西总统对中方及时施予的援手表示感谢。
【同期】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风云四号卫星总设计师 董瑶海
第一件事上来就是感谢中国帮我们减灾救灾。所以我个人觉得“一带一路”不仅是团结了一大批国家,命运共同体真正是为了我去帮助你,是为了你幸福,是为了你减少损失,很自豪,很自豪。
【解说词】
遥远的星空中,中国用一颗颗卫星铺就了一条空间信息走廊,在“一带一路”上实现信息共享。越来越多的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像莫桑比克一样,运用中国先进的空间科技勇敢面对困境。
除了风云系列在为全球服务,中国的北斗也在主动向全世界开放。北斗的应用产品已出口全球120余个国家和地区,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基于北斗的精准农业、数字施工、智慧港口等已在东盟、南亚、东欧、西亚、非洲等地区广泛应用,助力发展。
科技进步需要跋山涉水,科技成果共享也同样需要披荆斩棘。
一段时间以来,个别国家为垄断自身优势,无端阻断正常的科技和人文交流,而中国却展现出开放包容姿态,坚定推进科技开放合作。
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和随后召开的第三次“一带一路”建设座谈会上,习近平主席都强调了要推动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提出实施好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打造开放、公平、公正、非歧视的科技发展环境。
2023年6月的一天,在位于埃及新开罗的埃及航天城,埃及二号正样星电性能测试正在进行,这是一个关键时刻,如果测试成功,意味着几年前还只存在于图纸上的卫星,已经进入了等待发射的阶段。
【现场】埃及航天局埃及二号卫星总设计师 阿曼德·拉斐
埃及在航天领域一直有梦想。
【解说词】
今年70多岁的拉斐教授,是埃及航天领域理论研究和设备测试专家,从业40多年的他,一直为埃及航天局没有一颗完全自主研发制造的卫星而遗憾。
【同期】埃及航天局埃及二号卫星总设计师 阿曼德·拉斐
以往发展卫星的所有工作都是与先进国家合作完成的,我们最大的梦想是自己从头到尾研发自己的卫星,实现自主。
【解说词】
早在1997年,埃及就计划研发自己的卫星。但都因为技术壁垒等因素的影响一直未能完成。然而将技术转移作为“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之一的中国,愿意将科技成果与共建国家共享。
【字幕】2016年1月21日 埃及 开罗
【解说词】
2016年,习近平主席访问埃及,在此期间,两国元首见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阿拉伯埃及共和国关于加强两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五年实施纲要》的签署。埃及也成了第一个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和中国开展卫星合作的国家。
这是拉斐教授职业生涯的圆梦之旅,他和助手泰莫塔拉博士,是这颗卫星的埃方总设计师。他们还有一位共同的中方同事,崔玉福。
【同期】埃及二号卫星中方总设计师 崔玉福
在岗位设置上来讲,按照中国航天的标准,全方位的一种岗位设置,那么埃方也在此基础上,建立了40多人的系统层面上的设计师的岗位配置。
【解说词】
和总设计师团队的设置一样,埃及二号卫星项目的所有岗位均由中埃双方按一比一的比例构成,每一个工位都可以看到中国的工程师和埃及的工程师肩并肩地在一起,为埃及科学家全程参与设计、研制、测试、试验的这第一颗卫星携手努力。
【同期】埃及二号卫星中方总设计师 崔玉福
我们可以看到埃方的工程师,非常详尽地掌握了合作过程中的所有的环节,从卫星的测试准备,到卫星的关键的风险点的控制,一直到卫星的过程的测试的有效性进行全面掌握,当他们在总结的时候,从他们的脸上可以看到了自豪,看到了收获的满足感。
【解说词】
2023年6月25日,埃及二号卫星初样星正式交付,此次交付使埃及成为首个具有完备卫星总装、集成和测试能力的非洲国家。
【同期】埃及国际合作部部长 拉尼娅·马沙特
我们很高兴在埃及航天局正在目睹这一重要的事项。
【解说词】
截至2023年6月底,中国与80多个共建国家签署《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2013年以来,中国对超过1.6万人次的共建国家技术和管理人员进行培训。逾万名共建国家青年科学家来华开展短期科研工作和交流,在这段旅程中汲取了科技智慧的滋养,成为这些国家工业化和现代化崛起宝贵的人才基石。
以世界胸怀看待科技发展,每一颗合作的种子都可能长成参天大树。
智利的国名,有“世界的尽头”之意,也被称为天涯之国。而这个遥远的国度,却是在共建“一带一路”新的科技合作机制中,与中国交流最频密的国家之一。
在智利首都圣地亚哥北部山区,属于中国科学院的一座现代化的天文科研中心将拔地而起。
【同期】中科院南美天文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兼执行主任 黄家声
做望远镜的地方不是每个国家都有,为什么欧美都要到智利来做呢,大概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几个地方,一个智利,一个夏威夷。
【解说词】
对于天文学研究来说,智利有最纯净的天空,也有比北半球更为丰富的星象。银河中恒星最密集的位置只能在南半球看到。在智利这块天文观测的天赐之地,人们对星系和宇宙的认知得以延伸。
2016年,习近平主席访问智利,和时任智利总统巴切莱特共同见证,两国签署合作共建天文观测基地的谅解备忘录。很快,2017年,“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覆盖到了这里,在更高的起点上,让遥远的两个国度携手,一起探索人类科学更广袤的未知领域。
【同期】智利大学天文系副教授 瑞内·恩德斯
中国和智利有12个小时的时差。所以当在智利的望远镜开始工作时,中国的人们刚刚醒来,就能立即得到结果。这将使这座天文台,处于世界天文学研究的前沿。
【解说词】
中国通过和智利合作,首次在海外获得国际一流观测台址的使用权,开始筹建12米级光学红外望远镜项目与观测平台,在经纬度上和中国国内的台站形成互补。
合作中,中国还提供了学术交流的机会,让更多的智利科学家能够来到中国,在同一片天空下从事天文学的研究。
【同期】智利大学天文系副教授 瑞内·恩德斯
很高兴见到你。
【解说词】
也正是“一带一路”的机缘,让瑞内与黄家声相识。
【同期】智利大学天文系副教授 瑞内·恩德斯
我喜欢我的中国同事的是,当他们有一个目标时,他们是如此坚定果断,不惜花费时间、精力和资源,去实现目标。
【解说词】
2020年3月,中国科学院南美天文中心的中国和智利的科学家,结合智利天文望远镜的数据,利用中国的“天眼”共同发现与暗物质相关的射线。彼此真诚的合作,让探索未知空间的可能性无限延长。
这幅宛如浩瀚星空的云图,是由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科学家用合写的论文编织而成。网络中的每一个点代表一个国家,当两个国家有论文合作时,它们之间便形成了一条连接。点随着连接的增多不断变大。而不同的颜色则象征着不同的区域。
十年间,由中国向外辐射的连线也将远处的点连接起来,网络中的连线越来越密。中国成为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论文合作数量最多的国家。
十年间,绿色丝绸之路、数字丝绸之路等倡议,让共建“一带一路”向新而行。在新理念、新技术、新模式的探索中,不断向着高质量发展迈进。绿色发展的理念在“一带一路”生根发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数字化的纽带缩小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构筑起更加紧密的命运共同体;科技合作所孕育的火花,为未来绽放无限可能。
如今的中国,正在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携手,把这条造福世界的幸福之路铺得更宽、更远。(央视网) 【编辑:付子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