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解其中味:名画中的早餐

发布时间:2024-12-27 15:56:06 来源: sp20241227

  溯流穷源,人类享用早餐的历史可谓绵延久远。据古典学者、食物历史学家安德鲁·道比(Andrew Dalby)推测,一万多年前的新石器革命让人类从采集、狩猎时期进入农耕时代,突飞猛进的种植和畜牧技术,让人们不必再一睁眼就去“飞土逐肉”,随之而来的“副食品革命”,让人类学会了储存米面、腌制肉干、保存奶酪,充足的物质储备为从容享用早餐提供了前提和保障。

  尽管“早餐史”渊源已久,但在艺术史上,以早餐为题材的绘画作品却出现得相对较晚。究其原因,一是早餐的固定模式(时间、样式)生成较晚,人们对早餐的重视程度较中、晚餐要低得多,因而以夜宴(《韩熙载夜宴图》《最后的晚餐》《利未家的宴会》)为题材的画作层出不穷,而早餐题材画作则为数不多;二是早餐属于家庭或私人的生活场景,不论在欧洲学院派绘画体系中还是中国传统绘画题材里,都属“末流杂艺”,难登大雅之堂。从17世纪开始,随着学校、工厂和行政机构的出现,人们逐渐适应规范化的作息和社会生产的节奏,可有可无的早餐终于被纳入一日三餐的正轨,也相应在绘画作品中大量涌现。

  画家笔下的早餐,或展现时代精神,或呈现家庭氛围,或为艺术创新的载体,或为世情民风的浓缩,描画着亲情冷暖,书写着况味人生。

  Ⅰ 荷兰黄金时代风俗画中的早餐

  荷兰的黄金时代大致从1588年荷兰共和国建立开始,一直持续到1672年兰普哈尔战役爆发为止。在此期间,荷兰的贸易、科学、艺术得到极大发展,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海上和经济强国之一。荷兰黄金时代的绘画既遵循了当时主导欧洲的巴洛克艺术趋势,又在描绘日常生活场景的世俗主题绘画和静物画上别开生面,涌现了约翰内斯·维米尔和威廉·克拉斯·赫达等巨匠。

  赫达专门从事静物画创作,并以描绘早餐的器皿和食物而闻名。在17世纪30年代,他的艺术臻于成熟,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便是《有黑莓派的早餐桌》(1631)。画家以忠实的色彩和准确的光影再现了完美的褶皱织物、精美的玻璃金属器皿和精心摆放的食物。整个构图动静结合,不禁引人联想:这真是一顿忙碌而又丰盛的早餐。赫达还描绘过一系列奢华的早餐,如《有一只螃蟹的早餐》和《龙虾早餐》等。

  赫达不怕打破对称性,比如在《有一只螃蟹的早餐》中,明亮的白缎桌布被拉向桌子边缘,各种杯器高低错落,仿佛是故意排列的音符。此外,赫达的早餐静物画中描绘的不仅仅是一套物品,这位艺术家巧妙地看到并展示了人的无形存在,你可以在一个翻倒的杯子、一块有皱褶的桌布、一个装满橄榄的碗里,感受到主人的个人品位和生活方式。

  《倒牛奶的女仆》是荷兰风俗画画家维米尔的经典之作。画面中的环境是典型的荷兰式厨房,角落里站着一位女性,光线从左墙的窗户射入,在高光点上,物体闪耀发光,好似传达出寻常事物的内在美感。维米尔通常描绘身着优雅服装的模特,但也关注普通民众的谦卑生活,面包和牛奶仅仅是欧洲人早餐的基本食材,干净整洁的厨房和勤劳的女仆,表现出画家对美德与平凡的赞美。

  Ⅱ 家庭生活的温馨

  如果说17世纪的赫达以“早餐静物”为直接描绘的对象主体,那么18到19世纪的许多早餐题材画作,则往往将美味的食物与人和家庭共置于画面中,展现出家庭生活的细节和气氛。

  启蒙运动时期备受欢迎的瑞士肖像画家让-艾蒂安·利奥塔尔的粉彩代表作《拉维涅家庭的早餐》(1754),描绘的是一个18世纪贵族家庭的早餐场景,一个穿着优雅的女人微笑着教孩子吃早餐,看着小女孩把一块厚厚的面包蘸到一杯牛奶咖啡里。咖啡或巧克力是贵族阶层专属的奢侈热饮,他们通常先将面包或蛋糕浸泡到热巧克力中,在吃掉这些吸收了浓郁滋味的甜点后,再喝完剩下的热饮。画家逼真地再现了器物复杂的纹理:金属咖啡壶上的光泽,闪亮的陶瓷壶,黑漆托盘上的丝绸织物和倒影。在启蒙运动时期,礼貌而优雅地用早餐可以说是一种仪式,就像精心梳妆打扮一样——小女孩的头上还戴着卷发用的纸卷。这幅画完美地契合了启蒙运动的理性自觉和社会风格。

  路易十五统治时期的宫廷画家、洛可可风格的代表人物弗朗索瓦·布歇在1739年所作的《早餐》中,展示了他的家庭理想:小女孩们穿着蓬松的蕾丝连衣裙,戴着帽子,女人表现出一种时尚感和品位——即使是保姆也特别优雅。作为布景大师的他,还细致地描绘了室内的所有细节:一面巨大的镀金镜子,一个古老的挂钟,优雅的扭曲桌腿,漂亮的套装,架子上的中国式佛像……

  在古典风格的早餐画中,谢列布里亚科娃的《早餐时光》(1914)也是一幅久负盛名的作品。画家以典型的母性视角,描绘了自己的三个孩子梳洗完毕坐上饭桌的场景:舒拉在喝水,热尼亚和坦尼娅同时看向妈妈,坦尼娅可爱的小手放在餐盘里,仿佛在催促妈妈赶快来,期待她的落座。桌面干净,餐食丰盛,氛围温馨,形象生动,牛奶罐的亮黄色给画面增添了暖意,祖母舀汤的手为这个孩子的世界增添了一份关怀,一份安全感。在这里,早餐时光充满了童趣和温情,蕴含着家庭生活的浓浓诗意。

  Ⅲ 印象派与露天早餐

  1874年,第一次印象派展览在巴黎的卡皮西纳大街35号纳达尔工作室举办,从此引领了现代绘画的前进方向。印象派画家钟情于变动不居的现代场景,捕捉生动自然的生活场面,他们试图转录瞬间的“印象”,不惜抛弃构图的惯例和场景的预期设计。比如参加第一次印象派展览的莫奈的《早餐》(1868)便是如此。

  首先,莫奈挑衅性地使用了专为描绘神话或历史事件而预留的大尺幅画布,来描画这个通常小画幅的私人场景;其次,他违背了人物画的构图惯例,把爱人和幼子推到了场景的边缘,反而强调了餐桌上的食物等次要元素,比如餐盘里的白色鸡蛋杯就极为“吸睛”,而且,画布右边的边沿直接截断了桌椅。另外,这明显是一个不加预设的现实自然的场景,正在推门的女仆,桌上的报纸,窗边女性略显冷漠的微仰的脸,这显然只是记录下的生活“印象”罢了,难怪保守的巴黎官方沙龙的评审团拒绝了这幅画。

  此外,最让观者感叹的还是莫奈家庭早餐的丰盛。面包、白煮蛋、葡萄、葡萄酒、汤,还有放在餐桌中间的烟熏猪肉炒蛋——画家本人在英国和荷兰旅行期间养成的各种饮食习惯都体现在这顿早餐里。据说,莫奈有早起的习惯,他要先沐浴,然后和家人们用早餐。他喜欢一边喝茶,一边品尝炒蛋、烤香肠、奶酪以及抹了橙子果酱的面包片。

  莫奈、毕沙罗和雷诺阿等印象派画家热衷于描绘户外风景,而当时的巴黎中产阶级也喜欢将户外休闲作为放松心情的娱乐,他们将早餐也搬到了阳台上、花园里。于是,描绘露天早餐的画作渐渐多了起来,而且这一主题也从法国传到了其他国家。

  在意大利印象派画家朱塞佩·德·尼蒂斯创作的《花园里的早餐》(1883)中,他的妻子和年幼的儿子正在享受露天大餐,桌子上的玻璃苏打虹吸管、有盖的碗、玻璃杯和其他反光材料的细节与花园中那些如素描般的奇妙背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成群的鸭子也休憩在晨光下,共享温暖和恬静。

  瑞典画家汉娜-保利的《早餐时间》(1887)描绘了一个阳光明媚的宁静早晨,铺着白色桌布的餐桌上摆满了早餐,树枝则伸展到桌子上,一个女仆手里拿着托盘朝桌子走来,光线被桌子上闪闪发光的物体和白色桌布反射着。画家的灵感部分来自印象派描绘光影的方式,即通过使用彩色的光和阴影来暗示体积和深度,使桌子和树叶融入光的斑驳闪烁中。

  19世纪末,随着印象派作品在美国被大量收藏和展出,美国印象派也发展起来。威廉·梅里特·蔡斯这位才华横溢而扎根本土的画家,采用巴黎的印象派轻快色调和直接户外写生的方法创作了《露天早餐》(1888),这幅画描绘了美国庄园主在户外的舒适生活。他的妹妹戴着一顶17世纪荷兰风格的黑帽子,他的妻子坐在早餐桌旁,戴着一顶中式礼帽,旁边是他们的女儿,蔡斯的嫂子躺在吊床上休息,而蔡斯心爱的猎犬在篱笆旁打盹。在这里,早餐成了一个时间的道具,一个情感的容器。

  Ⅳ 锐意创新的现代派

  进入20世纪,现代艺术运动风起云涌,流派纷呈,锐意创新的艺术家另辟蹊径,带来全新的视觉感受,而早餐也是他们经常选择的主题。

  法国后印象派画家保罗·西涅克与乔治·修拉一起发展了点彩派的绘画风格。点彩画法,是指在画布上科学地并置纯色的小点,由观众的眼睛来将它们组合和混合,而不是艺术家在将组合放在画布上之前在调色板上混合颜色。他的《早餐》(又名《餐厅》)描绘了一个家庭在餐厅里的日常生活,他运用点画技术创造了一个明亮、饱和而充满活力的氛围空间,显得独特而迷人。

  20世纪20年代,野兽派画家马蒂斯在尼斯创作的大部分画作都以华丽酒店室内的女性模特为主题。《早餐》描绘的正是19岁的模特安托瓦内特·阿努。阿努坐着,膝上放着一本书,仿佛陷入了沉思。阿努周围房间的色彩、图案和笔触都是马蒂斯在尼斯时期的典型风格——简洁的轮廓,饱和的地中海暖色,更轻松的笔触,而画家对模特心理状态的把握更可谓生动传神。

  西班牙画家胡安·格里斯,与毕加索、勃拉克一起,同为立体主义风格运动的三大支柱。格里斯的作品《早餐》(1914)采用了勃拉克发明的拼贴方法,运用剪纸、印刷墙纸、报纸、透明纸、白纸以及水粉、油、蜡笔和画布等多种材料,对新媒介进行了集中实验。整个画面描绘了沿两条不同轴线(垂直轴和对角线轴)放置的物体——咖啡研磨机、壶、瓶、碗和报纸等等,材料片延伸到画布的边缘。这件混合媒介的艺术作品展示了格里斯对不同材料的创新使用和他独特的静物绘画方法,明亮的色彩和鲜明的轴线让这幅作品显现出奇妙的特质,并使其成为综合立体主义的代表作品。

  除此之外,卡萨特、维亚尔、莫兰迪等众多现代艺术家,都曾以早餐为题材,实践自己的绘画方法和艺术主张,呈现异彩纷呈的视觉图景。

  Ⅴ 中国画家笔下的早餐

  中国是美食的国度,有着悠久的饮食文化。在古汉语中,早餐又称“朝食”,至今广东粤西人家还把吃早饭叫做“食朝”。先秦时期人们便重视早餐,并以主副食的种类和多少来区别尊卑贵贱。唐代最常见的早餐叫馎饦,也就是面片汤,当然还有从陶器时代就开始流行的粥。唐朝医学著作《食医心鉴》记载了各种粥的做法,原材料从米到白粱米、粟米、薏仁米、大麦、蔬菜、肉类、干果……堪称包罗万象。宋人则有早上喝一盏“煎茶汤”的习惯,宋朝的市民一般不在家中开灶,每天早上都会有众多早点铺子热闹营业,人们轻轻松松就可以买到“灌肺”“炒肺”和粥饭之类的早点。如若不信,可以好好看一看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汴京街头随处可见卖各种美食的店铺、地摊以及行走的食摊。比如,在“孙羊店”门口的小食摊,摆了类似馒头的东西在卖,这不禁让人想到,拿这馒头配一碗“孙家羊汤”,恐怕是个不错的早餐选择。

  中国地域广阔,食材丰富,早餐品种繁多,而且早餐最能体现本地的饮食文化风貌,如武汉的热干面,南京的小馄饨,上海人捧在手里的粢饭团,广州人的早茶、老北京的豆汁儿和油条……说到描绘老北京的早餐,不得不提王羽仪的《旧京风俗百图》。王羽仪生于清光绪二十八年,从小爱好国画,其国画小品和著名画家陈师曾等人的同类作品,早年都曾由北京荣宝斋木版水印出版,1933年鲁迅和郑振铎合作出版的《北平笺谱》也收有他的作品。得到好友端木蕻良的鼓励和支持,王羽仪画了103幅描绘20世纪30年代老北京风土人情的作品,辑为《旧京风俗百图》出版,其中正包含着多幅记写“喝豆汁儿”的图画。

  汪曾祺曾写道:“没有喝过豆汁儿,不算到过北京。”有必要解释的是,豆汁是以绿豆为原料,将淀粉滤出制作粉条等食品后,剩余残渣进行发酵产生的,具有养胃、解毒、清火的功效。作为一种流行的早餐品类,据说早在辽、宋时就是民间大众化食品。北京人爱喝豆汁儿,并把喝豆汁儿当成是一种享受。售卖者多以肩挑,一头是豆汁儿锅,另一头摆着焦圈、麻花、辣咸菜。摊主不停地向游人喊道:“请吧,您哪,热烧饼、热果子,里边有座儿哪。”《燕都小食品杂咏》中说:“糟粕居然可作粥,老浆风味论稀稠。无分男女齐来坐,适口酸盐各一瓯。”“得味在酸咸之外,食者自知,可谓精妙绝伦。”豆汁儿溜到嘴里,无论贵贱都是一样的味儿。你可能会觉得王羽仪画的一个斯文长者站着喝豆汁儿的画有点奇怪,感觉行为难配上穿着显露出的身份。殊不知,旧时,穿戴体面者如果坐在摊上吃灌肠或羊霜肠,就会被人耻笑,但如果站着喝,反而不足为奇,自然而然,在此,“豆汁儿平等”是真的实现了。王羽仪的画作用笔爽利,设色朴素,平易亲和,充满生活气息。

  中国的早餐还往往与中国人节庆习俗密切相关。元宵节的汤圆,端午节的粽子,清明节的草果……不一而足。这里举一个腊八粥的例子。所谓“腊七腊八,冻死寒鸦”,尽管天寒地冻,但人们过农历新年和迎新春的心劲儿,在腊月初旬就开头了。腊八粥即用各色豆果加入香粳米、糯米等煮制的稠粥,腊八那天,居民会争相到寺庙吃“腊八粥”祈福求愿。当然也有自家熬制腊八粥的,各家口味略有分殊。被誉为“现代中国最艺术的艺术家”的丰子恺就画过普通人家喝腊八粥的情景。漫画《糯米粥》描绘了一个小孩捧着糯米粥埋头喝的样子,孩子面前还摆了腊八蒜之类的小菜。丰子恺的绘画语言简洁明快、幽默率真,体现出一种童真生动的生活意趣,也传达了腊八节的欣悦气氛。

  如果说,晨光是大自然赐予的礼物,早餐则是人世间冷暖的浓缩。古今中外,描绘早餐的艺术作品何止百千,风格、内容虽千差万别,但内里要表达的,都是共同的期许,相通的情感。正因为这样,它们才能莫名而长久地打动我们的心灵。

  (作者:诸葛沂,系杭州师范大学教授) 【编辑:刘阳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