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08 07:48:58 来源: sp20250108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任何文化要立得住、行得远,要有引领力、凝聚力、塑造力、辐射力,就必须有自己的主体性”“有了文化主体性,就有了文化意义上坚定的自我,文化自信就有了根本依托,中国共产党就有了引领时代的强大文化力量,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就有了国家认同的坚实文化基础,中华文明就有了和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的鲜明文化特性”。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文化主体性的重大意义与时代价值,深化了对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对于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更好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主体性问题是哲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主体性作为一个关系范畴,指的是人在实践活动中与对象性客体形成的关系、地位、作用和影响的性质。文化主体性是中华民族主体性的文化表征,是在推动文化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具有自主性、能动性等的价值理念和存在状态,是有别于其他民族的鲜明文化特质和独特价值体系。文化主体性凸显出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的自觉意识和自信程度。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史,任何民族要做到自立自强,就必须具有文化主体性。
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植根于五千多年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从文化传统来看,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自古延续至今、从未中断的文明,尽管内容不断更新,形式不断演变,但最核心的优秀文化要素始终存在、生生不息。多重因素的综合作用,使得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中逐渐形塑了一种独立的、自成一体的民族心态与文化心理,造就了中华文明自我发展、回应挑战、开创新局的文化主体性与旺盛生命力,形成了愈益明确的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依托这种精神和文化层面上的自省、自主、自为,中华儿女自主创造的悠久璀璨、精深厚重的中华文明,呈现出不同于世界其他文明形态的独特魅力。
近代以来,西方文化思潮的涌入,一度使中国人的文化传统和精神世界遭受冲击,一些人的文化主体性日渐迷失,如何重新挺起文化脊梁成为关系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重大问题。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肩负着领导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重任,同时承担起巩固文化主体性、赓续民族精神血脉的历史使命。我们党作为具有高度文化自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1938年,毛泽东同志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指出:“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这表明我们党深刻认识到,民族文化的主体性不能消解,民族文化的连续性不容中断。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确定为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的指导方针。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党坚持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振奋了民族精神,凝聚了民族力量。
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文化建设提升到一个新的历史高度,把文化自信和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并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用“九个坚持”高度概括我们党对宣传思想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明确文化建设方面的“十四个强调”,鲜明提出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深刻理解“两个结合”、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等重大创新观点,提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大任务;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提出“七个着力”的重要要求;等等。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文化建设方面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推进文化强国建设提供了科学指引。习近平文化思想明体达用、体用贯通,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使我们民族的文化主体性得以巩固提升和充分彰显,为我们构筑文化认同并通过文化认同增进政治认同和国家认同夯实了深厚的精神根基。
文化主体性是中华文明得以创造的基础,也是中华文化立得住、行得远的动力源泉。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为我们增强文明传承、文化创新的历史自觉,更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丰富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指明了前进方向。面向未来,我们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保持对自身文化理想、文化价值的高度信心,保持对自身文化生命力、创造力的高度信心,持续巩固文化主体性,培塑文化的民族性自觉与世界性观照,筑牢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文化根基,凝聚起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精神力量。
守好魂脉和根脉。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结合”巩固了文化主体性,创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这一文化主体性的最有力体现。新征程上,坚守好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坚持“两个结合”,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发展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显示出日益鲜明的中国风格与中国气派;同时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宝库进行全面挖掘,以真理之光激活中华文明的基因,不断推动中华文明的生命更新和现代转型,有效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聚变为新的理论优势,不断攀登新的思想高峰,我们的文化主体性就会更加稳固,中华文明就会持续焕发新的荣光。
激发历史主动精神。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在创造历史中起决定性作用,是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体力量。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是全体中华儿女在创造、传承和发展中华文化的历史进程中锻造而成的,充分彰显了人民群众在文化实践中的主体力量和主体地位。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涉及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等诸多领域,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充分发挥其创造智慧和能力,激发人民群众以高度的自觉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传承发展中华文明。在这一过程中,也要关注个体的多样化需求,提升全民族文化素养,让每个人充实自身的文化生命,将文化自信融入精神品格中,以健全的自我意识参与文化实践,形成昂扬向上的文化风貌。
加强文明交流互鉴。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只有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取长补短,一种文明才能保持旺盛生命活力。每一种文明既具有民族性,又具有世界性。不同的文明尽管特色各异,但总是包含着一些关于人类生存发展的共同认知和精神追求,因而具有共通性。这种共通性为不同文明交流互鉴提供了根据和基础。巩固文化主体性和文明交流互鉴并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一方面,主体性作为一个民族文化生命的根本维系,是民族精神得以挺立的思想标识,有了文化主体性,我们的文明就能在与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中凸显文化特性、彰显文明力量。另一方面,巩固文化主体性绝不是故步自封,而是要以平等包容的态度、海纳百川的胸襟学习和借鉴人类社会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自己,创新发展本民族文化,使中华文明始终在兼收并蓄中历久弥新、更具活力。
(作者为湖南师范大学中华伦理文明研究中心教授)
《 人民日报 》( 2024年05月22日 09 版)
(责编:牛镛、岳弘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