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05 19:53:01 来源: sp20241205
日前,2023中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协会年会在天津举行。其中,在以“基础学科创新后备人才培养”为主题的专题论坛上,来自多所高校的专家和中学一线教师,围绕以竞赛教学促进科技拔尖后备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物理创新人才培训模式研究等主题进行发言,共同探讨培养基础学科创新后备人才的可行路径。
为提升青少年科学素质,2021年6月,国务院印发《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指出,要“实施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育计划”。该计划具体包括要建立科学、多元的发现和培育机制,对有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进行个性化培养;深入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完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等。
培养创新人才要从青少年开始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科学,科学的发展离不开创新,创新人才的培养要从青少年开始。”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生物教师、全国十佳科技辅导员王晨旭表示,培养基础学科创新后备人才的重要作用不仅是为学科发展储备潜能、为对应行业的发展提供原动力,更是为各行各业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提供更多契机。由于不同领域的创新具有关联性,培养基础学科的创新后备人才,就是为整个社会的发展培养创新人才。
谈到基础学科创新后备人才应具备的能力和素质,王晨旭认为,基础学科的创新后备人才应该具备三个方面的能力。首先,应具备的是发现问题的能力,所有创新都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真正的创新人才总可以在常见的现象中发现问题并加以剖析;其次,是掌握剖析问题、检索技术并设计科学方案的能力,这也是科技创新能力的核心;三是科学表达和总结归纳的能力。
基础学科的科学教育与基础学科的学科教育是不同的概念。王晨旭介绍,从事基础学科的科学教育的老师,可以通过学科教育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和技能,从而加强对学生的科学教育。同时,教师还需要以科学教育的方式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社会培养更多具有开拓创新和实干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目前的科学教育模式往往更重视知识的传授和思维的培养,却忽视了科学实验和科学实践。具体到科学教育的课堂当中,师生更重视知识的本质而忽视对知识的应用,更追求理想条件的理论数据而缺乏对现实条件下具体问题的综合分析。”王晨旭说。
对于学生的科学教育,可以包括科学验证、科学探究和科学实践三个层次,目前的主流科学教育正在从单纯的科学验证向科学探究和科学实践发展。然而无论是科学探究还是科学实践,都对研究对象、场地、仪器设备以及教师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有着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师生为此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也需要学生的家庭乃至全社会诸多行业的关注、理解和支持。
多措并举完善人才培养路径
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师教育学院)院长、科学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黄晓认为,培养创新后备人才是一个复杂且长期的过程,培养的途径和举措也是多样化的。
以竞赛为载体培养基础学科创新后备人才由来已久。黄晓介绍,由华罗庚、苏步青等老一辈科学家发起组织的全国中学生五项学科竞赛,就是一项基础学科拔尖创新后备人才选拔培养活动。该竞赛涵盖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和信息学五门学科。此外,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也是一项具有多年历史的综合性科技竞赛。该竞赛是面向在校中小学生开展的具有示范性和导向性的科技教育活动之一,也是我国中小学各类科技活动优秀成果集中展示的一种形式。
除了传统课堂和学科竞赛,科学实践也是培养基础学科创新后备人才的有力途径。王晨旭介绍,科学实践包括全员实践、兴趣小组和课题研究等形式。全员实践是指教师为全体学生安排科学实践任务,并利用课上和部分课下时间对学生进行整体辅导和分小组指导。兴趣小组面向一些对本学科有着浓厚兴趣的学生,教师在指导其利用科学方法解决现实问题的同时,还需有意识地培养其科学实践能力。课题研究则主要面向经过兴趣小组培养后较为突出的学生,需要他们自主发现更有研究价值的现实问题,然后在老师的帮助下剖析问题,并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撰写研究报告。
“2015年以来,我们更加强调要加强学生跨学科综合实践能力,《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版)》更是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和方法,通过设计和制作,解决现实问题或生产特定的产品,发展核心素养’。”王晨旭认为,未来对于基础学科创新后备人才的培养不会也不应该仅局限在具体的某一学科,而应该在不同学科的“分合”间彼此促进,即通过“分科学习”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技能,通过“综合运用”让学生全面地提升对知识和技能的驾驭能力,以培养更多具有实践能力的复合型创新人才。
(实习记者 沈 唯)
(责编:郝孟佳、孙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