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迎来合作“向新力”(环球热点)

发布时间:2024-11-22 15:07:32 来源: sp20241122

  图为参展商在第135届广交会上向非洲采购商介绍太阳能电池组件展品。   新华社记者 刘大伟摄

  近期,新质生产力成为海外媒体和舆论关注的热词。不少非洲媒体发表观点认为,中国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有望释放积极效应。中非拓展新质生产力相关领域的创新合作,对促进非洲经济增长、实现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将为非洲发展带来新的活力和机遇。

  专家分析表示,中非传统友谊深厚,合作成果丰硕。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中非合作论坛等机制平台下,中非在新科技、新能源、新产业领域交流日益密切。中国发展新质生产力,同非洲发展战略深度对接,为中非合作打开新空间、注入新动能。

  

  非洲关注新质生产力发展“东风”

  南非独立在线新闻网站近期围绕新质生产力发表报道称,中国正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为此,中国正加大创新力度,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

  报道表示,通过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等平台,中国新质生产力发展成果有望惠及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给相关行业发展变革带来动力。非洲将是中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受惠者。“中国发展新质生产力,将进一步拓展中非关系,巩固与非洲的合作成果。一个更具创新性的非洲可以从中抓住新机遇,改善经济前景。”

  尼日利亚《先锋报》近期关注到,中国正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报道援引分析表示,中国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意味着忽视或放弃传统产业,而是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转型。这种转型对提高生产效率和全球竞争力至关重要。目前,中国正积极推进多领域科技创新项目研发,非洲学者有望参与其中,拓展中非在人工智能、区块链、航天技术等领域的合作。

  南非《星报》援引中国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数据称,一季度,中国经济开局良好,提振了经济发展信心。中国经济的韧性与潜力得到外商肯定。中国持续推动新质生产力,将通过自身高质量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

  中非共和国潜力网日前发表评论员文章称,中国正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文章表示,中国一直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中国高质量发展将持续为世界经济复苏注入动力,也将为非洲国家发展带来新机遇。

  近日举行的第三届“民主:全人类共同价值”国际论坛上,非洲政策研究院院长彼得·卡格万加在主题演讲中谈到新质生产力。他表示,乘着新能源、高科技制造、人工智能等新质生产力和高质量发展的东风,中国正引领全球南方国家从多方面推进全球治理变革。中国为非洲、亚洲、拉丁美洲的发展中国家提供全球公共产品,使这些国家能自主探索适合本国和所在地区具体情况的现代化道路。

  新领域合作契合非洲发展需求

  中国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赢得非洲媒体和舆论的关注。专家表示,中非在新科技、新能源、新产业领域已建立深入合作,各项目建设稳步推进。中非在此基础上拓展新质生产力相关领域合作,符合双方共同利益和期待。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中国非洲研究院)研究员张永蓬对本报记者表示,在数字经济、绿色发展等领域,中非合作近年来取得积极进展。在数字经济领域,中国积极支持非洲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参与建设多条连接非洲和欧、亚、美洲大陆的海缆工程;中非合作论坛成立以来,中企已帮助非洲国家新增和升级通信骨干网约15万公里,网络服务覆盖约7亿用户。同时,中国积极与非洲开展电子商务合作,共享电子支付、智慧物流等发展经验,助力埃塞俄比亚、南非、科特迪瓦等国家构建电商生态系统。此外,中国的科技产品、移动应用软件等也在非洲市场广受欢迎。

  “在绿色发展方面,中国是非洲能源转型的重要合作伙伴,迄今已在中非合作论坛框架内实施数百个清洁能源和绿色发展项目,支持非洲国家更好发挥太阳能、水电、风能、地热能等清洁能源优势,助力非洲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张永蓬说。

  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方面,中非双方也保持了密切协作。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张传红对本报记者表示,中非在农业现代化领域积累了丰富的合作经验。从杂交水稻技术、稻鱼共生系统,到菌草技术、木薯繁育技术,多年来,中国积极同非洲国家分享农业科技与发展经验,支持非洲国家提高农业生产和加工水平,提升非洲农业产量和产品附加值。近年来,中国还与非洲积极共建遥感应用合作中心、气象站,持续加强可持续农业、节水灌溉、粮食减损、农业气候应变等领域的科技合作,助力非洲应对气候变化威胁;同时推进农机生产、仓储加工等投资建设,完善当地农业产业链,并借助电商、网络直播等数字合作以及建立非洲农产品输华“绿色通道”等方式,扩大非洲经济作物农产品市场。

  “得益于中国的技术和创新援助,非洲的生产生活方式显著改善。中国是帮助非洲应对挑战的‘负责任合作伙伴’。”尼日利亚《国家报》日前刊文表示,非洲的信息通讯、交通、电力、农业等领域在中国强有力的支持下获得发展。中非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产业的技术合作为数百万非洲青年提供了就业机会,非洲大陆的互联互通程度也比以往更深、更广。

  在合作基础上,中国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为中非进一步合作提供新契机。

  “非洲国家对加快生产力进步、实现跨越式发展有强烈诉求。”张永蓬说,“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非洲国家意识到,需避免陷入高能耗增长困境,减少粗放发展造成的落后产能。近年来,非洲积极拥抱数字经济、绿色发展、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加快探索现代化和自主发展道路。在相关领域,中非合作基础好、经验足,互惠互利合作有巨大潜力。”

  中非携手创新前景广阔

  专家分析指出,中国向“新”求“质”,发展新质生产力,与非洲的未来愿景和战略规划深度对接。

  张传红表示,新质生产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这与非洲当前的转型需求,特别是同非洲联盟《2063年议程》提出的发展目标高度契合。今年2月,非盟宣布启动《2063年议程》第二个10年计划。该计划明确了未来10年的重点领域,其中特别强调了促进科学技术发展和创新、打造环境可持续和气候适应型经济、增进民生福祉和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等愿景。根据共同的中长期合作方向和目标,中非务实合作高质量发展有广阔前景。

  联合国贸发会议《非洲融入技术密集型全球供应链的潜力》报告提出,生产率和附加值的提高是当前促进非洲大陆供应链发展的关键。非洲正积极吸引投资者和科技型供应链,打造数字和高科技密集型行业,推动非洲大陆的技术进步和创新。

  “中国通过向发展中国家开放全球价值链新体系,将延伸和扩大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红利。南非和整个非洲都将从新价值链的延伸中受益。”南非独立在线新闻网站报道称。

  张永蓬表示,未来,中非可在新质生产力相关领域进一步合作,加强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人工智能等方面的创新协作,拓展先进制造、空间技术等方面的合作空间。同时,人才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关键因素。中非探索新质生产力相关合作,人才培养将是一大重点。近年来,中国通过搭建国家与地方合作机制以及高校交流合作平台,帮助非洲培养急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未来,根据非洲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中非还将持续扩大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合作。

  不久前,2024年中非互联网发展与合作论坛举办。贝宁、加蓬和刚果(金)等非洲国家代表与中方共同讨论了人工智能安全与治理以及国际合作议题。去年12月,中国援埃及二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成为中非航天科技合作的最新注脚。

  “借助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中非合作论坛、‘金砖+’等机制平台,未来中国高质量发展成果有望更多惠及非洲,为非洲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更多支持。中非双方将持续在前沿技术及人才培养等各领域开展深层次合作,共同探索适应需求的现代化发展道路。”张永蓬说。

(责编:申佳平、陈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