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24 10:20:32 来源: sp20241224
谭承斌在教室给学生上课。 本报记者 吴 君摄
学生们在操场开展体育运动。 陶珉珂摄
下午2点半,寂静的大山深处,一阵上课铃声响起,谭承斌快步走进教室。
“上课,起立!”
“老师好!”
3排学生站了起来,个头差距挺大,因为他们分属3个不同年级。
“请坐!”谭承斌依次翻开讲台上的3本教材,“六年级的同学,今天学圆的周长;五年级的同学,今天学用字母表示数;三年级的同学,今天学乘法。六年级上课的时候,另外两个年级先预习课程。”谭承斌把教学时间掰成三瓣。
这里是湖北省襄阳市谷城县南河镇白水峪中心小学,谭承斌是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也是本校唯一的数学、科学老师。学校很小,只有1个操场、3栋楼房、5名教师、11名学生。
在这所四面环山的山村小学,谭承斌已经坚守了38年。早些时候,部分住在库区山上的学生出行困难,他就划小木船把学生一一接来学校。“有些学生住得远,来回一趟要5个多小时。我周日中午从学校出发,回到学校天都黑了。”谭承斌说,前些年易地搬迁,11名在籍学生都搬家到学校附近,上下学再不用这么费事了。在有关部门支持下,校园、教室等基础设施也都面貌一新。
条件好了,谭承斌却没让自己轻松下来。下了课批改作业,忙完已是下午4点半。顾不上休息,他又匆匆走到教学楼对面的厨房,穿上围裙洗好手,给孩子们做饭。厨房冰箱里,肉、鸡蛋、西红柿等食材满满当当。“这些都是托回库区的工人从山外买的,每周送进来两次。娃子们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营养要保证。”谭承斌说着,顺手把切好的菜端出,打着燃气灶,热锅、放油。不一会儿,一道道菜肴摆上桌。
晚饭后,天已全黑,谭承斌回到教室,看着学生们写作业,随后领着他们回宿舍休息。
在年轻教师眼中,学校就像一个家,谭承斌是家长,大大小小的事情他都操心。这些年,国家对乡村教育支持力度很大,学校有了更多年轻教师,谭承斌也努力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条件。几名以前谭承斌教过的毕业生得知情况后,和他商量,成立了一个基金会,对来这里的年轻教师,每人每月补助生活费400元。
“来之前,谭校长给我们添置了好些新用品。”宿舍里,今年上半年刚入职的年轻老师任安琪指着崭新的床、被子、衣柜笑着说。
夜深了,确认学生都已入睡,谭承斌才回到学校附近的家中。妻子俞洪勤说:“他很多时候都住在学校,我知道,他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娃娃。”
这些“娃娃”也没有辜负谭承斌。他带过的学生中,先后有180多人考上大学,有的成为飞行员,有的做了科研人员,还有的像他一样,成为人民教师。
还有4年,谭承斌就要退休了。这些年来,谭承斌有很多机会走出大山去城镇学校任教,但他毅然选择留在山里。“多少党员,不都是坚守在平凡岗位,做出了不平凡的事?从29岁入党的那天起,我就决定要像他们一样坚守岗位。”他说,“走出大山的学生们,已经替我看遍世界了。只要还有学生,我就要守在这里。”
《 人民日报 》( 2023年12月05日 19 版)
(责编:赵欣悦、袁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