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05 15:28:55 来源: sp20241205
中新社 北京10月15日电 题:“学术酒吧”悄然兴起 年轻人青睐“松弛学习”
作者 吕少威 谢龙飞
“从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到康德的批判哲学,再到达尔文的进化论,过去几个世纪的一个核心特征就是划时代思想的不断涌现。当思想被编撰为数据,历史用函数表达,呈现的规律将给我们以何种启发?”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一家名叫“宇宙客厅”的酒吧里,李晓凯正饶有兴致地说道。
一杯鸡尾酒,一段舒缓的音乐,几张简单的幻灯片,台上主讲人酣畅淋漓的演讲,台下听众随时抛出的问题,柔和灯光下热烈的讨论……社交媒体上称这种举办学术讲座的酒吧为“学术酒吧”。
在北京,“学术酒吧”正在高校较为集中的海淀五道口、潮流时尚的朝阳798艺术区、历史与现代交融的东城隆福寺商圈等多个区域兴起,讲座内容涵盖历史、哲学、艺术、现代科技等多个学科,听众多为社交媒体上招募而来。
近日,北京一酒吧里举办学术讲座。谢龙飞 摄“我希望借讲座结识更多对课题感兴趣的朋友,通过深入交流获得更多启发。”李晓凯是北京师范大学系统科学学院的在读博士,当天演讲的题目是他的一个研究课题——《量化思想史》。
这是李晓凯“酒吧讲座”的第一次尝试,受欢迎程度超出预期。能容纳约40人的酒吧座无虚席,有人为“尝鲜”而来,有人对讲座内容感兴趣,还有人是碰巧遇到。
今年29岁的杜先生自称是一名“喜欢思考的程序员”,平时对哲学、宇宙等话题感兴趣,当天特地花两个小时赶来。酒吧里随处可见的书籍、墙上张贴的高校讲座预告、随意摆放的座椅等令他印象深刻,讲座的精彩内容和现场松弛而热烈的交流氛围也让他沉浸其中,他坦言“效果很好,不虚此行”。
“带着松弛感去学习”同样是张翼飞非常认同的学习方式之一。作为一名高校青年教师,如何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是他一直在思考的问题。讲课时,他把自己定义为一个知识和观点的传播者、分享者,期待学生们积极与自己交流想法,而不是神经紧绷被动地接受知识。
在张翼飞看来,“学术酒吧是一种很好的社交与学习形式,吸引各行各业的听众,大家在轻松的氛围下进行多元探讨,各种观点产生美妙的化学反应。”
除了北京,“学术酒吧”也在其他城市悄然兴起,备受年轻人青睐。美团数据显示,10月以来,“学术酒吧”搜索量较9月同期增长142%,20岁至30岁的年轻用户搜索占比超半数,上海、北京、西安、深圳、广州等地的搜索热度位居前列。在年轻用户聚集的“小红书”上,有关“学术酒吧”的笔记已超6000篇,其热度正在快速上升。
与此同时,社交媒体上有人提出了质疑,比如“在侧重娱乐的酒吧进行学术探讨是否会消解其严肃性?”“听众能否理解深奥的专业知识?”“学术是否只是商家招揽生意的幌子?”等。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郎劲松认为,知识的大众化传播,既需要优质的内容供给,也需要探索多样化传播手段。思想交流与分享并不拘泥于参与者、场景、空间,“破圈”的关键在于能否启迪智慧、提升社会认知。
“在酒吧里开讲座,很大程度上是当代年轻人为更好平衡学习和休闲而进行的主动探索,为专业探讨、增进交流提供了新的场景,也折射出了他们新的社交观念。但‘酒吧讲座’内容究竟是纯粹个人观点的阐释,还是系统化、规律性的学理探讨仍需谨慎甄别,同时还要警惕学术成为商业推广的噱头。”郎劲松说。(完)
【编辑:付子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