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24 00:59:30 来源: sp20241224
中新社 泉州6月8日电 题:天下石,惠安雕
中新社 记者 林玲
在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人声鼎沸的街头,高高低低的石制佛像正准备送往世界各地;大大小小的石雕店前,孔夫子、贝多芬、鲁迅等中外名人穿越时空“相聚”……
惠安石雕作品和技艺已在海内外广为传扬。泉州洛阳桥、南京雨花台纪念馆石雕等均是惠安石雕工匠的杰作;美国华盛顿国家广场的马丁·路德·金雕像、马来西亚马六甲海峡的郑和雕像,东南亚各国的建筑、佛像、碑刻,也闪烁着惠安石雕的艺术光辉。
6月4日,惠安石雕传承人刘国文在雕刻作品《大地之歌》。 李南轩 摄2006年6月,惠安石雕入选中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惠安县有惠安石雕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67名,惠安所产石雕占全国30%以上,且远销日本、韩国及东南亚、中东、欧美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天下石,惠安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惠安石雕的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刘国文,这样形容其研习近40年的石雕技艺,“历史悠久,包罗万象,精雕细琢,万众一心”。
在惠安县豪翔石业的石雕工坊中,锤击石块的声音不绝于耳,石屑飞舞间工匠们手中的作品逐渐成形。
“为什么说惠安石雕包罗万象?”刘国文手持工具,对自己的作品修改着,“因为惠安石雕的丰富内涵体现在其创作手法上,在惠安石雕技艺体系中,多种雕法并存,如圆雕、浮雕、影雕等等”,一件完整的石雕作品需要多种技巧搭配。“惠安石雕品种繁多、用途广泛、工艺精湛,形成了精雕细琢、纤巧灵动的雕刻风格,并与建筑艺术相伴同在,生息共存。”
“石头雕出万物,也成为万物。”在刘国文看来,惠安石雕能够从单纯的手工技艺上升为一种独具特色的石文化,正是因为当地人的群体智慧和无限创造力。
6月4日,泉州市工艺美术大师蔡卓宏在吊装石像。 李南轩 摄惠安石雕小者精微细巧,一人即可完成,可托于掌中玩赏;大者雄伟壮观,需上百人共同创作数月,装配时需动用起重设备。在过去没有机器助力的年代,石雕的生产和吊装更需要无数工匠的努力和付出。
“惠安石雕蕴藏着坚韧不拔、勇于挑战、众志成城的精神内核,由一代又一代惠安工匠历经千年积淀而成。传承是我们肩负的使命,石头在,惠安工匠就在。”听着师父刘国文的教导,“80后”泉州市工艺美术大师蔡卓宏也是这样做的。
电商、直播、短视频平台……惠安老师傅们不熟悉的网络平台成了蔡卓宏的新“赛道”。在他的工作室内,几乎每天都有直播,向世界展示惠安石雕的技艺与精美。
6月5日,惠安石雕传承人刘国文(中)手拿工具为年轻匠人做着示范。 李南轩 摄来自陕西的“00后”曹中正通过在短视频平台上的“惊鸿一瞥”而来到惠安,师从蔡卓宏,立志成为石雕匠人。
“刚刚开始做石雕比较生疏,手指也经常受伤,但当石头可以按照我的想法成为一件作品时,真的很有成就感。”曹中正已参加过全国轻工行业职业技能比赛,并获三等奖。“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够成为像师父那样的工匠,参与一些大型建筑的石雕创作。”
在石雕工坊中,刘国文手拿工具为年轻匠人做示范,身边是蔡卓宏和曹中正。正是师带徒,让惠安石雕的技艺千年传承不止步。
漫步中国现存最早的跨海梁式石桥——泉州洛阳桥,细看留存至今的千年石雕,犹可见宋代惠安工匠一凿一雕间注入石头的巧妙心思。那一声声沉闷的雕凿声,至今仍在惠安的石雕工坊中回响。(完)
【编辑:李润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