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0年前后,“终极能源”将点亮万家灯火?

发布时间:2024-11-24 02:51:17 来源: sp20241124

   中新网 7月18日电(中新财经记者 吴家驹)“根据我国核聚变发展路线规划,总体时间也和其他国家预计时间相近,将在2050年前后建成聚变商用电站,实现聚变堆商用发电,让聚变能源点亮万家灯火。”近日,在核能“三步走”院士论坛上,中国核学会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分会名誉理事长刘永如是表示。

  可控核聚变被称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据中核集团介绍,作为万年尺度的能源,聚变堆是我国“热堆-快堆-聚变堆”核能“三步走”发展战略中,远期建设的主力堆型。

  中国工程院院士叶奇蓁表示,核聚变能是颠覆性的核能技术,一旦攻克将为人类提供取之不尽的能源,聚变堆也是世界各大国高度合作与竞争的技术领域,同样也是我们必须要坚持发展的核能技术。

  自参加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以来,我国相关科研实力得到了极大提升,核聚变技术已从过去的跟跑到并跑,到部分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近年来,我国可控核聚变研究不断取得突破。例如,2022年10月,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实现115万安培放电。2023年4月,东方超环(EAST)首次实现403秒的长时间高约束模式运行。

  与此同时,在世界范围内,政府和企业、社会资本的共同发力,加快了聚变能商业化步伐。根据美国聚变工业协会(FIA)发布的《2023年聚变能产业报告》,全球聚变能公司数量持续增加,2023年新增13家公司,总数量达到43家,其中包括中国的新奥能源、能量奇点以及筹备中的中国核聚变有限公司等。

  但刘永同时指出,有公司出于商业目的宣称在未来几年实现核聚变商业发电,这违背了核能技术从实验到规模应用三步走:实验堆、示范堆和商用堆的基本规律,需要理性看待。

  刘永表示,可控核聚变能开发可分为6个阶段:原理实验、规模实验、燃烧实验、实验堆、示范堆、商用堆,各阶段依次迭代,逐步释放技术风险。ITER也只是解决规模化实验及燃烧实验关键问题,目前还在建设之中。

  他介绍,参与ITER建设的同时,欧、美、日、俄等都在积极制定各自的磁约束核聚变能发展战略,基本上都聚焦在本世纪中叶前后实现核聚变能应用。

  “根据我国核聚变发展路线规划,总体时间也和其他国家预计时间相近,将在2050年前后建成聚变商用电站,实现聚变堆商用发电,让聚变能源点亮万家灯火。”刘永说。

  除了聚变堆,近年来,我国在热堆、快堆领域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热堆是最成熟并具有显著经济性的核能技术。在热堆领域,现阶段,我国热堆已经实现了二代向三代升级换代,主力堆型“华龙一号”加速批量化建设,并走出国门,在海外受到好评。2020年9月,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国和一号”完成研发。

  中核集团“华龙一号”总设计师邢继介绍,未来我国将主要从三方面优化提升热堆技术:提升系统安全性、经济性;与新技术融合发展,提升运维效率;小型化与多用途应用。

  在快堆领域,中核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余剑锋表示,我国快堆发展正在走深走实,中国实验快堆建成运行,快堆技术不断发展成熟,一体化快堆战略性研发启动实施。中核集团将加快推动快堆发展,发展百万千瓦商用快堆,推进一体化快堆研发,力争2035年前实现一体化快堆工程示范,大型后处理厂建成投产,具备商业化应用条件。

  “总体来看,我国核能发展处于最为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叶奇蓁表示,我们应继续坚持核能发展“三步走”战略。持续发展好热堆的同时,将快堆核能发展提上快车道,助力“双碳”目标实现,加强可控核聚变技术研发和工程示范。

  “核能是助力‘双碳’目标的重要组成,未来发展增长空间依然很大。”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表示,从总体装机规模看,我国到2035年,预计在运在建核电装机合计约2亿千瓦,发电量占比达到10%。从脱碳需求及电力装机电量平衡预测,2060年我国核电装机规模需要达到4亿千瓦以上才能实现碳中和目标,发电量占比达到20%以上。(完) 【编辑:唐炜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