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28 05:54:39 来源: sp20241228
中新社 衡水8月30日电 题:走进“董子故里”:寻圣人足迹,感千年儒风
作者 牛琳 王天祥 黄建
文化研学、国风手作、汉服摄影……暑期已近尾声,此间董子研学游热度未减。天南海北客不期而至,只为寻两千多年前“阐道醇儒”发轫先声,感“董子故里”儒脉绵长,这其中亦有来此寻根祭祖的海内外董子后裔。
西汉大儒董仲舒根在河北衡水。他长于斯,学于斯,学术思想也成于此。如今,当地仍散落着董子像、董子祠等人文遗迹。
位于衡水市枣强县后旧县村的董子祠。(无人机照片) 贾献义 摄坐落在衡水市枣强县王常乡后旧县村的董子祠气势恢宏,庄严肃穆。此地原为“董氏宗祠”旧址。20世纪末,后旧县村发现“董氏宗祠”石刻门楣及清代拓片,标记“祥符癸丑重修”字样,即宋真宗大中祥符六年(公元1013年)重修,表明此前这里就存有“董氏宗祠”。
据《枣强县志》记载,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乡士韩安辅及妻姚氏施财重修董子祠,明三暗五,绿瓦盖顶,饰有脊兽,飞檐翼张。大殿悬有匾额“阐道醇儒”,木雕阁内奉董仲舒石像。现存董子祠则为2019年重修。
步入殿内,董仲舒石像立于大殿中心,坐式,双手捧一笏板,高2.5米,重约4吨,像背后刻有“万历三十六年施财弟子管正尊韩安辅妻姚氏……”字样。1982年,董仲舒石像被确立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董仲舒是汉初今文经学大师,深研《春秋》,传世文献有《春秋繁露》《天人三策》等。他是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关键人物,汉武帝采纳他的建议,“抑黜百家”,尊奉“六艺之科”“孔子之术”,开两千年封建社会奉儒学为正统思想之先河。
“如果把孔子比作儒学‘总设计师’,董仲舒则是儒学‘总建造师’。”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长聘教授余治平在受访时表示,董仲舒也是最早系统论述“大一统”思想的哲学家,其论述促使中国成为世界上唯一未发生文明中断的文明古国。
8月27日,在衡水市景县“广川学宫”研学的小学生们了解有关董仲舒的历史故事。 高雷 摄董子文化在衡水浸润颇深,“目不窥园”“不知牝牡”“下帷讲诵”“振聋发聩”等跟董仲舒有关的故事在此间广为流传。过去,当地人以背有“董子故里”字样的口袋褡裢为荣。
近年来,衡水愈加重视董子文化的研究与传承。这里成立了海内外首家董子学院,打造了名家荟萃的董子讲坛,并多次举办董仲舒与儒家思想国际学术研讨会。
不仅如此,衡水市景县广川镇“广川学宫”,集董子文化展示、研究、国学教育等于一体;位于衡水市故城县房庄镇董学村的“董学园”,则成为董子文化主题研学目的地。
如今,到“董子故里”衡水寻根祭祖的人日益增多,其中不乏来自欧美、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以及中国台湾等地的董子后裔。
“董仲舒使儒家思想取得正统地位,功绩值得肯定。”身为董子后裔,台湾政治大学中文系名誉教授、国际儒学联合会荣誉顾问董金裕多次到衡水参会、考察。
同为董子后裔的菲律宾董杨宗亲总会前秘书长董欣恭则表示,董仲舒提出“仁、义、礼、智、信”的君子道德标准,深深影响着他。
“衡水是儒学复兴之地。”谈及如何弘扬董子文化、推动文旅融合,衡水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叶表示,当地依托广川学宫、董子故居、董子祠、董学园等,玉带串珠,儒韵研学,力争全方位展示董子文化的独特魅力。
“我们还将采用‘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模式,全力打造‘国际儒学文化研学交流基地、董子学说研究教育传播基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验基地、董仲舒生平及学说展示基地’。”刘叶说。(完)
【编辑:王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