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观察|围绕进博会“三大定位”,习近平主席提出新要求

发布时间:2024-11-24 05:27:00 来源: sp20241124

  11月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致信,围绕进博会“三大定位”提出新要求——

  希望进博会加快提升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窗口功能,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

  充分发挥推动高水平开放的平台作用,让中国大市场成为世界共享的大市场;

  更好提供全球共享的国际公共产品服务,助力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让合作共赢惠及世界。

  自2018年以来,习近平主席连续五年在进博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或致辞。去年,习近平主席明确提出进博会“三大定位”:“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窗口”“推动高水平开放的平台”“全球共享的国际公共产品”。

  当前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不足,更需各国同舟共济、共谋发展。习近平主席致信以“加快提升”“充分发挥”“更好提供”为关键词,对“三大定位”提出新要求,这既是对进博会功能作用的强化提升,也彰显了中国坚定推进高水平开放、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坚定决心。

  加快提升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窗口功能——

  习近平主席多次强调,新发展格局“决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更加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作为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进博会具有展商、展品双境外的特点,联通国内国际的作用尤为凸显。

  2018年以来,进博会年年举办、从未中断,促进双循环的“窗口功能”进一步强化。

  累累硕果正是生动证明:前5届进博会共有131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加国家展,超过1.58万家次参展商参加企业展,约2000项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首发,意向成交额近3500亿美元。

  广度拓展,更大“朋友圈”强化联通纽带。今年进博会是新冠疫情后首次全面恢复线下办展,参展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数达289家,为历届之“最”。

  深度延伸,更深融合促进互利共赢。3400多家签约参展企业中,200多家是连续6年参加进博会的“全勤生”。从“头回客”到“回头客”再到“常驻客”,更多参展商变投资商,扎根深耕中国市场。

  打通两个市场,为世界带来发展机遇,也为中国自身发展注入活力。越来越多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在这里首发首秀,并进入中国大市场,进一步带动中国产业升级和消费升级,为高质量发展助力,也为世界提供更多新机遇。

  充分发挥推动高水平开放的平台作用——

  “高水平开放”,是历届进博会的“高频词”。从主动扩大进口,到持续放宽市场准入,从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到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这个高水平开放平台持续发出开放强音。

  举措落地,见证中国扩大开放的重信守诺:增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加快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连续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全面生效……

  扩大进口,反映中国大市场的磁力魅力:“中国市场这么大,欢迎大家都来看看”。如今,进博会举办地上海已累计引入进博展品近27万种(件),累计进口商品额超3230亿元。中国稳居世界第二大货物进口国。未来5年,中国货物贸易、服务贸易进出口额有望累计超过32万亿美元、5万亿美元……

  从45年前实行对外开放,到22年前加入世贸组织;从10年前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到连续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国开放大门越开越大。

  更好提供全球共享的国际公共产品服务——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经济复苏乏力,作为国际公共产品的进博会,持续推动做大共享蛋糕,为全球经济注入活力。

  一条阿富汗羊毛地毯在中国销售,意味着当地一个山区家庭获得一年收入;一款罕见病新药从进博会亮相到市场落地使用仅6个月,更短上市时间给患者带来福音……一个个进博会故事,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签约企业展面积较上届增长约30%;参加国家展的69个国家有16个是最不发达国家;通过提供部分免费展位等方式,中国推动最不发达国家特色产品进入中国市场……以更开放心态和举措,共同把全球市场蛋糕做大、把全球共享机制做实、把全球合作方式做活,中国一直在行动。

  万里长江,汇百川终入大海。以进博会为窗口,中国正在以更加开放自信的姿态,与世界携手共创更美好未来。

  策划:霍小光、姜微

  监制:王永前、张旭东

  主笔:于佳欣、谢希瑶、何欣荣

  统筹:罗辉、刘东凯、王绚、杨进欣

  视觉|编辑:张虹生、唐兴

  新华社国内部、上海分社联合制作

  新华社第一工作室出品

  (来源:新华社)

【编辑:刘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