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5 08:42:27 来源: sp20241125
中新网 12月13日电(中新财经记者 左宇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1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其中对于房地产的表述,业内分析认为,在强调化解房地产风险的基础上,对于加强“三大工程”建设以及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等均有着墨,尤其有三点值得关注。
这三点分别对应着哪些方面?会对明年楼市产生哪些影响?
资料图:房地产楼盘。 中新社 记者 张斌 摄一是防范化解房地产领域风险
会议指出,积极稳妥化解房地产风险,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的合理融资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这也被认为是2024年房地产政策的重点方向。易居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认为:“支持合理住房消费需求等工作需要继续推进,但是各地从认识层面和工作重心上,要把化解风险作为最核心的一项工作。”
风险化解要怎么做?中指研究院市场研究总监陈文静指出,当前房地产风险主要体现在房企债务化解、项目保交付等方面,预计2024年企业端资金支持政策有望继续细化落实,“三个不低于”若能实质性落地也将有助于改善企业融资环境。
自10月末,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后,多部委召开企业座谈会落实相关举措,多家商业银行召开企业座谈会,提出要加大在开发贷、按揭贷、经营贷及债券承销等方面的支持。据中指研究院监测,2023年11月,房地产企业债券融资总额为412.8亿元,环比增长49.4%,同比降幅收窄至2.6%,政策效果初显。接下来,企业资金支持政策有望进一步落地见效。
“在加大对房企融资支持的基础上,预计将会着力增强民营企业信用水平,包括进一步探索有效增信措施,丰富信用保护工具,适度扩大民企债券融资工具适用范围。同时会将房企融资和预售资金监管统筹考量,探索更为灵活的方案,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让资金效力更大发挥。”58安居客研究院院长张波说。
陈文静另外提到,化解房企风险仍需要推动企业恢复自我造血,市场销售实质性修复是改善企业资金面的关键,而销售市场好转也需要需求端政策继续托底发力。
资料图:一棚户区住房改造项目。 高峰峰 摄二是“三大工程”建设
会议指出,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
“‘三大工程’既是新模式的抓手,也是房地产稳中求进的着力点。这着眼于房地产长期健康运行与稳定增长,力图解决结构性问题、供需错配、需求断层等长期问题。”广东省城规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说,本质上,新时期住建系统“的三大工程”,都是在供给侧改革做文章,以匹配需求并与扩大房地产内需结合。
——保障性住房建设
“保障性住房解决的是户籍无房户、人才群体、工薪阶层的配售型保障需求,解决商品房需求断层的问题。”李宇嘉说。
陈文静认为,保障房“保基本需求”,市场化的商品房则满足多层次住房需求。高质量、好地段、好服务的新房项目依然具备市场潜力,这也给开发企业提供了新的经营思路。
张波指出,推进保障性住房发展的新模式将是下一轮房地产周期的重要举措。明年更多城市将加快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推进节奏,通过多渠道共建的方式,让多样化、高品质保租房不断面市,以更好实现政府保障基本需求、市场满足多层次住房需求,建立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
——“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李宇嘉介绍,“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解决的是新时期对于居住生活安全的配套设施诉求。
在陈文静看来,“平急两用”或与低效、闲置基础设施结合,因地制宜实现资源再利用,也将对房地产投资产生积极带动作用。
——城中村改造
“城中村改造解决的是新市民、年轻人、外来人口的住房需求,主要是低成本的、职住平衡的配租型住房需求。”李宇嘉介绍。
“2024年城中村改造将进入新的阶段,其对房地产销售、投资的实际拉动或有限,但对预期影响至关重要。”陈文静提到,城中村改造“因城施策”的实施细则预计将陆续出台,一批项目有望进入实施阶段,在供需两端支持房地产企稳。
张波指出,城中村改造是提升大中城市居住品质提升的重要举措,也是住房改善的重要举措,通过消除安全风险隐患,改善居住环境,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可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
三是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会议指出,完善相关基础性制度,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在严跃进看来,这一表述与此前中央政治局会议和本次会议均提到的“先立后破”相吻合。房地产新发展模式要建立,就必须“先立”而非“先破”。此次提及完善相关基础性制度,也说明在“先立后破”方面,逐渐探索一些基础性的制度。
严跃进认为,相关制度或体现在“人房地钱”四个字上,预计2024年一些新的改革工作会启动,尤其是围绕“人房地钱”会有系列的工作开展。
以上三项工作,在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住房大数据项目组组长邹琳华看来,也是相互联系的:“三大工程建设和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都有利于提升市场长期信心,从而也有利于化解房地产风险。”(完)
【编辑:李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