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小伙“寻楼记”:榫卯间读懂中国

发布时间:2025-01-10 20:36:20 来源: sp20250110

   中新网 吉林9月18日电 题:非洲小伙“寻楼记”:榫卯间读懂中国

   中新网 记者 石洪宇

  辛巴常骑上共享单车,前往几公里外的吉林北山公园遛弯。山上的古建筑群已经“打卡”几十次,但他仍乐此不疲。“有些建筑有榫卯结构,像积木似的拼在一起,牢固又美观。很难想象几百年前它们被设计得如此巧妙。”

  辛巴在宿舍里贴满了他与中国古建筑合影的照片,吉林北山玉皇阁、吉林文庙大成殿,还有故宫的太和殿、乾清宫等。书桌上摆着他实践榫卯的作品,一个还未拼完的北京雍和宫模型。

辛巴在吉林北山公园“打卡”。 石洪宇 摄

  这个27岁的非洲小伙来自津巴布韦,目前在位于吉林省吉林市的东北电力大学技术经济与管理专业读硕士。痴迷中国建筑文化的他,计划回国后开一家具有中式办公场景的商贸公司,畅通两国的商品交流。

  来到中国这一年来,辛巴热衷寻访中国古建筑。榫卯堆叠、雕梁画栋间凝聚的工匠智慧,让其赞叹。

  辛巴到访的第一站是北京,故宫就逛了三天。“我拍了很多照片,尤其是木质窗口和榫卯的房顶。”导游向他讲解建筑的由来和一些典故。

  故宫整体上的雄伟庄重,榫卯细节上的巧妙让人流连。辛巴说,在没来到中国前,他很难想象建筑通过木材拼插、组合能够屹立几百年。“当时我就立下目标,要在求学这几年,访遍中国的古代楼宇。”

  离开北京时,辛巴还买了一本关于中国古代建筑史的科普书籍,用翻译软件了解榫卯的特点和历史。

  校园里,他通过查找资料、咨询教授和同学,认为布局和造型对称、结构牢固且功能齐全的中国古建筑,凝聚着和谐、平衡、顺应自然的中国精神。

  “中国是个历史悠久的国家,身边就有很多古代建筑。”通过丰富的互联网信息、居民的口口相传、官方举办的旅游节庆,辛巴找到了很多“宝藏”楼宇。

辛巴正在查看古代建筑。 石洪宇 摄

  玉皇阁是吉林北山古建筑群中规模最大建筑,始建于清代,建筑用榫卯连接。辛巴记录了楼阁里悬挂的“天下第一江山”牌匾,并用英文进行标注。有老人告诉他,其表达了一种磅礴的气势。

  “中国对于建筑特别认真,但也很浪漫,常留下诗词、题字表示祝福。”辛巴说,他在古建筑里看到很多诗词,他正努力背下。站在玉皇阁附近,吉林市全貌尽收眼底。他认为,中国建筑的选址很科学,应该是总结了很多人的经验。

  辛巴最喜欢的一处古代建筑是吉林文庙。每到重要节日,学子们便来参加启蒙礼、开笔礼,徒步走过状元桥。这里举办的多项活动,常出现他的身影。他在活动中,学着写毛笔字,学着向孔子敬礼。

  辛巴说,中国和津巴布韦都很重视教育,他理解两国的学生对于知识的渴望。

  来到中国这一年来,辛巴既“寻楼”,也搜集信息。他最近的目的地是四川和天津。“我有很多同胞在中国,我们互相推荐所在的城市。”辛巴已经做好了去天津的攻略,并计划在10月的假期登上鼓楼。(完)

【编辑:房家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