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11个月贷款增量超去年全年 存量贷款如何更高效助力经济增长?

发布时间:2024-12-15 11:40:03 来源: sp20241215

中国人民银行13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前11个月我国人民币贷款增加21.58万亿元,增量已超去年全年。专家表示,11月份贷款保持平稳增长势头,信贷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保持稳固。在我国货币信贷存量较大的背景下,要更多关注资金使用效率,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

11月贷款新增超万亿元 保持平稳增长势头

中国人民银行当日发布的金融统计数据显示,11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09万亿元,单月增量比去年同期略有少增。

“考虑到11月是传统的信贷‘小月’,在上年同期基数较高的背景下,这个增量符合预期。”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当前人民银行的政策呵护成效持续显现,货币信贷供给较为充分,信贷投放内生动力仍然强劲。

数据显示,前11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21.58万亿元,同比多增1.55万亿元;11月末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10%,仍保持较高水平;前11个月中期借贷便利(MLF)逐月保持超额续作,累计新增超过1.7万亿元,有力支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业内人士介绍,在稳妥化解房地产风险、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实施中小银行改革化险方案的背景下,信贷仍保持平稳增长实属不易。11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0.8%,仍高于名义经济增速。

中国人民银行相关部门负责人曾多次表示,观察货币信贷数据,宜将考察周期拉长一些,不能只看某个时点的数据。要客观全面分析信贷支持经济力度,综合累计增量、余额增速等指标科学研判。

盘活存量信贷 提升服务经济质效

近年来,我国贷款增速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稳固。目前,我国银行体系贷款余额超过200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余额超过300万亿元;近年来,我国每年贷款新增20万亿元左右,社会融资规模新增30多万亿元。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日前表示,盘活存量贷款、提升存量贷款使用效率、优化新增贷款投向,这三个方面对支撑经济增长的意义本质上是相同的。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盘活存量、提升效能,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创新、绿色转型、普惠小微、数字经济等方面的支持力度。

“盘活存量资金循环、优化增量信贷,可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更有力有效支持经济增长。”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这背后离不开政策面的支持,中国人民银行的各类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正在发挥积极作用。

今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注重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激励引导金融机构把更多金融资源投向科技创新、制造业、绿色发展、普惠小微等重点领域。

记者从中国人民银行了解到,10月末,“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科技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贷款余额分别同比增长17.7%、22.1%、15.7%,均明显高于同期各项贷款增速。这三类企业10月末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速分别达到41.1%、92.2%、46.8%,保持高速增长。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23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盘活低效占用的金融资源,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虽然不会体现为贷款增量,但同样能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利率保持下行 社会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在重点领域、薄弱环节贷款“增”势明显的同时,贷款利率持续下行,保持“减”的势头。记者从中国人民银行了解到,前11个月企业贷款利率为3.89%,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继续保持在有统计以来的历史低位。

“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也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明确要求之一。

“当前,内外部约束边际缓解,货币政策自主性有效性进一步增强。”董希淼说,随着我国经济保持恢复态势,11月以来中美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倒挂幅度由此前超过220个基点收窄至160个基点左右。中美利差收窄会使得我国货币政策调控时受到的约束变小。

今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继续发挥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作用,引导主要银行下调1年期及以上存款利率10个至25个基点。

专家表示,近期国内金融机构稳步推进存款利率特别是中长期存款利率下行,有利于缓解存款定期化倾向,增强企业居民投资消费动力,为银行让利实体经济创造有利条件。

(责编:申佳平、陈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