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敦煌文化,构建现代文明 

发布时间:2024-11-24 19:00:03 来源: sp20241124

10月16日起,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在纪录频道推出四集大型人文历史纪录片《大敦煌》。

该片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敦煌研究院座谈时重要讲话精神,从文明互鉴与融合发展的角度出发,围绕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时代主题,把目光聚焦到敦煌文化之上,通过把敦煌作为一个史实例证寻找文明元素和文化符号,用宏阔的国际视野、真实的影像纪录、丰富的历史资料呈现和讲述敦煌故事,探索文明运行逻辑,展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展现东西文明的交流成果,践行“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等要求。

纪录片《大敦煌》共4集。第1集《何以敦煌》,通过考察敦煌城、邮驿系统、河西走廊守卫体系的建造过程,以及中原儒道文化的西渐和农耕生活方式的确立过程,表明只有在中原王朝强大国力的支撑下,才能兴起敦煌这一座丝路重镇,才能为东西方文明在敦煌的对话、碰撞、交流融合奠定坚实的基础。第2集《敦煌密码》,通过对“三兔共耳”图案、飞天演化过程、敦煌星图等背后故事的探寻,找到东西文明共有的文化基因、文化密码,表明对星空世界、人生哲理、审美取向的探索和向往是所有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第3集《文明舞台》,通过粟特信札、胡璇舞、敦煌服饰、藏经洞绢画刺绣、第一本雕版印刷书籍等,向我们展示一个文化繁荣、思想开放、商品丰富、风尚潮流的国际文化大舞台,表明我们今人的命运和古人的命运一脉相连,也表明当今社会整个人类命运悉悉相关。第4集《再造敦煌》,把时间线拉回现代,通过讲述敦煌乐舞复制、敦煌壁画复原修复、敦煌石窟克隆、“数字敦煌”、文物回归等工作,承续过去、关照当下、走向未来,展示我们今天对敦煌文化的守护与传承,以及敦煌文化对今天文明交流交融发展的启示。

纪录片宏大的叙述逻辑,让我们为央视纪录片制作团队高超的业务水平和倾力用心的创作态度感慨时,也不禁为中华文明体系下诞生的敦煌,以及历史底蕴雄浑厚重、文化内涵博大精深、艺术形象美轮美奂的敦煌文化而感到自豪。“敦煌文化延续近两千年,是世界现存规模最大、延续时间最长、内容最丰富、保存最完整的艺术宝库,是世界文明长河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也是研究我国古代各民族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艺术的珍贵史料。”敦者,大也;煌者,盛也。敦煌:辉煌盛大之意。敦煌当之无愧于这个称号,透过历史,我们首先要思考为什么历史选择了敦煌,敦煌又何以能够成其大。

一、敦煌之大,背后是汉唐盛世恢弘强大

从今天的卫星地图上看,敦煌并不是农耕文明理想的筑城之地,南北两个方向是高原,向西是万里黄沙,东边距中原文明中心长安四千里之遥;但同时它又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敦煌是河西走廊向西的最后一个绿洲,是扼守河西走廊的咽喉要道,进可以联通西域,退可以守护中原。因此,当雄汉兴起,霍去病击退匈奴、张骞凿空西域后,中原王朝便决定在这里建城。

敦煌的诞生,来自于汉朝的战略需要,然而维持起这样一座边关城镇是艰难的。汉武帝经略西域,李广利18万大军驻守敦煌,加之要建立的漫长军事防御工事,以当时敦煌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物产水平,根本无法负担这一巨大的日常消耗,所需的粮草物资都需从中原运送,路途的遥远加上原始陆路运输的巨大损耗,所需的供养无异于天文数字,如果没有汉朝的强盛,则根本难以承受。但仅靠中原供养也非长久之计,于是西汉王朝决定在这里兴修水利、戍边屯田,随着中原生产方式和文化形态的落地生根,敦煌便被纳入了中原文明的版图。

自汉以降,中原王朝虽几经动荡,但至唐800余年时间,往来于东西的商贾客旅,让敦煌从来不曾没落。敦煌也逐渐多了一层属性,过去他是政府的,之后他更是民间的,直至大唐盛世,敦煌又一次迎来了他的高光时刻。作为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王朝,唐朝为敦煌的繁荣提供了一切的必要条件。怛罗斯之战有效抑制了阿拔斯王朝东扩的步伐,加之唐朝对整个西域地区的长时间有效统治,使敦煌一直处在一个可以稳定发展的状态;中原文化的魅力、中原物产的丰饶、中原文明的兴盛,让西方来宾络绎不绝,他们接触唐朝的第一站就是敦煌,不同的相貌、不同的语言、不同的服饰在这里交相辉映,共同营造了敦煌的兴盛。

雄汉盛唐,一个朝代让我们今天自称为汉族,一个朝代让我们在海外定居地被称作唐人街。时至今日,我们通过敦煌回望历史,中华民族曾创造出璀璨辉煌的文明时代,曾建立起恢弘强大的盛世国家,敦煌也正是背靠着恢弘强大的中原王朝,才能在西域一角不惧风沙,扎下坚实的根基。

二、敦煌之大,彰显着华夏儿女胸怀博大

敦煌自诞生之日起,就是多民族交流、多文化交融、多宗教共存之地,这种性格禀赋在人类历史长河和世界文明史中也是不多见的。

在敦煌建造之初,与汉朝同期还活跃着古印度文明、古波斯文明和古罗马文明,之前它们虽然互有耳闻但并未大规模链接,敦煌为四大文明会面提供了平台。大量西域各国国王、质子、使者、商旅经由丝绸之路进入敦煌,他们在这里和当地人一样受到了公平的待遇,他们的身份、语言、信仰、习惯、服饰在这里都会得到尊重。以服饰为例,在敦煌现存的45000余平方米壁画和2000余身彩塑里,有帝王将相的宫廷服饰、有平民百姓的日常服饰、有边关将士的军旅服装、有异域风情的外国服饰、有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神佛服饰,彼时的敦煌就像一个巨大的T台,每天都在这里上演着国际时装秀。

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说过:“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再没有第五个;而这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就是中国的敦煌和新疆地区,再没有第二个”。两千多年以来,敦煌以其宽仁博大的胸怀与和平包容的气质,凝聚起超越地域乡土、血缘世宗、宗教信仰的文化认同,让多种文明在这里共生、共融、共存,就如中华民族,越是包容越能得到认同和维护,越是开放越能从文明肇始时的中原一隅,演进成今日的文明版图以及影响遍及世界的中华文明圈。

三、敦煌之大,根源是中华文明源深流长

当各种文化在敦煌汇聚时,没有出现一种文化侵蚀吞并另一种文化的现象,而是实现了彼此的融合发展,究其原因是作为敦煌母体文化的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根深叶大,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并在很长的历史时期是世界上最繁荣最强大的文明体,起到了定盘星和压舱石的作用。

自从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开始大规模传入中国,西学东渐的过程在两千年来就从来没有停止过,敦煌是这个过程的第一站。莫高窟壁画中的飞天最能说明这一现象,飞天源自印度,莫高窟早期的飞天是男性形象:身材粗短、上体半裸、腰缠长裙、肩披大巾,这显然并不符合中国传统审美观,也不符中国传统上对飞行的想象,而且我们也早已有关于羽人的传说,但两者并没有出现冲突而是不断地融合,及至隋唐,已然形成我们今天熟悉的飞天,她们变成了符合中国人审美的女性形象:眉清目秀、身材修长、衣裙飘曳、巾带飞舞。这样的融合不可胜数,包含了哲学思想、文化风俗、饮食起居等方方面面,与此同时,来自中国的文化也正从敦煌出发,向世界展示着中国的魅力。在世界大部分主要宗教中,都有“三兔共耳”的图案,包括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犹太教等等,放眼整个亚欧非大陆,这三只循环追逐的兔子在各类建筑和器物中被广泛应用。它们最早出现在莫高窟302窟的天宫栏墙中,并在莫高窟17处藻井井心出现,之后顺着丝绸之路一路向西,在一千多年后的15世纪,成为英格兰达特穆尔大教堂的装饰图案。三在中国是个神圣的数字,有统计在中国古代数字中,三出现的概率占到一半,《道德经》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史记》说“数始于一,终于十,成于三”,汉代瓦当有三凤纹,东汉石棺有三鱼同首,等到了隋唐初期,三兔从敦煌起跳,遍及大半个地球,成为中国文化影响世界的最好例证。

回望历史我们发现,当其它地域的文化途径敦煌汇入中原时,极大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当中原的文化途径敦煌传入世界时,又极大丰富了世界的文化形态。敦煌文化的灿烂,是世界各族文化精粹的融合,更是中华文明几千年源远流长不断融会贯通的典范。正是因为中华文明有源有流、有根有脉的自立之本,光前裕后、开放包容的自信之基,与时偕行、革故鼎新的自强之道,才使中华民族在世界文化激荡中勇立潮头、岿然不动。

如今的中国,正逢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新时代新征程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要有新气象新作为。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敦煌文化是各种文明长期交流融汇的结晶,中华文明以海纳百川、开放包容的广阔胸襟,不断吸收借鉴域外优秀文明成果,造就了独具特色的敦煌文化,展示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大敦煌》这样一部以促进文化交流和文明互鉴、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纪录片创作播出正是一个有利契机,必将推动甘肃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切实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着力赓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守正创新,为促进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单位:甘肃省委宣传部文艺处)

(责编:孙红丽、章斐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