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2 04:44:01 来源: sp20241122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围绕“教什么”“怎么教”“谁来教”,对学校思政课建设的指导思想、使命任务、内容体系、目标要求等作出具体部署,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提供根本遵循,为新时代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指明前进方向。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学校思政课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为内容支撑”,以党的创新理论为指南讲深新时代“理论大课”,以党的奋斗历史为教材讲透新时代“历史大课”,以党的伟大实践为素材讲活新时代“实践大课”,充分发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理论探索成就、不懈奋斗成就、为民造福成就的教育激励作用,守正创新建设好、利用好、发展好“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关键课程”,不断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篇章、新局面、新气象。
以党的创新理论为指南,讲深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探索故事
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为学校思政课建设提供了行动指南。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构建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课程教材体系”。因此,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创新理论,在“大思政课”上讲细讲深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探索故事,成为推动学校思政课建设守正创新的题中之义。
着眼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讲深党的创新理论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理论探索故事。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党的精神旗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百余年来,我们党始终坚持并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从革命、建设到改革的历史性飞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出一系列富有时代性、科学性、原创性、发展性的新思想新观点。聚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创新发展,“大思政课”要讲清楚党的创新理论中蕴含的大道理、真学问。
着眼于科学回答重大时代课题和现实问题,讲深党的创新理论指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理论探索故事。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国际力量对比格局发生深刻变化,一系列新矛盾新问题迭代增长、交织叠加、层出不穷。基于此,党的创新理论亟待回答有关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大思政课”要讲深党的创新理论回应时代课题、满足现实需求的理论探索故事,就要讲清讲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的科学回答,是对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系统阐述,指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
以党的奋斗历史为教材,讲透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懈奋斗故事
新时代党的奋斗历史为学校思政课建设提供了宝贵教材。我们党作为百年大党的奋斗历史和成功经验,是新时代学校思政课最好的教科书,常读常新、常用常进。在“大思政课”中讲透新时代不懈奋斗故事,有利于引导学生总结历史经验、增强历史主动、坚定历史自信,并从新时代党的奋斗历史和成功经验中汲取强大精神力量。
立足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取得的标志性成果,讲透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不懈奋斗故事。党的百年奋斗征程波澜壮阔、撼人心魄,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坚定如磐、历久弥坚,矢志不渝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统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不断开创强国建设与民族复兴伟业新局面。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创新创造活力更强,区域发展协调高效,改革创新持续深化……一系列标志性成果助推党的百年奋斗历程迈入新发展阶段。今年正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的重大时间节点,要将学校思政课建设置于党的奋斗历史的宏大视野中,善用“大历史观”建构“大思政课”,讲好百年大党的光辉奋斗历程及新时代的不懈奋斗故事,培育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立足于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世界历史意义,讲透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不懈奋斗故事。源远流长、欣荣灿烂的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全体人民的力量之基、自信之源。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实现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的交融共生,是新时代党的奋斗实践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重要标识,有利于开拓人类文明升华和人类社会发展的新格局、新路径,为构建符合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文明新形态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具有深远的世界历史意义。“大思政课”要坚持国际视野和战略眼光,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为力量根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丰富内涵和世界意义,在把握世界大势的基础上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积极贡献。
以党的伟大实践为素材,讲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为民造福故事
新时代党的伟大实践为学校思政课建设提供了鲜活素材。脱离现实、空谈理论的思政课是空泛无力、呆板无趣的,只有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才能办活“大思政课”。立足新时代伟大实践,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大思政课”上讲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为民造福故事,增强学生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
基于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伟大实践,讲活提升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为民造福故事。党的十八大以来,从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任务要求,到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点呼吁,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突出位置,多措并举提升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着力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着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突破性进展,显著提升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大思政课”要讲好“脱贫攻坚”“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等主题的为民造福故事,展现高质量发展的经济社会中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基于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伟大实践,讲活维护人民群众根本权益的为民造福故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以人民为中心是党的根本执政理念,党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党的奋斗目标,始终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权益。“大思政课”要讲好党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完成防汛减灾任务等过程中,始终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的为民造福故事,弘扬新时代焦裕禄精神、雷锋精神,确保党的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后继有人。
基于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伟大实践,讲活保障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为民造福故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出台了一系列社会治理领域的新理念、新举措,《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集中体现了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制度依循。“大思政课”要讲好新时代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体系的善治故事,用“思政小课堂”撬动“社会大课堂”“社会大资源”,引导学生在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实践中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
(作者系武汉大学弘毅特聘教授) 【编辑:李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