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28 04:03:44 来源: sp20241228
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笔谈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教师队伍建设摆在教育事业的突出位置。2014年和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考察北京大学时都强调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要求将“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作为办好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抓好的三项基础性工作之一。2023年教师节前夕,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首次提出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高等教育是建设教育强国的龙头。新时代新征程上,高校要牢记总书记殷切嘱托,以新时代教育家精神引领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高等教育力量。
心怀“国之大者”,勇当强国建设的先锋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大考察时,提出了“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指导思想,强调“世界一流大学都是在服务自己国家发展中成长起来的”。这些重要论述是对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规律的深刻洞察,也是对每一位高校教师服务国家战略的激励与鞭策。党的二十大报告擘画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高校教师作为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以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创造前沿科技成果、引领先进思想文化等方面必须勇挑重担,挺膺担当。新时代以来,北大教师发扬“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光荣传统,奋战在创新前沿,产出了以国产自主中央处理器、未来基因诊断、血液病治疗“北京方案”等为代表的原始创新成果和颠覆性技术,扎实推进《马藏》《儒藏》等重大学术工程,形成《永乐大典》高清影像数据库等创新文化成果,为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出重要贡献。在强国建设新征程上,高校要引领广大教师秉持“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理想信念,心系“国之所需”,坚持“四个面向”,将学术志趣与国家战略紧密结合,强化自主创新,加强有组织科研,产出更多具有原创性、突破性、开创性的创新成果,有力推动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和人才强国建设。
坚守初心使命,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源源不断输送有强国之志、具强国之能的栋梁之材,是高校教师的重大使命。高校教师要自觉做好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思践悟,当好青年的政治引路人,引导学生不断增强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中把牢从教正确政治方向,在践行初心使命中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既要有高尚品德,也要有真才实学。高校要引导教师以“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在教学内容上改革创新,在教学方法上精益求精,持续提升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当好青年的成长成才启智者。近年来,北大通过开展“教学新思路”等项目提升教师能力,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的深度融合,数字课堂、人工智能助教、虚拟现实实景教学等教学方法改革进一步激活课堂。当前,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正在引发教育领域的深刻变革。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要不断适应新态势下的知识传递规律,用好数字化、智能化教育技术,让学生掌握最前沿知识和最先进研究方法,引导他们在自主探索中逐渐形成创造性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成长为国家急需的拔尖创新人才。
弘扬高尚师德,坚持以第一标准塑造“大先生”。师德师风是教师的立业之基、从教之要,是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的精髓,也是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在学生眼里,教师的一言一行都给学生以极大影响;对教师而言,人格、品行和操守是安身立命之本。多年来,北大坚持弘扬崇高的师德风范,培育浓厚的师德师风建设氛围,全面落实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准则,把师德师风要求融入教师管理服务全过程、各环节,把师德警示教育纳入制度化的教师任职教育和培训体系之中,坚持打造理想信念坚定、思想政治素质过硬、道德情操高尚的教师队伍,涌现出王选、孟二冬以及“全国最美教师”王义遒、“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姜伯驹、3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等为代表的教师楷模。新时代的教育家精神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之上。高校要坚持从中华悠久文脉中汲取精神滋养,深入挖掘和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师道精髓,自觉做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引领者;加强对广大教师的国情教育,引领教师在我国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中坚定“四个自信”,将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内化为自身行为准则和品德标尺,以赤诚之心、奉献之心、仁爱之心投身党的教育事业,为建设教育强国持续打造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责编:郝孟佳、熊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