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5 16:19:02 来源: sp20241125
人民网北京3月27日电 (黄盛)据自然资源部27日消息,目前,我国首次完成了全国683个城市城区范围确定。
“长期以来,由于缺乏空间标准和相应监测手段,我国城市建成区面积主要依靠地方填报,各地对于‘城区’统计口径理解不同,且没有对应到全国‘一张图’的空间范围,一定程度影响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可比性等,给科学决策带来一定障碍。” 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划局二级巡视员王伟表示,建立我国的城区空间范围确定标准、完善城市化标准统计区制度,十分迫切和必要。
为此,自2019年7月起,自然资源部联合同济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发挥对地观测技术优势和“两统一”职能优势,开展相关标准研究。自2020年4月起,选取107个城市,先后开展4轮标准试划论证,不断验证调校技术路线。2021年6月,形成并发布《城区范围确定规程》,确定了从空间范围上界定城市建成区的技术规范,填补了我国城市化标准统计区制度的空白。
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划局二级巡视员王伟(左二)介绍我国首次完成全国683个城市城区范围确定情况。 人民网 黄盛摄
据王伟介绍,在确立制度和技术规范基础上,2023年,自然资源部依据《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2021—2035年)》(以下简称《纲要》),应用全国国土调查成果,组织全国683个设市城市全面开展了城区范围确定工作,形成我国第一版全国城市的城区范围矢量数据集,首次实现城市城区范围的空间化、定量化和精准化,为《纲要》和城市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体检评估等工作提供了基础支撑。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成果:
一是城区范围,即城市化标准统计区范围,作为一定时期城乡划分和城市化地区边界,解决城市化空间结构分析“分母”的标准化问题,更新周期与全国国土调查、人口普查等保持一致,其间保持相对稳定。基于第三次国土调查数据,全国683个设市城市城区范围(城市化标准统计区)总面积为11.02万平方千米。
二是城区实体地域,即标准统计区范围内的实际建设区域,作为国土空间规划实施情况的年度监测数据,解决城市化空间结构分析“分子”的标准化问题。每年利用全国国土变更调查成果,对城市实际建设区域变化情况持续监测,保持“一年一更新”。基于2021年度国土变更调查数据,全国683个设市城市城区实体地域范围(实际建设区域)总面积为7.80万平方千米。
“在此基础上,可对我国城市化国土空间问题进行多维度分析。”王伟举例分析,目前基于人口大数据的城区常住人口统计分析,城区范围确定成果已应用到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实施监测、城市空间监测和体检评估、城市地价动态监测、沿海城市地面沉降监测等国土空间监测分析工作中,进一步夯实了在“统一底图、统一标准、统一规划、统一平台”履行“两统一”职能的数据基础,促进了国土空间治理数字化转型。
另据了解,城区是指城市实际开发建设、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功能覆盖的空间地域范围,是观察城市化发展演化趋势、研究城市化的基本空间单元。实现城市城区空间范围确定的标准化,是科学实施城市统计监测、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基础性工作。
(责编:杨曦、高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