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后冰壶小将的“殊途同归”

发布时间:2025-01-07 21:17:44 来源: sp20250107

  17岁的李泽泰是哈尔滨人,出生于冰壶世家,从小耳濡目染开始练习冰壶,但清晰的成长线让他的坚持充满“热爱”和“主动”。16岁的陈早雪来自上海,受益于“北冰南展”参与冰壶,却带动父亲考了冰壶裁判证。截然不同的成长曲线在江原道冬青奥会有了交点,他们和另外两名05后小将以第四名的成绩,创造了中国队在冬青奥会冰壶项目混合团体的历史最好成绩。

  与瑞士队进行的铜牌赛中,中国队在第8局5∶8落后,观众看得揪心,李泽泰却把这个场面当成“实战训练”,他向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回忆,“正好前两天我们专门讲过后手两个占位如何拿3分,赛场上已经到这个局面了,我们就借‘最后一场比赛’去提高自己”。稳定的心态,让他抓住对手失误一举拿下3分扳平比分。比赛进入附加局,李泽泰坦承自己“力量偏大了一点”,在失去后手优势的情况下,中国队获得了第四名。

  面对棘手情况时淡定,面对失误时不内耗,李泽泰的“稳”有一种充满“少年气”的成熟,“竞技体育,失误无法避免,成年队参加世界级比赛也会有失误,况且我们是青年队,教练说百分之六七十的成功率是正常的,关键是去发现问题,改变自己,争取在以后的比赛中把失误率降低”。

  赛场上瞬息风云变幻,李泽泰从小就熟悉。父亲李洪臣担任过冰壶中国国家队、中国国家青年队男队主教练,出现在电视里的时间比在家里更多,李泽泰一边隔着屏幕喊加油,一边在内心发问:“为什么我爸总是那么忙?”直到十一二岁时,他开始接受专业训练,从观众蜕变为运动员,他逐渐了解了父辈运动员坚持的理由,也开始明白“为国争光”背后的取舍。可当父亲以教练身份出现时,李泽泰总觉得“他对我好像更严厉一些”,转念一想,自己担任队长且在四垒这样决定性的位置,“大局观和成功率都至关重要,严厉是为了我好”。

  “每次我滑过去,就看他一副沉思的样子,和场下完全不同。”陈早雪发现,场下换徽章最多的“社交能手”李泽泰,到了赛场上很少展露笑容,而身为“i人”(内向型人——记者注)的自己则因为爱笑、乐观的性格成为三垒,充当队内的“黏合剂”,“比赛中,三垒可以来回跑,要充当四垒跟一二垒之间沟通的桥梁,需要活跃气氛,提升士气。”因此,当队友出现失误时,年纪最小的陈早雪总是第一时间给予安慰和鼓励,她总说:“下一个会更好。”

  可作为队内唯一的南方人,练习冰壶仅两年半的陈早雪也有自己需要面对的压力,“冬青奥会是我目前参加过的最高级别的赛事,比较紧张,心态没放平”。实际上,三垒不仅要串联全队的士气,更要根据当时冰面上的双方形势作出取舍、处理关键球,因此,压力不容小觑。比赛过程中,一旦发现陈早雪“不知道怎么出手”时,李泽泰就会主动上前帮队友缓解情绪。这种团队凝聚力,让陈早雪在冬青奥会后笃信自己“爱上了冰壶”,“这种团队的默契配合让我有像家一样的感受”。

  陈早雪接触冰壶,得益于“北冰南展”埋下的伏笔。2012年开始,上海静安区就成立了冰壶队,在2021年新队员招生选拔中,陈早雪由同济大学附属七一中学老师推荐参加区冰壶队的训练,发掘兴趣的同时,也展现出天赋和潜力,她不仅在上海市内比赛中屡获佳绩,还代表上海队参加了“2022-2023中国冰壶联赛”,是赛事中年龄最小的队员。

  “我爸是体育的狂热粉丝,但接触冰壶前,他更喜欢足球,自从我打冰壶后,他特别支持,训练和比赛都陪伴着我。”陈早雪一周需要训练6天,同时还要保证文化课学习。由于训练的俱乐部偏隅于上海郊区,每天下午4点后,她都得花两个小时赶去冰场训练,晚上训练完,还得回家写作业。可冰壶对脑力和体力的双重考验,以及对年龄、性别、身材的包容性,都吸引着陈早雪。为了更好地陪伴女儿,她的父亲还考了冰壶教练证和裁判证,“但还是我更懂一点,我爸遇到问题常会来问我,冰壶让我们多了共同话题”。

  而冰壶一向是李泽泰和父亲的共同话题,他需要的是擦掉父亲带给冰壶的滤镜,去探索自己和这个“陌生又熟悉”的项目间的关系。

  全国第二届青年运动会冰壶比赛,李泽泰拿到乙组冠军,“那一刻真的很骄傲”,当时的他年纪虽小,但好胜心很强,以至于之后接触到更具实力的选手时产生了心理落差,“和比我们年龄大一些的哥哥们比赛,输多赢少,甚至比赛咬得紧的情况都不多见”。后来,他在天津队和队友不断磨合、查漏补缺,逐渐能凭实力为比赛增加悬念,“你一分我一分,最后才出胜负”。

  “不断学习”的心态被带到第十四届全国冬运会,一开始,全队未定名次目标,但一步步从小组赛拼到决赛,“必胜的决心慢慢被培养起来”,最终天津队夺得本届赛会冰壶男子青年组冠军。李泽泰坦言:“热爱是由成长路上一点一滴组合而成的。”

  “无论是老一辈运动员愿意让自己的孩子从事这个项目,还是南方的孩子通过各种渠道接触并坚持练这个项目,都从不同角度证明了冰壶的魅力,毕竟,现在的年轻人有很多其他的选择。”作为中国第一代女子冰壶队队长,名将王冰玉向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表示,这种“殊途同归”的背后,是后备人才培养模式更加多元化的反映,“新生代运动员展示了体育的新变化”。

  “当年国内基本没有冰壶场地,大家也不太了解这是一项什么运动。”在王冰玉看来,相较而言,训练条件、项目知晓度已不再是新一代运动员面临的挑战,但如何处理自己和项目的关系、如何面对竞争,将是他们不能回避的问题,“他们能更早地接触冰壶,也必须分配好自己上学和训练的时间,找到不断坚持的动力。同时,还要面对不断涌现出的对手,现在国内的竞争明显更激烈了”。

  王冰玉以“十四冬”为例表示,“现在年龄划分更加精准,参赛队伍也越来越多,甚至很多省(区、市)代表队培养的都是本土选手,这对于项目的发展有积极作用。”在她看来,第一代冰壶选手完成了项目“从无到有”的使命,以马秀玥等为代表的第二代冰壶选手需要在现有成绩上尽可能完成突破,而处于成长期的小将们反而可以轻松上阵,“他们现在还没有承担太多为国家队打比赛的压力,希望他们能多通过比赛锻炼自身,今后能承接第二代选手的接力棒。毕竟,以后还有很多历史等着他们去创造。”

  本报北京2月5日电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梁璇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4年02月06日 08 版 【编辑:李润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