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巡礼 | 75年砥砺奋进 青海书写可持续发展的时代篇章

发布时间:2024-12-30 19:49:27 来源: sp20241230

  央视网消息:75载风华盛,团结奋进向复兴。欢迎收看,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特别节目《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共和国巡礼》。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青海。

  山宗水源,大美青海。昆仑山、祁连山、唐古拉山千峰耸立,挺立起广袤高原不屈的脊梁;长江、黄河、澜沧江从这里发源,川流不息滋养着中华民族璀璨的文明。

  青海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新中国成立75年来,青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莽莽荒原风沙肆虐,如今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安居乐业。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三次赴青海考察,明确指出,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为青海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青海广大干部群众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擘画的蓝图奋力前行,加快推进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四地”建设,促进高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守护三江之源 筑牢“中华水塔”

  演播室引入了三江源地区的实时信号,这是难得一见的自然景观,源头的长江、黄河、澜沧江静静流淌、壮美多姿。如今,当地利用天空地一体化监测体系,实时收集三江源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生物多样性等信息。

  三江源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是我国重要的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全国唯一一个三个国家公园在建省份

  三江源国家公园是我国首批设立的五个国家公园之一,目前青海在建的还有祁连山国家公园和青海湖国家公园,成为全国唯一一个三个国家公园在建省份。一起穿越青海三个国家公园,领略生态之美。

  记者身旁的这片“红石之地”是青藏高原发育最完整的白垩纪丹霞地质景观,天地纵横间,嶙峋的山石将澜沧江源头装点的格外壮美。

  过去难得一见的珍稀动物雪豹如今在昂赛大峡谷里能见度却很高,这里也成为了三江源国家公园里最有看点的地方之一。记者身旁的牧民生态摄影师正在拍摄雪豹的影像,这些年,除了雪豹,金钱豹、猞猁都是他镜头中的常客。

  党的十八大以来,三江源国家公园实现了长江、黄河、澜沧江源头整体保护。作为全国首批、面积最大的国家公园,如今,三江源头重现千湖美景,无数分水岭勾勒出华夏大地恢宏的线条。

  碧波荡漾、水天一色、大美净好,这里是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青海湖,它就像是一块巨大的蓝宝石镶嵌在青藏高原上。

  青海湖环湖周长有360多公里,行走在湖畔,你总会和这里湛蓝的水、飞翔的鸟、洄游的鱼,还有牧民的笑脸来个偶遇。青海湖流域是维护青藏高原东北部生态安全的重要水体。

  岸上治沙,湖中监测,为了给青海湖水域面积变化提供更精准的监测数据,工作人员首先要开展遥感卫星外场定标试验。青海湖2023年丰水期的湖泊面积为4622平方公里,较近10年平均值增大2.2%。

  青海湖正在加快创建湿地类型国家公园,形成了特有的“草—河—湖—鱼—鸟”共生生态链。

  就在这片湖的东北端是在建的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这里的地貌涵盖森林、草原、高山、冰川、湿地,海拔介于2000至5000米,是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

  祁连山是我国西部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随着林草长制、河湖长制的建立,这里的每一条河流、每一片森林和草原有了专属守护者,实现了生态管护的全覆盖。

  如果青海有颜色,巍巍祁连的绿色一定是浓墨重彩的一笔。与试点前相比,这里的植被面积增加了51.27平方公里,生态环境呈现新面貌。

  在祁连山腹地,这里有着目前我国唯一建在国家公园里的野生动物救护基地,管护员们日常巡护中发现的动物伤员都会被送到这里来救治。祁连山国家公园的建设赋予了生物多样性保护更多机遇,体现着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

  从三江源到青海湖再到祁连山,青海努力探索着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公园建设之路。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民生改善,青海正在书写可持续发展的时代篇章。

  走进光伏智能工厂 探索应用新场景

  青海丰富的风能、太阳能和水能等清洁能源资源,青海锚定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目标,不断加强政策支持引导,推动清洁能源产业链条向上下游延伸。

  这里是位于青海西宁的一家智能光伏生产车间,整个车间充满了“智能科技范”,我们能看到车间内机械臂在不停的摆动,一辆辆机器人小车在忙碌穿梭。这些小车可以说是整个车间最忙碌的运输工,它们主要的工作是进行上下物料的运输。这些小车不仅可以自动化行驶,还可以自动辨别方位、路线,遇到障碍物可以自动紧急停止避让。像这样的一个智能装备,现在已经分布到了到车间生产线的各个环节。

  机器人生产不仅提高了产能,而且合格率达到了满分,工作人员只需要进行软件的操作,其余的活都可以交给智能化设备。除了车间充满“智能范”,生产出来的产品更是科技满满。现在接着手上拿到的是一块儿IBC电池。什么是IBC电池呢?简单的来说,它是一种单面的光伏太阳能电池。正负电极都在电池背面,正面没有遮挡。这样的设计不仅外型好看,而且转换效率高。IBC电池不仅效能高还能融入建筑美学。这块高颜值的琉璃组件色彩丰富、造型多变,这种电池透光性特别好,还能保证发电效率,在一些墙体房屋里我们都能看到琉璃组件的身影。

  其实光伏组件也在渐渐的走进我们的生活中,喜欢户外露营、爱旅行的朋友经常会有找不到电源,充电难的困扰,拥有这些新的光伏产品可以随时随地实现“充电自由”。像这样的光伏折叠包,便携式电源,可以独立为手机及电子设备充电。

  说到光伏产品在青海很多地方都有广泛的应用。青海绿色能源的产业链越来越长。

  塔拉滩:光热塔上看“光伏海洋”

  这些光伏组件从厂房里生产出来,去到了哪里来实现它们的绿色能源使命呢?答案就在记者的身后,青海省海南州塔拉滩——全球装机容量最大的光伏发电园区。这里光照资源丰富,在6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光伏发电面板如同深蓝色的海洋一样铺满了大地,在这里吸收的太阳的能量,把阳光转化为电能。

  通过太阳光的热能持续稳定发电的光热电站也在这片光伏海洋之中拔地而起,记者所在的位置是正在建设中的国家能源集团100兆瓦塔式光热电站的集热塔顶端,现在已经修建到了175米的高度。

  正所谓站得高看得远,在这里可以清晰地看到旁边已经建成投运的中国电建50兆瓦光热电站,而不远处,就是黄河上游建设的第一座大型电站——龙羊峡水电站。

  明年,这座年发电量达2.3亿度的光热电站也将投入使用,2万多台定日镜反射70万平米的阳光,形成560多度的高温,将特殊的热融盐融化,再输送到地面上的发电厂房里,慢慢地释放太阳的能量,发出绿色的电力。

  绿色的清洁能源来自于大自然,而我们能给大自然回馈什么呢?当然,也是绿色。站在高处眺望,和蓝色光伏面板交织在一起的还有大片的绿色草地。很难想象,这里曾经是青海风沙危害最严重的地带之一,荒漠化率曾高达98.5%。光热电站的定日镜安装以后,这里的风速降低、土壤蒸发量减少,植被覆盖度大幅提升。

  绿起来的戈壁荒滩上,当地的牧民养起了“光伏羊”,也增加了新的增收渠道。从昔日渺无人烟的戈壁荒滩,到如今熠熠生辉的光伏蓝海、“能源绿洲”,这里已经成了青海清洁能源发展的缩影。 【编辑:胡寒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