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30 03:01:21 来源: sp20241230
中新网 江西会昌10月30日电 (王剑 姜涛)“截止到10月份,我们已接待海内外游客25万余人,其中香港、澳门游客团队22批次,实现旅游收入超2000万元。”江西省会昌县洞头乡党委书记刘秀峰表示,通过多年努力,洞头这个昔日边远贫困的畲族小山村,已蝶变成远近闻名的小康村、幸福村。
洞头乡位于赣州市会昌县东南部,距离县城48公里,辖8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总人口10789人。有1个少数民族村(洞头畲族村)和2个少数民族村小组,是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地。
近年来,洞头利用当地浓郁的畲族文化风情,农文旅融合发展,将农业、文化、旅游等产业有机结合,探索了边远山区少数民族村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全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洞头畲族村位于赣闽交界,江西省会昌县东南部。蓝姓畲族540多年前迁居于此,人口过千人,民族民俗风情遗存丰富。拥有近300年历史的畲族摆字龙从明清时期传承至今,是江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王剑摄)保留文脉,留住乡愁。洞头畲族村将“联班第”“苞茂第”等畲族古建筑群打造成了科举文化园、耕读文化园、畲族村史馆,呈现客家及畲族风情特色,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宜居宜业又宜游,增加游客的认同感。积极推广“乌米饭”“畲家酒”“糍粑”“畲族汤皮”“甜叶米果”等畲族传统特色美食,以独特风韵的畲族古建筑和民俗风情吸引游客。
刘秀峰告诉记者,当地利用“县振兴集团+乡镇子公司+村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户”乡村振兴投融资机制,创办县振兴集团乡镇子公司畲家人公司,与浙赣多家文旅、农业、演艺公司共同合作,大力推动畲乡有机大米、高山雪莲果、高山芙蓉李、绿色生态肉、高山红菇、高山笋干等“会昌独好”农特产品发展。
与此同时,政府部门鼓励引导农户积极参与发展乡村民宿和餐饮,盘活全乡乡村集体资金8917万元,通过市场融资1200万元,有效破解了边远民族地区发展资金难题,建立了研学培训、旅游团建、畲情民宿、民族美食、观演体验、农特产品等六大文旅产业业态体系。
“全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洞头畲族村位于赣闽交界,江西省赣州市会昌县东南部。夜幕降临,夜景模式开启,竹竿舞、篝火晚会轮番上演,不少游客参与互动,乐在其中。(王剑摄)今年9月23日,在第六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上,会昌县首届乡村运动会开幕式在洞头乡举办,上演了畲汉一家亲的运动盛况。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洞头乡今年已接待游客25万余人,春节、五一、中秋国庆期间共接待18.6万余人次,其中团队游客86批次(香港、澳门游客团队22批次),实现旅游收入超2000万元。
“我们正在全力打造赣粤闽交界地区的‘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的畲情小镇。”刘秀峰告诉记者,当地抢抓疫后旅游复苏机遇,不断扩大朋友圈,目前已经与福建武平、上杭,广东潮州、汕头建立旅游产业联盟,纳入赣粤闽红色旅游线路和国家4A级景区汉仙岩旅游联票圈,共同开发精品线路,共享旅游产品及客源市场。
“全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洞头畲族村位于赣闽交界,江西省会昌县东南部。蓝姓畲族540多年前迁居于此,人口过千人,民族民俗风情遗存丰富。(王剑摄)据介绍,会昌县洞头乡先后荣获“全国美丽乡村标准化试点”“全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国家卫生乡镇”“江西省生态旅游示范镇”“江西省4A级乡村旅游点”等荣誉。产业旺了,群众的腰包越来越鼓。乡村美了,群众的生活越来越好。(完)
【编辑:朱延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