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党史学习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

发布时间:2024-12-05 12:37:11 来源: sp20241205

  作者:盖逸馨(中国矿业大学〔北京〕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2024年2月,中共中央印发《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推动全党全社会学好党史、用好党史,从党的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具有重要意义。《条例》明确提出,“用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渠道,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推动党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发挥党史立德树人的重要作用”。党的历史是高校思政课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实现高校思政课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的育人目标,就要用好党史这本教科书,把党史学习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

  树立大历史观、大时代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树立大历史观、大时代观,眼纳千江水、胸起百万兵,把握历史进程和时代大势,反映中华民族的千年巨变,揭示百年中国的人间正道,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唱响昂扬的时代主旋律”。《条例》指出,要“从历史中寻经验、求规律、启智慧,坚定对党的领导的自信,坚定贯彻落实党的创新理论,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党史蕴含着丰富的思政课教学资源,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助于学生充分认识中国共产党深刻改变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历史性成就,理解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里程碑意义,进而增强课程的思想性和理论性,筑牢理想信念教育的主阵地。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在陕北公学、华北联合大学等学校开设“中国革命运动史”“党的建设”等课程,引导学员认识和理解抗战基本规律、持久战等。新中国成立后,在高校开设“中国革命史”“马列主义基础”“政治经济学”等课程,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青年,帮助一代代青年领悟“从哪里来”“应该到哪里去”。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强调要善用“大思政课”。开展好高校思政课教学,就要贯通过去、现在和未来,以大历史观、大时代观联通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与党史学习教育的时空对话,就要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结合社会实践和思想实际开设课程、设置内容,并从党的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在对历史的深切思考中掌握历史主动。

  当前,科学技术的变革推动教育数字化的发展,为办好高校思政课提供了新的契机。应充分发挥红色党史资源以及数字教学资源的育人作用,运用VR、AR等数字化技术和新媒体技术,展现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取得的伟大胜利,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融合中,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深刻理解新时代以来取得的伟大成就,拓展深远的历史视野,强化历史认知、坚定历史自信。

  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用科学理论培养人,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是一部不断推进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的历史。高校思政课应在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中,帮助青年学生学深悟透“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道理,自觉投身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

  与社会实践深度互动。青年学生要成长为国家栋梁之材,既要读万卷书,充分利用思政小课堂学习知识,又要行万里路,在社会大课堂中增长实践能力。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就要融通“两个课堂”,构建“大思政课”。《条例》要求,“通过阅读党史著作、开展研讨交流、参加教育培训、参观红色场馆、参加实践活动等形式学习党史”。社会实践是学生了解国情、认识社会、研究问题的重要渠道,是练就过硬本领的“大熔炉”。要重视实践育人,坚持教育同社会实践相结合,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思政实践课程,坚持立德树人与知行合一相结合,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以“交互式”教学打造带着“泥土气”和“热乎气”的大思政课,使青年学生从鲜活实践中深刻把握党的百年奋斗为民族复兴蕴蓄和积累的坚实雄厚的物质力量、固本强基的制度力量和自信昂扬的精神力量,引导其从党史学习中领悟党的初心使命。

  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精心构建“大思政”育人体系,织紧织密思政育人网络,指引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中认识国情、了解社会,受教育、长才干。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要带领学生走进“第二课堂”,将党史学习教育与生产生活紧密结合,启发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感受社会发展和时代变迁,切身感受进入新时代我们党采取的一系列战略性举措,推进的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实现的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的一系列标志性成果。高校思政课应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局出发,将党的历史置于理论与实践、国内与国际中思考,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增强方位意识和使命意识,在学史中明立身之理、主义之真、为学之道,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自觉将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有效衔接,将个人奋斗目标与国家建设需求结合起来,将个人理想前途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汇聚青年的智慧与力量。

  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并强调要“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讲道理,就要发挥党史立德树人的重要作用,善于运用历史思维、把握历史规律、洞悉历史变化、辨析历史方位,在教学实践中用党的历史教育人、启迪人、感化人、鼓舞人。

  通过讲故事来讲道理。《条例》要求,“教育引导党员增强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准确掌握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心理状况和认知规律,才能使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更具现实针对性,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应利用好身边的红色历史资源,尤其是“小故事”“小人物”“小变化”,用心用情把彻底的理论讲彻底,把鲜活的思想讲鲜活,凝聚价值共识,培育民族自豪感,使听党话、跟党走成为青年学生的实践自觉。

  通过小道理来讲大道理。把党史学习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就要善于把全局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将“大道理”分解成“小道理”,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聚焦党史中那些贴近学生学习生活的细节,引导学生把握党史事件的历史、社会、思想根源,把握党的百年奋斗伟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为时代新人成长提供坚实支撑。

  通过实践体验来讲道理。创新高校思政课中党史学习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把党的理论与实践有效融入教学过程,深入挖掘百年党史蕴含的教学资源。通过实践课教学改革,将寒暑假大学生返乡实践活动进行思政课实践赋分,鼓励学生运用好当地历史资源,到红色展览馆等参加志愿活动,化“被动听”为“主动讲”,从“课堂学”到“实践用”,在各类鲜活场景中,有效深化对党的历史的理解和把握,进一步强化使命意识和担当意识。

  《光明日报》(2024年03月18日 06版) 【编辑:苏亦瑜】